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賀紹奇
此次股災,再次暴露了中國股市的脆弱和不成熟,從而動搖了公眾對中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信心。
“股災來時各自飛”。股災發生時,流言、謠言滿天飛,各種陰謀論也甚囂塵上,甚至淹沒了官方的喊話和呼吁,也嚴重削弱了監管機構和調控部門采取的各種應對措施的效力。輿情一片混亂,散戶股民陷入恐慌,各種牢騷、指責紛紛指向監管機構,甚至對監管機構打擊場外非法配資活動也是罵聲一片。
人們忽視了一個最基本的常識:股市是由市場參與者、監管機構等眾多主體共同構成的,健康穩定的股市需要所有參與者共同締造和維護。從這一點出發,股市健康穩定,人人有責。市場參與者與監管機構不是對立的,而是合作的伙伴關系。如果沒有股民的合作與配合,沒有股民與監管機構的良好互動,不但不能有效防范股災、化解股災,甚至要把股災發生的原因弄清楚都不可能。
如果股民抱著不健康的投機心態進入股市,隨波逐流,不負責任地盲目跟風炒作,而未盡到審慎注意義務,未管理好自己的資產組合、謹慎交易;當股市發生波動時,又驚慌失措,相互推擠踩踏,無視監管機構的喊話和呼聲,盲目聽信流言、謠言,甚至不負責任地四處煽風點火、傳播謠言,那政府應對股市波動和股災所采取的任何監管和調控措施都只能失靈。
如果監管和調控缺乏明確方向和目標,推出的政策與措施沒有經過充分分析和論證,失之于武斷或草率;或監管部門、調控部門和具體操作部門各自為政,步調不一致,行動不協同,且相關政策及措施缺乏穩定性與連貫性;或無視市場參與者的主體性,無視市場價值規律,逆向而動,對非理性市場的非理性股民過于呵護,對股市“壞孩子”過于嬌慣。在這樣的監管環境下,不可能培育出良好健康的股市文化,股民不可能具備健康理性的投資心態,也不能具備健全的風險意識和審慎理性的投資判斷及行為。這樣的股市就只能是“投機市”、“賭市”、“政策市”、“杠桿市”。在這種大背景下,要想在確保股市健康穩定發展的情況下推動改革是不可能的。
2015年年初,證券監管機構一再表示,2015年要完成注冊制改革,立法機關也一再表示2015年要完成證券法修改立法。股災發生后,許多人都揣測,注冊制改革要擱置,證券法修改立法進程也可能延遲。然而,應該看到,注冊制改革、證券法修改立法不是決策者和監管機構的政績工程,也不能當作政績工程來抓。它們是促進股市健康穩定發展的手段,而非目的。當務之急不是注冊制、證券法修改立法工作什么時候完成,年初制定的時間表要不要修訂的問題,最核心的問題在于弄清楚股災發生的原因。決策層和管理層應以此為契機,全面徹底地診斷中國股市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拿出系統的改革規劃和措施,哪怕對既定改革規劃和措施進行修改,甚至全面修訂也在所不惜。
鑒于此,應在中央層面,成立一個高級別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全面深入地調查此次股災發生的原因以及暴露出來的問題(包括市場環境、各種體制機制等存在的問題等),必要時舉行聽證,在此基礎上拿出解決問題的改革方案,并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終報告,以此作為下一步決策、改革和采取監管措施的參考。通過這個過程,不但可以找到股災發生的真正癥結,提高決策質量,而且由于充分保障了公眾知情權和參與權,可凝聚共識,增強公眾對政府決策、改革與監管執法的認同,提升公眾對中國股市的信心。
(作者單位為中國政法大學[微博]民商經濟法學院;本文刊載于《當代金融家》雜志2015年第9期)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