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哲平
最近網上流行請大家用一個漢字來總結過去的這一年,未能免俗,我也試著找一個字來總括中國金融業的2014年。只是我搜索枯腸半晌,竟想不出比“新”字更貼切的了。
2014年之“新”,首先自然是“新常態”。中國的新常態究竟何指,論述已多,不贅述。有趣的是,與中國新常態并行的,是發達經濟體關于其當前之經濟困局究竟是“長期性”(secular)還是“周期性”(cyclical)之辯,其中影響頗大的是2014年2月,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關于美國經濟可能陷入“長期性停滯”(secular stagnation)的論斷。針對此,薩氏開出的三條處方第一條就是“保持耐心”(Stay patient)。本刊愿以此與政策制定者、金融從業者,乃至更廣泛的社會大眾共勉。適應、應因、引導中國經濟之新常態必然涉及短期(諸如經濟增長放緩、資產價格下調),甚至長期(諸如,考慮到當前的人口老齡化趨勢與不堪重負的養老體系,推遲領取退休金年齡似乎終歸不可避免)痛苦,政策要發揮效力,總需時日,且政策效力也自有其局限。我們在積極尋求新常態下新的解決之道的過程中,當有信心、耐心與平常心,誠如基督山伯爵所言,“在上帝揭示人類的未來以前,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離本刊辦公地點不遠,全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寫字樓業已奠基,足為中國全新的對外經濟金融戰略之注腳。“一路一帶”建設的戰略構想與具體舉措,表明中國對外政策已經告別“韜光養晦”,一個日益自信的中國將自恢復其傳統“影響范圍”(sphere of influence)起,以義制利,從我們先人懷柔遠人、共享太平的傳統智慧中汲取靈感,一方面,讓我們有理由期待當代之中國復見漢唐盛世之榮光;另一方面,為重塑一個更加合理、互惠的全球治理秩序探索出路。
具體在金融行業,舉凡銀行、證券、保險、信托、期貨、另類投資,諸多新政,不勝枚舉,我們期待一個更加高效的金融體系與更富競爭力的金融機構。
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依法治國”的精神、國家憲法日之設立、司法改革、平反冤獄、重拳反腐,更讓我們對未來更加透明、公正之法治中國滿懷信心。
臨近2014年歲末,本刊的幾位老朋友、老作者也迎來全新的事業發展機遇,有即將買舟南下、擔綱領導全新的民營銀行的,也有要持節西行、在全球治理舞臺上發出中國的聲音的。我們恭祝他們宏圖大展!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2015年,本刊即將迎來創刊十周年紀念。在小小的竊喜之余,我們亦向一直支持我們的讀者承諾,本刊當以《大學》“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策,不負諸君錯愛。
祝金融家朋友們新年快樂!
(本文原標題為《總把新桃換舊符》,為本刊主編為《當代金融家》雜志2015年第1期所作卷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