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2015年10月05日 13:11 中國金融雜志 

  讓信用成為財富是普惠金融的根基。金融就是經營信用的,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有尊嚴地、及時地獲得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其基礎就在于信用

  普惠金融的根基

  吳曉靈

  什么樣的金融是好金融呢?我認為,好金融就是讓信用成為財富、讓金融成為給人們帶來改變命運機會的金融。也就是說,這個金融制度能夠讓信用變成財富,能夠給每一個人帶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這就是普惠金融的理念。

  普惠金融的定義與內涵

  普惠金融的定義與內涵,在大家的認識中有不同的含義。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理念是在2005年,那一年是世界銀行[微博]的國際小額信貸年,也是人民銀行[微博]和銀監會準備在中國推出小額信貸公司試點的那一年。世界銀行的扶貧協商小組(CGAP)是這樣說的:普惠金融就是讓每一個人在有金融需求時都能以合適的價格,享受到及時的、有尊嚴的、方便的、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我想,這個概念應該有這么幾層意思:

  一是以合適的價格提供金融服務,是要維持金融服務機構財務上的可持續性。其實對低收入人群進行金融服務,多年來國際社會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從上世紀80年代以后的實踐逐漸讓大家感到,如果要想做好這項工作,做這個工作的機構必須自身在財務上是可持續的,完全靠捐贈和施舍是難以持續下去的。

  二是普惠金融要公平地對待所有的客戶。普惠金融不僅僅是為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務,它的真實含義是要對所有的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并且應該是每一個人在有金融需求時,能夠以合適的價格享受到及時的、有尊嚴的、方便的、高質量的金融服務,這是對每一個人的,而不僅僅針對生活貧困、低收入的人群。

  三是普惠金融客戶的金融需求是全面的、綜合的,不限于貸款、存款,還應該包括支付結算、財富管理、保險、投資等各類需求。

  四是普惠金融的難點是,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人群,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群應該成為政府和社會救濟的對象。為什么大家一提到普惠金融,馬上想到的就是扶貧?這就是因為,當我們貫徹普惠金融理念的時候,當我們要向每一個人提供及時的、有尊嚴的、方便的、高質量的金融服務的時候,難點恰恰出現在這些低收入人群,特別是那些在偏遠地區生活環境不好的人群,因而大家往往就把普惠金融狹隘地理解為扶貧金融。

  互聯網助推了信用成為財富

  基于上述定義,我認為,讓信用成為財富是普惠金融的根基。金融就是經營信用的,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有尊嚴地、及時地獲得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其基礎就在于信用。信用積累的缺乏以及抵押物的缺失,是許多人難以及時獲得金融服務的主要原因;而金融機構缺乏服務意識,是許多人不能夠公平地、及時地獲得金融服務的客觀原因。

  我們知道,在西方,金融業是在為富裕的人儲存貨幣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是人們在做生意的過程中,有了結算、融資的需求以及財產保險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因此,金融從一開始就是面向富裕人群服務的。而在中國,新中國成立引入金融的時候,我們把金融看成是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工具,我們認為銀行是社會簿記機關,是一個國民經濟生產、分配的機構。因此,從西方以及中國金融的淵源來看,都沒有把低收入人群放在自己服務的框架之內。中國非但沒有把低收入人群放在金融服務范圍之內,除了國家和國有企業,其他私營企業、個人都不在我們主流金融服務的視野范圍之內。

  改革開放讓我們的金融從只為政府和國有企業服務的殿堂逐漸走向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和居民個人服務的“百姓金融”。但是,我們的金融業管理的意識遠遠大于服務的意識,這也就是為什么互聯網金融會在我國發展得那么迅猛、而在西方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互聯網金融的原因。這是因為他們并不缺乏金融服務,而我國因為長期存在著金融壓抑和金融管制,所以當有了一個新技術可以讓人們便捷地接觸到金融服務時,它就風生水起地在中國掀起了波浪。

  珍視自己的信用

  網絡時代讓信用成為財富,信息不對稱是傳統金融過分注重抵押的重要原因。網絡時代讓人變得透明,極大地提高了失信的成本,使基于信用的金融服務更加便捷高效。互聯網大大增加了每個人行為的透明度,一個不太好的行為,往往會使某個人的信用大受影響。當然,我并不贊成那種無謂的人肉搜索,但從這里可以看到個人信用其實就是在點點滴滴中積累起來的,一個人的好壞是自己“書寫”的。所以,互聯網給了每一個人把自己良好的信用、良好的責任心、良好的愿望表達出來的機會。我們應該通過信用的積累,獲得別人的信任,獲得更好的金融服務。

  珍惜自己的信用,給了低收入人群一個積累信用的機會,這是實現普惠金融的基本路徑。網絡社會和社交活動讓個人行為符合社會道德是大數據時代建立信用、為獲取金融服務創造條件的基礎。從支付寶[微博]到余額寶[微博],再到芝麻信用,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鏈條。剛開始是為商品經營活動服務,在商品經營活動中了解了客戶一定的信譽和融資需求的時候,阿里就在此基礎上產生了阿里小貸。當客戶的錢有了一定剩余的時候,阿里又會為這些剩余的錢獲得更多的收入來服務,于是就出現了余額寶,即在支付寶基礎上銷售貨幣基金。剛開始阿里是提供結算服務,然后再提供信貸服務,最后是提供理財服務,而這一切活動的實現都是基于在互聯網平臺上了解客戶的信譽。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阿里開展了芝麻征信,通過客戶在社交活動中行為的積累來打信用分。芝麻信用通過信用歷史、行為偏好、履約能力、身份特質、人脈關系五個維度來評價一個人的信用。而騰訊的征信是用財富、安全、守約、消費、社交五個維度來評定一個人的信譽。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只要珍惜我們自己的信用,行為符合社會道德規范,就完全可以為自己建立一個良好的信用,從而提高我們獲得金融服務的可能性。

  融資服務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重要外部條件

  融資服務是讓人力資本得以實現價值,改變一個人命運的重要的外部條件。如果沒有硅谷的天使投資就沒有今天的比爾蓋茨,如果沒有那些小額信貸對一些貧窮人的扶持,很多人難以改變貧窮的命運。上個世紀90年代,聯合國[微博]開發計劃署把小額信貸引入中國完全是用捐贈做信貸,不是商業可持續的。后來成立了小額信貸促進聯盟,他們和花旗銀行合作,每年對小額信貸發放好的機構以及對利用小額信貸、小微金融創業的人進行表彰。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很多很感人的故事。一些人就是因為有一筆1000塊錢、2000塊錢的信用貸款,從此就改變了個人的命運,也改變了周圍人的命運,成為了當地致富的帶頭人。

  我想,無論是從高科技公司的發展,還是脫貧、扶貧的角度,我們都需要金融的傾心資助。只要有了金融的資助,人力成本就可以變成現實的生產力。成就他人的夢想應是一個金融工作者最大的精神追求,也應該成為衡量一個人社會價值的最好的尺度。盡管金融是在經濟的高高的塔尖上,但是我想,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每一個做金融的人更應該把自己的理想奠定在成就他人夢想的基礎之上,我認為這才是一個好的金融和好的社會。

  普惠金融考驗著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和良心。用小額信用放款,讓低收入人群積累信用,給他們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是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和良心。這么多年來,所有從事小額信貸的人為這些低收入人群提供信貸的時候,一定是小額的信用服務、信用貸款。因為這些貸款人過去沒有信用記錄,他們沒有可以抵押的財產,但是他們有能力,他們的能力一旦獲得了金融的支持就能夠變成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剛開始怎么讓他建立信用呢?給他的貸款很可能就是100塊錢、1000塊錢,但是這100塊錢、1000塊錢,當他能夠很好地運用它,能夠按時還本付息,他就積累了信用。隨著信用的積累,他的信用額度就會逐漸放大,他獲取貸款的利息就會逐漸降低,這就是一個人在金融機構中積累自己信用的過程。因此,所有想要介入普惠金融中的人,不要一開始就要抵押、要擔保,小額信用的貸款是普惠金融的門檻,不能放棄這個基礎。如果我們能夠秉承這個理念,讓更多的人能夠積累自己的信用,憑自己的信用獲得更多的貸款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就體現了我們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和良心。

  保險在普惠金融中可發揮巨大作用

  我在2008年離開人民銀行崗位以后,曾經是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的理事長。我在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的平臺上推出了一個計劃,叫做“金惠工程”,即金融惠民工程。這個工程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全國國定貧困縣進行金融知識教育,提高居民金融知識水平,提高他們獲得金融服務的可能性,從而改變他們的命運。而在金惠工程當中,推廣小額保險也是重要的內容之一。我們有一個面對農民的金融知識教科書。教科書里也推廣農民的小額人身保險。這樣的小額人身保險配上小額信貸,對農民來說,一旦他的家里人在人身險的范圍內出了事情,就可以給一些補償,這樣提高信貸的保險度。保險和信貸同時并行,也有利于他們生產活動的開展。我認為,保險在中國還是大有發展余地的,比如在農業保險、農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巨災風險以及以房養老保險等方面。總之,保險的社會管理的功能很突出。

  當然,還需要提及互聯網保險。現在我們在互聯網上做的都是互聯網的保險產品銷售,其實真正的互聯網保險應該是針對在互聯網經濟中出現的新的各種各樣的風險設計產品。互聯網商業模式能夠迅速地積累更大的人群,更適合運用保險的大數法則原理創設新品種。針對互聯網上的商業活動創造出更多的替大家分擔風險的商業保險產品才是保險業發展的正途,而不是要弄出很多奇葩的險種,比如賞月險、離婚險等,這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沒有太大積極意義的,也不應單純停留在互聯網上銷售保險產品這樣的初級階段。

  加強教育可以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

  為了實現這一切,要加強教育,提高人們對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通過教育,讓人們看到自身的潛能;通過金融教育,破除金融的神秘,讓人們珍惜自己的信用。金融并不復雜,也并不高深,金融就是要有一個好的信用,就是要憑借著好信用來獲得金融服務。當你從別人那里得到錢之后,就應該更加珍惜它,應該創造更多的財富回饋借你錢的人,也讓自己有更大的發展余地。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最大的教訓之一,就是金融偏離了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方向,自娛自樂創造出了那么多的讓金融從業人員都很難理解的復雜的金融衍生工具。

  當投資者不能夠很好地理解這些產品風險的時候,他怎么能夠很好地控制風險?所以,讓金融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用金融降低交易的成本,幫助實體經濟發展融資,幫助實體經濟管理風險,才是金融服務的本質。只要珍惜自己的信用,努力用自己的勞動爭取更好的回報,回報自己、回饋社會,就是好的金融。通過金融教育,讓金融從業人員重新認識自身的社會價值和價值追求,這就是用自己的勞動去幫助別人,實現每一個人的夢想。不要把錢看得那么重。一切都為了錢,為了自己的利潤,不顧客戶的需求,誤導客戶的需求,我認為這是壞的金融。

  人人都應做普惠金融的積極倡導者

  人們常常會問起,為什么這么多年來各方面一直在極力推行普惠金融,但并未達到預期效果,普惠金融推廣為什么那么難?我認為難在兩個方面:

  第一,普惠金融的涵義到底是什么。大家現在把普惠金融基本上狹隘地放在了扶貧上,或者說僅僅局限于小額信貸上。我認為,按照剛才的理念,普惠金融就是當每一個人有需求的時候,都能夠以合適的價格、及時地、有尊嚴地、方便地獲得高質量的金融服務,而且是對社會所有公眾的,這是一個始終不要忘記的理念。

  第二,我們的金融業發展到現在,偏離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定位。金融本身就是一個服務業,很多時候金融業忘了自己是個服務業,總是高高在上俯視普羅大眾,覺得自己是非常高尚的。在新中國,從誕生的那一天起,金融就是國家機器組成的一部分,就是國家宏觀管理的一個工具。對老百姓來說,就是積極參加儲蓄,支援國家建設。我們一直以來沒有把金融作為服務工商業和服務老百姓的一個工具。改革開放后,我們才逐漸讓金融回歸金融的本質,為企業服務、為居民服務,幫助大家把有閑錢人的錢送到需要用錢人的手里,搭建好這個橋梁,這就是我們金融業服務的宗旨。在我們服務的過程中,憑自己的勞動獲得大家的認可,賺取自己該賺的那一份利潤。如果我們從政府到企業都能夠回歸這樣一個理念,我想我們社會主義的普惠金融應該發展得比其他國家更好、更強。(本文根據作者在“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的演講整理,作者已審定)■

  作者系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責任編輯 孫芙蓉)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

金融e觀察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