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革軍
對前一段資本市場波動的政策干預,社會方方面面給予了高度關注,可謂眾說紛紜。不同的認識反映了金融市場的復雜性,也反映了不同環境、不同利益視角下人們認知的差異。
真理總是越辯越明,應當客觀看待不同評價甚至是負面的看法。盡管遇到一些困難,我國仍然是世界上經濟增速最高的經濟體之一,增長潛力大,基本面良好,經濟總體向好的方向不會因市場波動而改變,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各類金融市場必將在改革中發展。但我們也應適時對干預政策進行反思評估,總結利弊得失,不斷完善市場調控的水平和藝術。
不同經濟學派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上都有各自的主張。我國在二者的關系上也有明確的理論和政策認知。但實踐中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比理論所揭示的要復雜得多,需要持續深化改革,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
以常規或非常規形式干預市場,在各個經濟體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因此,不必對我國的政策干預說三道四。即使發達的經濟體,對危機應對或市場救助都是棘手問題。正常情況下,政府通過公共政策,以溫和的、常規的形式,對經濟活動和市場進行順周期或逆周期調節;但在危機期間以及市場出現大的波動時,則會引入大量的非常規手段。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許多經濟體采取多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以及特別救助便是這種情況。
但也要看到,任何非常規手段都是敏感的,不可避免地引發爭議甚至批評。因為,危機應對涉及公共利益及選擇,宏觀管理也不像自然科學試驗那樣分明,加之人們認知的局限以及調控的不可逆性,自然難以形成一致的判斷。但歷史地看,每一次金融危機或重大金融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金融制度的完善。
當問題發生特別是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政策干預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面對復雜的和不確定的市場,我們應弄清楚政策到底能做什么。任何體制下政府都不是萬能的,公眾也不應期待一個無所不能的政府。對市場要始終心存敬畏。畢竟,經濟問題最終起作用的還是規律,過于依靠行政力量特別是進行選擇性干預,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和風險。
面對市場,我們能做什么?首先,要有良好的頂層設計。這是一項系統性規劃,需要考慮各種因素。比如,要同時考慮順周期、逆周期情況,構建市場自我約束、自我平衡、自我矯正的機制和功能。另外,引入市場工具和機制不是權宜之計,不是單邊影響市場,而是為了更好平衡各個方面的力量,促進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如果沒有良好的頂層設計,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延緩改革,甚至出現將嬰兒與洗澡水一起倒掉的情況。
其次,要有充足的政策儲備。政策研究的核心是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市場運行中的可能情況提出相應的方案,以備應急之需。市場經濟下,問題往往比預計的要復雜,這就需要加強相關智庫對問題的研究。這種研究是相對獨立的,不是一般的解釋性研究,而是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的研究。
最后,要充分掌握市場信息并增加政策的透明度。資本市場的巨大波動使我們看到了金融市場中錯綜復雜的關系,內外市場的融合、金融交叉業務的發展以及現代支付的廣泛應用都加劇了這種復雜程度。充分掌握和觀察各種信息流、資本流,加強大數據分析,是維護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基礎。只有充分掌握相關信息,才能科學決策、適時決策,使政策更具透明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