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哲平
“當擦皮鞋的小子都開始和你侃股經時,就該賣了。”(When even shoeshine boys are giving you stock tips, it’s time to sell)。
這話據說是老肯尼迪(Joseph Patrick “Joe” Kennedy, Sr.)說的。又據說,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華爾街巨擘巴魯克(Bernard M. Baruch)也說過類似的話,而且不僅提到擦鞋童,侃股經的還包括出租車司機、乞丐、理發(fā)師、美容師……活脫一副“大蕭條”前夜的眾生相。照華爾街神話的說法,正是憑借如此簡單的方法論,亦即他們的后輩巴菲特所說的,“別人貪婪時恐懼”(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這兩位得以在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大崩盤前全身而退。
基于類似的思想,美國有幾個工具,試圖通過計量投資者、特別是散戶投資者的情緒,來預測未來市場走向,比如某個特定時段內發(fā)生崩盤的概率。此類工具包括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崩盤信心指數(Crash Confidence Index)、花旗集團的恐慌/安樂模型(Panic/Euphoria Model)、美國個人投資者協(xié)會(AAII)投資者情緒調查等。不過也許是時間太短,此類工具的預測能力最多只能說差強人意,想必還要等到行為金融學、乃至神經科學再精進些,我們才能將無數個體的“情緒”合理地計量、建模。不過,屆時“散戶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上也許已經不會有任何影響力,投資決策都是由純粹理性、完全超越人類情感的模型來完成了。可話說回來,此類工具所反映的公眾情緒,即便在投資決策方面還沒有什么實用價值,倒是可以作為社會學研究的樣本,比如《財富》雜志1996年4月,曾在紐約街頭隨機找?guī)讉人侃股經,其中有交通警、木匠、健身房看門人、無家可歸者等,至今讀來仍讓人忍俊不禁。
近來中國股市波詭云譎,各種說法甚囂塵上,最經常被指責的有監(jiān)管部門、“莊家”、場外配資、唱空/做空者、QFII等,有些不無道理,有些則純粹是假語村言了。當然,如果一個加了幾倍杠桿的散戶投資者蒙受了巨大損失,我們不能苛求其依然保持“冷靜”、“理性”,不過越是在這種時刻,專業(yè)人士——投資經理人、監(jiān)管部門、專業(yè)媒體等——越是應該要求自己超越公眾的情緒,著眼于真正重要的東西。
比如本屆政府關于資本市場改革發(fā)展的各種藍圖,比如守住不發(fā)生系統(tǒng)性和地區(qū)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比如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比如即將出臺的金融“十三五”規(guī)劃,比如歐元區(qū)解體或是美聯儲政策走向突變的外溢效應問題,等等。
所謂“改革牛”能否可持續(xù),關鍵還是在于相關決策者要有定力、有章法,少點“驚喜”,多點可預期性,不要因為一兩個交易日的波動亂了方寸。
(本文刊載于《當代金融家》雜志2015年第7期)
金融業(yè)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行業(yè)發(fā)展面臨挑戰(zhàn)與機遇。銀行頻道官方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yè)的評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