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微博]7月31日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網絡支付新規來了,互聯網金融走向何方?
對此,華泰證券非銀行業王牌分析師羅毅解讀如下:
央行7月31日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網絡支付進行了限額管理,規定每個客戶的第三方支付賬戶每日累計金額不能超過5000元,對綜合類支付賬戶、消費類支付賬戶分別規定的年累計20萬元、10萬元限額。同時,其中第三方支付賬戶余額僅指存在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虛擬賬戶,《辦法》對于第三方賬戶開立、轉賬都做出嚴格的限制。未來支付機構的“互聯網+”道路將迎來一定考驗,進而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產生深遠影響。規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重在防范支付風險,明確金融牌照各自的定位。
正視“支付”與“銀行”的本質差別,鼓勵支付機構發展通道業務,促進金融行業規范化。自央行頒發《支付業務許可證》以來,累計有270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得牌照,基于云數據技術的業務模式在監管上難度較大,違規風險隨之增加。此次《意見稿》從高層意志上區分了支付機構與銀行機構的差異,防止支付機構出現“銀行化”、“銀聯化”,實質上積極鞏固了銀行體系在金融行業中堅不可摧的信用交易地位,鼓勵支付機構可大力開展通道業務。利于維護金融行業穩定、長期健康發展。
維護支付-清算二級體系秩序,防范支付的系統性風險。銀行、商戶與消費者間形成支付結算關系,銀行間形成清算關系,兩個層次彼此分明,相互銜接。清算體系是一個由央行控制的非盈利性后端服務平臺,防止支付機構“銀行化”是為保證清算體系作為金融基礎設施在運轉上的穩定、高效和安全性,從而進一步維護支付體系的安全,防范系統性支付風險,保障公眾支付的權益。
明確第三方支付定位,強化支付風險控制,價值降低。明確支付賬戶里的錢不在存款保險制度覆蓋范圍內,極大限制第三方支付的功能,業務模式回歸單一,降低價值。意見稿規定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信貸、融資、理財、擔保、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賬戶。第三方機構為大宗商品交易市場、P2P、眾籌平臺進行資金托管服務模式將受到極大約束,單純支付通道地位短時間內無法為第三方機構提供更多的利潤增長點。
三方支付機構資金沉淀受限,理財模式遇冷。大額消費將不能走網絡清算通道,需要回歸銀聯,直接減少支付機構的資金沉淀;同時意見稿要求每個賬戶的開立需采用3~5種以上方式進行交叉驗證,增多驗證程序將使支付機構喪失大量潛在用戶。第三方機構收入規模將呈現下降,依靠理財銷售業務盈利的空間變小。
創新性支付未納入管理范圍,未來發展有空間。相比去年央行下發的《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草案中叫停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的條款,此次《意見稿》并未涉及,一方面為創新性支付的發展留有一定空間,另一方面顯露政府鼓勵第三方支付機構引領金融創新發展的政策意向。
P2P行業開始洗牌,互聯網金融暫受限。近期《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已經明確P2P托管業務由銀行開展;辦法出臺后此業務將從第三方支付機構完全轉移至銀行,接入銀行系統的使用效率暫不明確,但是對于P2P機構在資質、渠道資源、盈利能力等方面的門檻大大提高,成本承受力受到挑戰,小規模的P2P平臺或將直接面臨洗牌,巨型P2P及國有背景P2P平臺將逐漸浮出水面。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官方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