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仇京榮
▲1984年,當時美國十大銀行之一伊利諾伊大陸銀行遭遇擠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破例實施了前所未有的措施,即不再限于存款額度,對該行所有存款給予兌付。圖為美國芝加哥伊利諾伊大陸銀行大樓,為當地地標建筑之一
本輪國際金融危機凸顯了流動性管理的重要性。危機后的國際金融監管改革將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資金比例兩項指標作為全球統一的流動性監管標準,從而確立了流動性監管與資本監管幾乎并駕齊驅的重要地位。中國金融市場和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2013年6月份發生的“錢荒”充分暴露了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研究美國銀行業如何穩健、審慎推進流動性風險管理制度建設,對我國商業銀行做好流動性風險管理而言,具有特別的借鑒意義。
銀行運營的資金來源于債務和資本,其中債務由存款和非存款債務構成。銀行吸收資金不是為了炫富,躺在那里睡大覺,需要放出去掙更多錢。銀行一方面不停地吸金,另一方面還要不時地還錢、用錢。所以銀行必須預留一部分資金或者有能力將放出去的資產即時變現,以應付貸款需求和取款需求,這就是流動性管理。正如花旗銀行將流動性定義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獲得的資金,按照負債條件,完全、迅速償還所有到期負債,包括客戶活期存款”。同時由于銀行承擔支付中介的職能,也必須保留滿足支付需要的貨幣。所以流動性是一個銀行以最小的財務損失風險獲取現金的能力,它是銀行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安排不當,不僅影響銀行安全、穩健經營,甚至有可能引發擠兌風潮。
留多少:考驗銀行預測能力
流動性管理——沒有“技術”不行
由于現金和應付款一般只作為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因此,一般不用作測量流動性的指標,而且保持銀行的流動性并不是在銀行內留有大量現金,或在資產組合中有大量可變現的證券那么簡單。
流動性資產對銀行的凈利潤率貢獻最小,因為它通常只能提供很低的收益。降低流動性風險和維持高凈收益率之間的矛盾是流動性管理的核心,銀行在維持充足流動性避免擠兌危機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因維持流動性而帶來的利潤損失是一道難題。所以一個銀行要保持多少流動性是個技術活兒,它取決于銀行對預期貸款需求和取款的預測,并根據現有資產可變現的可能和時點測算可獲得的現金,以及新的資金來源,測算應預留多少流動性現金。銀行對預期貸款需求和取款的預測越準確,它持有的超額流動性就越少,其占用的資金成本就越低。
然而,這只是一種理論上的期待,實踐中如紐約聯儲出版的一份研究報告所顯示:絕大部分銀行事實上在絕大部分時間持有超額準備金,還有一部分銀行持有更多的準備金,大概因為它們沒有多少可以從資本市場上借入短期外部借款的財力,或不像大銀行那樣支付得起一個可以把準備金降到盡量低的水平上的全職經理。
流動性管理——偏好與資源并行
在流動性管理上,是偏重資產管理還是偏重負債管理,取決于銀行自身規模、財務狀況以及管理層的風險偏好。比如是選擇出售證券(資產管理)還是借款(負債管理)來獲得流動性,不同的銀行取向各不相同。依賴自身資金來源滿足流動性需求和將資金“存放”在資產組合中的管理者,采取的是更保守的策略。當然,光有偏好,沒有相應的資源也不行。一方面需要根據偏好開拓資源,另一方面也要根據資源安排流動性。
一般來講,一家銀行的借款來源越多,越能更好地預測流動性需要,需要的流動性儲備越少。大型銀行由于有多種短期借款資金來源,因此在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所需要的流動性則小。而最終流動性資金的需要量是根據預期貸款需求,根據周期性和季節性因素調整取款需求決定。
此外,銀行持有的存款類型也決定了銀行在可見未來的流動性需求。核心存款是銀行穩定的負債,所謂核心存款是指不太可能在受到其他銀行提供的更高利息誘惑時,被提取而轉移到別的銀行或非銀行機構的存款,包括存折儲蓄賬戶、零售定期存款、零售定期存單等,而非核心存款包括可轉讓存單和經紀存款等批發存款等。核心存款與資產比例的上升,銀行面臨的未來不可預見的資金回撤的風險就小,流動性管理相對穩定;反之,非核心存款與資產比例上升,由于這些存款對利率變動非常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逃離銀行,因此,銀行流動性準備就要相對充足。
客戶需求——沒錢不行
一個以貸款收入作為其利潤主要來源的銀行不愿意因缺乏流動性而拒絕一個優質客戶的貸款要求,因為如果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會破壞通過長期服務才建立起來的與客戶的關系和潛在利潤。此外,因流動性缺乏而拒絕客戶的取款要求,后果會更嚴重,因此保持適當的流動性是銀行經營計劃中一個非常重要部分。滿足貸款客戶對流動性的需求,需要銀行對經濟周期有一個準確的預測,提前安排。
一般來講,在經濟上升期,貸款需求旺盛,銀行需要留有更多的流動性;經濟低迷,貸款需求疲軟,銀行則不需要保留太多的流動性。這些道理所有的銀行都懂,但是比較難預測的是經濟拐點,到底什么時候上升?什么時候下行?什么時候收緊貸款?什么時候放松貸款?優秀的銀行與平庸的銀行差距就在于對經濟運行拐點的判斷上。
此外,流動性資金還取決于銀行愿意在多大程度上進行現金儲備,以滿足未預期貸款需求,以及客戶的風險偏好。
▲流動性安排不當,不僅影響銀行安全、穩健經營,甚至有可能引發擠兌風潮。2008 年 9 月,當時美國第六大銀行華盛頓互惠即遭遇擠兌,最終破產,被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接管處置。圖為該銀行破產前,來自競爭對手的營銷人員試圖拉走該行客戶
資產管理:我的流動我做主
銀行資產構成
資產指權利人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銀行的資產主要是貸款,傳統上一家銀行的收入大部分來自于貸款利息,當然,現在一些銀行的非利息收入比例在逐漸增大,有的已經超過了利息收入。除了信貸資產外,銀行備付現金、自用不動產和投資是其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不動產而言,按照美國的法律,銀行擁有的不動產在類型和數量上受到嚴格的限制。無論是聯邦注冊銀行還是州注冊銀行,其所擁有的不動產僅限于經營場所自用和貸款業務中行使抵押擔保權益時所獲得抵債不動產,但是銀行投資在經營場所不動產上的金額不得超過其股本額。由于銀行自用不動產一般不隨意處置,因此它對調節流動性沒有什么作用。
就投資而言,按照美國的法律,銀行不能直接投資股票,只能持有投資證券。美國銀行監管機構將投資證券的級別分為三等:一等(TypeⅠ)投資證券是聯邦政府債券或任何州及州行政分支發行的普通債券(general obligation);二等(TypeⅡ)投資證券包括準聯邦和市政公共機構或州發行的某些“收益債券”(revenue bond);三等(TypeⅢ)投資證券是由私營機構發行的債券,包括公司債券、市政收益債券和按揭支持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聯邦注冊的銀行被明確許可無限量地持有一等投資證券,銀行持有投資證券是作為可交易的債權工具,但性質上投機性不能太強。如果銀行要購買三等投資證券,該證券必須是投資級(investment grade,即BBB/Baa以上)或信用水平與投資級相當。聯邦注冊的銀行持有的單個債務人發行的二等和三等投資證券之和不得超過銀行股本和未減損盈余的10%。根據法律規定,上述限制也適用于州注冊銀行。投資證券的組合對銀行的流動性影響的變數最大,因此許多銀行都將如何組合投資證券作為資產管理的一個重點。
銀行資產變現
銀行流動性管理實質上就是將非現金資產變成現金資產,那么銀行的那些資產可以變現呢?
可售資產一:信貸資產。
美國存在一個活躍的貸款的二級交易市場,在這個市場中最大的兩個買家是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這兩家公司都是私有企業,但都有聯邦政府頒發的特許狀。根據特許狀,它們免交州和地方所得稅,不必向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登記其證券,并可獲美國財政部提供的25億美元貸款額度。它們從銀行那里購買按揭貸款,再將這些貸款打包成證券銷售給全世界的投資者,這樣可使銀行可以持續地獲得現金流。賣家則是各個銀行,它們或是在二級市場上直接出售貸款、或是將貸款證券化后出售,以此來分散風險,回籠資金,增強銀行的流動性。
當然,銀行出售信貸資產后,還有一個當借款人違約無法還貸其后果由誰承擔的問題。從法律角度講,銀行出售無追索權的貸款,銀行不再對貸款負責對此,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第二巡回區法庭曾于1992年判過一個案子。
案情是這樣:1988年平安太平洋銀行(Security Pacific National Bank, SPNB,1992年并入美國銀行)向集成資源公司(Integrated Resources, Inc.)提供額度信貸,允許集成公司從平安太平洋銀行獲得短期無擔保貸款,之后平安太平洋銀行向集成公司提供了一系列短期貸款,這些貸款被平安太平洋銀行全部或部分以不同利率賣給了多個機構投資者。這種做法在業內被稱為“貸款參與”。平安太平洋銀行在向其他機構投資者出售貸款時,與每一個參與者都簽署了一份主參與協議(Master Participation Agreement, MPA),協議中含有一條免責條款,規定:購買者承認其獨立地、未依賴于平安太平洋銀行,并基于參與者認為合適的文件和信息自己做出了信貸分析。1988年末,集成公司開始遇到財務困難,到1989年4月,平安太平洋銀行拒絕向集成公司提供新的貸款,但仍將以前提供的17筆貸款出售給貸款參與者。由于不能獲得足夠的運轉資金,集成公司不能償還到期債務,宣布破產。為此,兩組購買這17筆貸款參與的投資者各自在紐約南區的美國聯邦地區法院對平安太平洋銀行提起訴訟,并上訴至聯邦上訴法院。原告主張,平安太平洋銀行違反了1933年《證券法案》的規定,未能向原告披露與集成公司的財務狀況有關的重要事實,因此要求撤銷貸款購買協議。地區法院和上訴法院均認為:原告購買的這些貸款中相互獨立的部分不能被認為是證券。貸款參與者簽署的《主參與協議》中棄權條款明確免除了平安太平洋銀行披露與集成公司財務狀況有關信息的任何義務。此外,作為負有經驗的金融機構之間的“手臂距離”交易(arm’s length transaction, 即由事前無聯系的人各自為本身利益通過洽談達成的交易),法律并不要求平安太平洋銀行有義務向原告披露那些貸款參與者自己就可以獲得的信息。兩級法院均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出售的貸款不具有追索權,但是在私下銀行還得向貸款購買者負責,以不使自己的聲譽受損。如果銀行僅把自己最差的貸款出售給其他機構,那么在這些機構當中銀行的名聲和商譽都會受損。
可售資產二:投資證券。
通過出售投資證券調節流動性是銀行的慣常做法,但是銀行所持有的投資證券能否按照其所期待的價格和時點售出,與投資證券的品種有很大關系。一等投資證券價格最穩定,變現最容易,但這種證券的收益率最低;三等投資證券價格波動較大,變現風險最大,但收益率最高。很多銀行和儲蓄機構就是因為手中垃圾債券比例過高,在經濟危機時難以變現,而造成流動性短缺,最終倒閉。所以,銀行要在風險與收益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從流動性角度看,不同類型投資證券的配比直接影響銀行的流動性。規模小或財務狀況較差的銀行特別喜歡通過證券組合而不是流動性管理獲得流動性。規模小的銀行更愿意持有大量容易出手的短期證券和更多的超額準備金余額。
當然,銀行通過資產管理調節流動性也不是不受限制,監管機構的監管政策對行業的控制限制了它的調節空間,包括證券組合構成、流動資產比例、以流動性為目的的短期貸款來源等都要符合監管要求。
銀行資產組合
通過資產管理調節有流動性,實際上就是如何組合其資產。那么,銀行如何通過組合資產調節其流動性呢?根據需求不同,打法也不一樣。
打法一:周期調整。
在經濟上行期,銀行一般采取出售證券獲取資金以滿足貸款擴張需求,此時證券組合收縮而貸款組合擴張。在經濟下行期,貸款需求下降,銀行有更多的流動資產投資于證券,投資證券組合擴張,以獲取反周期收入。此外,在選擇證券期限上,當經濟回暖走向上行通道時,利率有上升的預期,此時銀行可更多地投資于短期證券,這樣可以在貸款需求上升好利率提高時將變現證券的資金投到利潤較高的貸款業務中;當經濟衰退走向下行通道時,利率有下降的預期,此時銀行可投資于收益相對高些的長期證券,以彌補衰退期的低利潤率。
打法二:期限組合。
為滿足流動性的要求,銀行可在一定的期間內將不同證券的到期日均勻分布,資產組合在每一期間到期比例都相同,到期收回的現金如果沒有立刻的流動性需求,則可以再投資于與前期相同期限的資產。
打法三:緩沖組合。
在這種打法中,銀行將絕大部分證券投資集中于期限中的短期部分,將組合看作是對現金短缺的對沖,也就是用短期證券儲存流動性。
▲1978年,美國國會批準成立流動性便利中心(CLF),協助國家信用社管理局(NCUA),其功能實質上就是信用合作社的最后貸款人。圖為國家信用社管理局現任主席Debbi Matz
負債管理:借助外力促流動
銀行以調整負債結構、尋找存款以外的資金來源來保持流動性的模式被稱為負債管理。基于此,美國的銀行將負債劃分為隨意性負債和非隨意性負債兩種。傳統的存款類負債因其流動性管理要求是法定的,不能隨意調整,因而被稱為非隨意性負債;而那些傳統存款以外的負債,由于沒有法定的流動性管理限制,而且其負債資金可以用于調整銀行的流動性頭寸,因而被稱為隨意性負債。所謂負債管理實際上是對隨意性負債進行管理。隨意性負債類型主要包括:向美聯儲再貼現窗口貼現和向其他監管機構借款、借入聯邦基金、回購協議資金、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以機構資產做抵押的負債、歐元存款等。向監管機構的借款通常只用于彌補準備金不足而不是用于擴張資產。
轉變:從資產管理到負債管理
負債管理的動機之一是維持流動性。美國的銀行在管理流動性方面在相當長的一段期間是從資產組合的角度著手,即除了將一部分資金放貸出去外,還持有隨時可以變現的短期債券,同時也保留一部分資金以備存戶取款以及臨時性貸款之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商業銀行的資產中75%為現金和國債,這樣一個資產組合主要是為了滿足戰后貸款的需要。但是這部分流動性資產屬于不生息資產,因而會影響銀行的盈利能力。為此,銀行保持流動性的方式從資產管理向負債管理轉變。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一些大型銀行便開始發展傳統存款的替代品,以滿足流動性需要、增加利潤。
銀行負債管理一個標志性的舉動是紐約第一國民銀行(First National Bank,1955年被花旗銀行兼并,定名為紐約第一花旗銀行,1962年改名為第一花旗銀行)發行了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CD)。雖然該產品的發行是為了應對利率監管控制與市場利率大幅上漲沖突而使客戶流失的一種創新,通過給予存款人較高的利率來吸收存款,但是從流動性負債管理角度看也是一種創新。因為盡管此前一些大銀行曾出售過大額定期存單,但第一國民銀行成功的關鍵在于建立了大額定期存單的二級市場,使大額定期存單真正成為可轉讓存單,存款人不必通過在銀行兌付將存單變現(如果這樣存款人將承擔較大的違約損失),而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轉讓變現。此結果可使銀行在增加負債的同時降低了流動性的壓力。此后,各大銀行開始從金融市場上獲取現金,而不是將資產變現,有管理的負債從1960年占新資金的0%上升到1974年的30%。
擴展:創新融資工具
繼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之后,在20世紀80年代,一些大銀行發行了負債管理良種更新的工具——存款票據和銀行票據。這兩種工具的期限在2~5年,屬于中期資金來源。
存款票據與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相比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相同之處是兩者都收到10萬美元存款保險的保護;不同之處一是存款票據不可轉讓,二是存款票據需要由評級機構進行評級,并對發行銀行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的說明。由于增加了與評級相關的成本,存款票據的利率低于相同機構的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的利率。
銀行票據與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相同之處在于兩者都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流通,但銀行票據不像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那樣受存款保險的保護。然而正是這點卻成為銀行票據的發行優勢,因為銀行不需要支付存款保險費,這就抵消了額外的利息成本。當1988年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試圖考慮將存款保險擴展到銀行票據時,不但沒有受到歡迎,而且受到銀行的指責,銀行家認為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此舉的唯一目的是使自己獲取新的保費來源。
風險:負債結構很重要
當然,負債管理如果結構不當也會出現風險。一個極端的例子是,1984年,當時美國十大銀行之一的伊利諾伊大陸銀行(Continental Illinois National Bank and Trust Co.,后并入美國銀行的前身之一美洲國民銀行)的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占到了整個銀行存款的75%,而這些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中,許多存單的金額超過了聯邦存款保險理賠的上限。而這年春天該銀行由于巨額貸款損失出現了財務問題,這些大額定期存單的存款人迅速作出反應,取走大量未保險存款。為了應對擠兌風險,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破例實施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措施,即不再限于存款額度而對該行所有的存款給予保險,至此才止住了存款人的提款。而此時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在二級市場上沒有買家,無法流通,伊利諾伊大陸銀行只能通過美聯儲或其他商業銀行拆借來滿足流動性的需求。在這之后,許多大公司客戶在決策是否向貸款損失高或資本狀況差的銀行購買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時表現的格外謹慎,這些公司的財務主管避免購買他們認為有危險的銀行發行的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
▲流動性資金還取決于銀行愿意在多大程度上進行現金儲備,以滿足未預期貸款需求,以及客戶的風險偏好
借款:補充流動性來源
當銀行出現流動性不足時就需要通過借款來補充,大銀行有更多的借款來源,可以投入更大規模的流動性管理,小銀行則只能局限于聯邦基金購買或向監管者借款。
來源之一:借入聯邦基金
為什么要購買聯邦基金,這還需要從存款準備金說起。按照美國的法律(不僅是美國,現在也為世界各國所借鑒采用),銀行在吸收存款后,其所吸收的資金并不能全部用于放貸,必須將其中的一部分以現金的形式本行金庫或以無息的貸記余額的形式存入聯邦儲備銀行。準備金數額的計算基期為兩周,也就是說銀行只需在兩周的維持期內將準備金保持在美聯儲規定數額的平均值上即可,而不需要每天都維持一個特定數額。這部分資金被稱為存款準備金,其設立的目的是保證銀行體系的流動性以提高公眾信心。
由于銀行的存款每天都在不停地變化,因此會出現存款準備金不足或超額的情況。超額的銀行可以將準備金出借給不足的銀行,這種超額準備資金被稱為聯邦基金(federal funds)。美聯儲也以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出售證券以增加聯邦基金的供給。當存款準備金不足的銀行沒有資金補足缺口時,就說明其流動性出現問題,它需要借入聯邦基金來彌補。
來源之二:貼現窗口
美聯儲貼現窗口的作用主要是應付銀行存款準備金和資金意外短缺之用,貼現窗口向個別銀行提供信貸,可以幫助這些銀行解決流動性不足的問題。貼現窗口信貸可以合格票據(本票、銀行承兌匯票等)貼現,或以擔保貸款的方式進行。按照美聯儲A條款設定的借款條件,銀行在三種條件下可以向美聯儲借款,包括:短期流動性需要;季節性信貸需求,如圣誕節前后,或農村地區銀行種植季節;特殊“擴大信貸”需求,主要發生在重大災難之后,如1992年安德魯颶風、洛杉磯暴亂,為應對這些災難需要銀行資金支持。此外如果銀行遭遇異常取款,監管著擔心發生擠兌,美聯儲也會提供擴大信貸,比如1984年大陸國民銀行快要倒閉時曾出現的擠兌情況。
來源之三:聯邦住房貸款銀行墊付
美國聯邦住房貸款銀行(Federal Home Loan Bank,FHLB)體系是依據1932年《聯邦住房貸款銀行法案》(Federal Home Loan Bank Act)建立,由聯邦住房貸款銀行委員會負責監督和協調。如果儲貸機構出現流動性資產短缺的話可以向聯邦住房貸款銀行申請墊付,通常聯聯邦住房貸款銀行墊付的期限比美聯儲再貼現窗口貸款期限要長。1989年《金融機構改革、復興與強化法案》(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form, Recovery, and Enforcement Act, FIRREA)允許商業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向聯邦住房貸款銀行申請墊付。但總體來說,長期墊付只能用于補助儲蓄機構、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滿足抵押貸款需求,而不是提供永久的現金來源。
來源之四:流動性便利中心
1978年美國國會批準成立流動性便利中心(Central Liquidity Facility, CLF),協助國家信用社管理局(National Credit Union Administration,NCUA)工作。流動性便利中心由各信用合作社自愿加入,其功能實際上就是信用合作社的最后貸款人,它向信用合作社發放的貸款只以滿足流動性足球為目的。除了利息之外,流動性便利中心還要求借款的信用合作社支付0.25%的承諾費。
來源之五:回購協議
回購協議(repurchase agreement,repo)是資金市場上的一種交易,交易的一方將證券(通常是財政債券)賣給另一方,同時約定,賣出證券的一方將在一個特定時間以一個特定價格購回證券。對于出賣人來說,稱為回購,對于買入人來說稱為反回購或逆回購。回購協議分前后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銀行出售證券資產換取現金,后一階段是銀行用現金購回已出售的證券。如果孤立地看前一階段,銀行出售資產表象上看似是資產管理,但其出售的資產更像是一種抵押借款,因為銀行必須在約定的時間按照約定價格(價格按照本金加利息的模式確定)將所出售的資產購回,也就是將所借資金按照約定的利率否則就要承擔違約責任。因此銀行將回購協議歸類于負債管理。
回購協議的期限從隔夜到30天或更長時間。回購交易可以在機構和個人之見進行,也可以在金融機構之間進行,前者叫作“零售回購協議”。因為有所出售的證券做擔保,所以回購協議不被稱為存款,因而沒有資格進行存款保險,這也降低了發行機構的成本。美國有一個非常發達的回購協議市場,銀行很容易利用回購協議借到現金,它們把回購協議作為非存款資金來源之一,成為銀行管理流動性的工具。
銀行流動性管理的特點
特點之一:資產管理與負債管理雙管齊下。以資產管理流動性屬于銀行內部資源的配置,資產管理一方面具有可控的優勢,另一方面也存在著為保持流動性而有可能損失效益的問題,所以銀行要在預測未來流動性需求的基礎上作出現金留存比例、證券資產組合、不同期限貸款配比的合理安排。以負債管理流動性屬于對銀行外部資源的利用,它雖然不如資產管理那樣可控,但可以降低銀行現金的留存比例,有利于銀行提高銀行的資金利用率。另外,負債管理具有救急作用,可以緩解銀行的燃眉之急。資產管理與負債管理收入管理模式有差異,但是二者的關聯則非常緊密。銀行通過發行融資工具、借入資金許多都需要高質量的證券做擔保,而持有高質量的證券屬于資產管理的范疇,它跟銀行的風險與收益偏好有很大關系。正因為如此,美國的銀行對流動性管理,既注重資產,也注重負債,雙管齊下,相得益彰。
特點之二:發達的二級市場以及適應投資者需要的產品設計。銀行發行融資工具以調節流動性,離不開二級市場的支持。而二級市場的形成并不是政府強制設立的,它與銀行所創新的融資工具設計有很大的關系,比如在紐約第一國民銀行可轉讓推出大額定期存單之前,一些大銀行曾出售過大額定期存單,但是并沒有流通起來,這些銀行發行的大額定期存單只是解決吸收存款的問題,并沒有也無法將其作為流動性工具,但是紐約第一國民銀行成功的關鍵在于建立了大額定期存單的二級市場,因為它在存單利率、面值、最低期限等要素設計上充分考慮到創造可轉讓的條件,因此它在創設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的同時,也創設了該融資工具的二級市場。
即使是有些融資工具不適合二級市場交易,銀行在設計產品時要充分考慮投資者的需求。比如銀行發行存款票據雖然不能轉讓,但是銀行對存款票據進行評級,這樣就滿足了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的條件,因為按照監管者的要求保險公司是不能持有無評級的證券。
特點之三:精準預測。管理流動性是個技術活,因此銀行無論是在現金留存,還是在投資組合、負債結構方面都設計了許多測算模型。比如,銀行在投資組合方面就對各種證券的估計期限、公平價格、分期成本、加權平均收益率,以及未實現收益/損失等進行數據分析,以此確定組合應采取哪一種期限策略(是杠鈴式組合,還是階梯組合,或是緩沖組合);是否要對不同期限的國債進行互換;是否因最近的國際事件對國債利率進行預測并因此改變投資組合等。
特點之四:單個銀行的流動性與整個金融市場流動性的匹配與博弈。金融市場流動性會影響每個銀行的流動性,市場流動性寬裕,單個銀行的流動性壓力就小;市場流動性緊張,單個銀行的流動性壓力就大。所以,成功的銀行都隨時緊盯美聯儲的流動性投放規模,不斷修正對市場利率走向的預測,在市場資金寬裕時并沒有儲存過多的流動性,在危機到來之前能對未來流動性匱乏有相對準確的判斷,提前儲備,不會出現因不合理的資產結構、負債結構造成流動性危機。
本文參考書目
1.莉莎?布魯姆(Lissa L. Broome)、杰里?馬卡姆(Jerry W. Markham)著,李杏杏、沈曄、王宇力譯,何美歡審校:《銀行金融服務業務的管制案例與資料(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7月版。
2.馬克?格林布拉特(Mark Grinblatt)、謝里丹?狄特曼(Sheridan Titman)著,王琪瓊、蘇莉、蘇瑩、陳藝云譯:《資本市場與公司戰略》。中信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莫娜?J?加德納(Mona J. Gardner)、迪克西?L?米爾斯(Dixie L. Mills)、伊麗莎白?L?庫珀曼(Elizabeth S. Cooperman),劉百花、駱克龍、張慶元、張大威譯:《金融機構管理資產/負債》。中信出版社,2005年5月版。
(作者單位為中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其所在機構無關。本文原標題為《銀行流動性 一個繞不過去的坎》,連載于《當代金融家》雜志2015年第3、第4期)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官方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