基金經理老鼠倉,說好保本變巨虧,買基金被坑請到【基金曝光臺】!信用卡無故遭盜刷,銀行存款變保險,理財被騙請猛戳【金融曝光臺】!
金融監管的分與合
中國金融
分立或整合是金融監管演進中的常見現象,亦是不同經濟體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選擇和安排。社會分工的發展和金融業態的多元化催生了監管的分立,而金融市場的一體化和系統化又促進了監管的融合。總的來看,金融監管制度的變化是由社會化大生產、維護金融穩定、金融市場深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從世界范圍看,并無完全統一的監管模式。從國外監管發展歷史看,監管的分合本質上是監管重塑問題。每一次重大金融監管制度改革都是危機爆發和危機處置的結果。美國監管從強調市場自我調節到全面監管、從放松監管到重整監管,其監管理念、架構、分工和職責進行了多次調整,逐步形成了以風險導向為核心的監管導向,促進了制度和規則的整合。日本的金融管理從政府行政主管到大藏省和日本銀行共同監管,再到以監管廳為主體的統一監管,形成了日本獨特的監管體系,實現了監管的統一性、專業性。英國金融監管經歷了行業自律為主、分業監管、單一機構監管與財政和央行三方共治、雙峰監管等不同階段,形成了組織嚴密、分工負責的監管體系。歐盟從成立之初的監管分治到國際金融危機后逐步走向統一的分業監管。
但是,所有監管制度的本質都是相似的。經過多次金融危機,不同金融監管模式表現出許多趨同的特征:越來越重視金融監管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注重以風險為核心的監管導向,越來越注重監管制度和規則的統一性、一致性、協調性和公平性,越來越注重宏觀審慎管理。這也為我國重塑金融監管帶來許多啟示。
我國金融監管制度的演進也是如此。上個世紀90年代,伴隨我國經濟金融結構的變化以及金融市場主體的增多,我國先后成立專門監管機構分別負責對證券業、保險業、銀行業的監管,實現了從人民銀行統一監管向“一行三會一局”的分業監管格局的轉變。分業監管提升了我國的風險監管能力,推進了監管的市場化、專業化,但也帶來了種種問題,諸如多頭監管與重復監管、監管模糊與空白、監管標準與套利等。這就要求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監管體制。
改革監管體制不是簡單的機構撤并,而是通過監管重塑從制度和規則上提升監管能力。我國的分業監管體系是一個垂直的、自上而下的龐大體系,簡單的分合涉及諸多因素,也會花費巨大成本,并帶來一些新的矛盾,因此,應當以融合和法治思維推進改革,賦予原有機構以新的職能,盡可能避免物理分合的弊病。
解決分業監管之弊貴在融合。融合的核心是要體現4C的原則:第一個C(Chair)是核心,即加強中央銀行在宏觀審慎管理、防范系統性風險和維護金融穩定中的核心作用。這也是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新的國際共性。第二個C(Coordination)是協調,即加強對重大監管政策特別是涉及跨行業、跨市場業務的監管協調,保持政策的包容性、一致性和協調性。第三個C(Corporation)是合作,特別是加強中央銀行和銀行監管部門的合作,提高宏微觀審慎管理的有效性,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第四個C(Communication)是溝通,主要是加強前瞻性政策指引和預期管理。
國際金融危機后,為彌補我國監管體制的缺陷,從理論界到決策監管部門在宏微觀審慎管理諸方面已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嘗試,對不同性質和類型監管的邊界和功能的認識更加清晰,這為全面深化金融監管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礎。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官方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