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首屆上海峰會”于8月23日在上海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資產管理市場的開放與變革,圓桌討論議題三是:資產管理機構專業化運營的探索。
以下為嘉賓對話實錄:
張旭陽:資產管理業務是很年輕的行業,也是專業化很強的行業。做資管行業的人,應該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看待市場、看待世界。我們這場的主題是“資產管理機構專業化運營探索”。這個行業門檻比較低,但是存活率也比較低,這個行業中你生存的基礎、價值,必須在這個產業鏈上能為客戶帶來價值,為客戶創造持續回報。而這個持續回報,就看你能力的建設,能否跟上時代步伐。在新的環境變化下,我們認為有幾個挑戰,對資管機構而言是需要我們回答的課題。第一個挑戰,就是風險管理的挑戰。在新業態情況下控制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都是我們需要回答的問題。第二,如何面對新的行業競爭者,也包括行業外的競爭者。所以我們資產管理監管不斷放松,很多金融業態、機構在資產管理行業,不僅原來的基金向信托、銀行擴散,隨著互聯網發展,很多行業外的機構也開始相關的行業。這個過程中怎么使得我們核心能力更強,創造投資收益,是我們面臨的挑戰。還有就是如何抓住我們新的投資機會。剛才康總也在提,就是在風口上豬能飛起來,如何抓住風口,選找風口,而且把握正確的風向,而不要找到風口了,但風向是反方向吹的,吹到懸崖底下去。種種而言,就是我們如何進行專業化能力建設,創造價值的問題。
這次我們請來交通銀行資管中心總裁馬續田先生做主題發言,馬總也是轉戰大江南北,之前是工商銀行的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現在是交通銀行資管中心總裁。馬總有兩個抬頭,一個是交行資管中心總裁,同時也是交行資管中心黨委書記,意味著他有自己的用人權,按相對市場化的原則招聘自己喜歡的人才。我們請馬總對資管行業的專業化做一個發言。有請。
馬續田:大家好,我跟旭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銀行理財干了十年。昨天本來就有一場會要我講,我說再不能講了,真沒有東西講了。今天這個題目要求比較高,昨天晚上我反復想,講什么呢?最近我在幾個場合都在講,35號文出來以后,已經明確了銀行理財的轉型方向,就是回歸資管本原,加入統一資管市場的競爭。我覺得將來關于資產管理特別是銀行資產管理這種發展創新,可能話題已經結束了。是不是就沒得什么可講了。昨天晚上我也是反復思考,覺得還是有點問題,還是有些問題要討論。所以我就給自己定了個題目,結合這次會議要求,就是叫“深化金融改革,創新資產管理的中國道路”。這個題目可能比較大,什么叫“中國道路”,我想幾個方面吧,因為時間比較緊。三個方面。
第一,回顧過去十年銀行理財發展歷程。中國的銀行理財應該說是開拓出了一條資產管理的中國道路。為什么這么講?有幾個依據。第一,過去十年以來,我們銀行理財是以預期收益型產品形態存在,而且得到了廣大投資人的非常大的支持和喜歡。可能很多沒有從事過銀行理財的朋友不知道,最開始在2004年銀行搞理財,銀監會給銀行的定位是做結構性產品,特別是亞洲一些國家比較流行的結構性存款。大家如果記得銀行理財,就人個人理財管理辦法,里面有一條,銀行理財不能承諾最高收益率。如果有最高收益率,一定是條件下的最高收益率。當時這個階段,我跟旭陽一起做了一些工作,也是在據理力爭。我們覺得銀行理財除了結構性產品,應該把資產管理作為一個主要方向。因為這樣一個爭論,銀監會最后才允許我們商業銀行通過組合投資方式,來做一些資產管理產品探索。這樣一個前提下,我們做了一些預期收益型的產品創新。一個就是有產品定價,有標識,讓投資者明確知道這個產品能帶來多大的回報,第二估值方式不同于公募,因為理財產品做了很多的非標投資,我們是采用歷史成本法估值,這個也是跟傳統資產管理不一樣,第三就是跟結構性存款不一樣,是做真實投資的。我們雖然說沒有完全披露投資組合,但是實實在在做了真實投資,第四他是通過非標投資,嫁接了一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和融資企業的資金需求這樣一個直接融資的橋梁,應該說是中國直接融資的一個創新。這樣幾個特點,展現了一條中國銀行資產管理的道路。
這樣一條資產管理的道路,也帶來很大的正向效應。現在我們講預期收益型產品有很多弊端,但是拋開這些弊端不論,至少存在四個方面的正的效應:第一,通過十年14萬億的理財增長,每年40%的幅度的增長,開辟了中國最大的財富管理市場。第二,給普通客戶創造了巨大的財富。我們有初步統計,十年來銀行理財給普通客戶創造了超過1萬億的投資回報。第三,正是因為有了銀行理財,中國財富管理時代才真正來臨,因為過去無論是基金、信托還是保險、券商,我說這些話大家可能不愛聽,他們提供理財產品的時候沒有把財富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今天到銀行各個網點看,老百姓到銀行辦事情,除了一些日常結算存款,肯定問有沒有什么理財產品,今天有沒有什么新款理財產品。確實通過銀行理財把財富的概念推到每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這是非常大的一個貢獻。第四,支持了實體經濟。最近幾年通過理財每年投資到實體經濟的資金規模,超過了1萬億。這個貢獻是非常大的。
這是回顧過去十年銀行理財的中國道路。
第二個,明確銀行理財轉型方向以后,未來十年我們還將在中國道路上進行探索。將來我們的探索可能有幾個方面:
第一,產品形態上。雖然這次35號文明確了將來可能不再搞預期收益型產品,不再搞成本估值,將來我們產品要以投資的真實表現,要以供應價格估值給客戶提供真實的回報。這是一個轉型的主要方向。但是我們溝通過程中也提到,我們覺得中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預期收益型產品要按照工運價格進行估值,按照真實表現給投資者回報。產品上還應該有一個價格標示。
第二個,最近交通銀行正在研究商業銀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我想混合所有制里面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專業性非常強,集約化要求非常高的業務實行事業部經營。幾家大行體驗都非常大,完全按照混合所有制,比如混合所有制框架下股權進一步多元化,職工持股,管理層持股,在這種大銀行的體制下進行這些探索,是比較難的。但是我們能不能在事業部框架下進行期權、股權激勵?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要承擔重要的角色。我們一直理解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不是就是引入民資。我覺得引入民資,不僅是民營企業資本,更重要是民眾資本。社會主義一個理想,就是全民所有。全民所有背后,就是民有民享。如果通過銀行理財這樣一種方式,我們能夠設計一些股權產品參與到改革,滿足老百姓的投資需求,引入多元的投資者,真正實行全面民有和民享。這也將是銀行理財下一步應該擔當的使命。
第三就是并購市場。因為中國在大多數發展過程中都是產能過剩,產能過剩一個化解的辦法,過去是刺破泡沫,休克療法,讓這些僵尸企業死亡。但是現實情況下通過并購,可能是更有效、更容易保持社會穩定、民眾基本福利下實現的一個升級的過程。這樣一個過程,孕育的產業并購、重組機會,太大了。銀行理財以他龐大的資金實力、巨大體量,在整個并購市場應該發揮關鍵作用。
第四,銀行理財將成為下一步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主要推手。我們現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比較注重人民幣國際結算,注重人民幣將來境外市場消費。但是從美元的全球化、包括日元歐元的全球化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哪種貨幣成為全球廣為接受的貨幣,必須成為一個非常強有力的理財貨幣。就是基于人民幣的國際化,非常重要就是國際上有沒有足夠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持有人民幣的境外機構、個人通過人民幣理財產品,資金能得到保值增值。這樣的使命應該將來通銀行理財可以擔當。
在未來十年或者更長期探索過程中,我們銀行理財還要走中國道路。
最后,要實現中國資產管理的中國道路,我們還要深化金融改革。事業部改革,如果能實現股權期權激勵,國家有關部門要盡快批準大型商業銀行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把銀行各專業包括理財事業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別是企業機制、經營機制改革,做一個重要的推手。這是第一個政策期待。第二個,要落實理財資金對接實體經濟的各種政策,最近國務院的常務議已經強調了,將來各種理財資金都要直接對接實體經濟。我們多年都在呼吁理財對接實體經濟,但是銀行如果支持實體經濟,必須通過通道,自己沒有投資人地位,要通過信托計劃、資管計劃,這樣一些過程,一個加大了業務鏈條,同時也提高了資金融資成本。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精神,我們銀行理財能夠直接連接實體經濟,能不能設想,我剛才講的參與混合所有制的這種改革,參與并購市場,銀行理財能不能直接作為一個股權投資人,加入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能不能作為一個PE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加入并購基金中?這是政策層面上也需要解決的。第三,就是人民幣國際化,他呼喚人民幣理財市場的建設。能不能通過自貿區的試點,允許我們在自貿區設立專營機構,允許境外投資者直接投資,同時把這個產品市場推到境外,建立境外的人民幣理財市場。第四,商業銀行法在修法,有傳說可能把理財歸到信托關系這樣一個內容。我們希望在商業銀行修法過程中能進一步落實,把銀行理財關系跟國際標準一樣,真正歸入信托關系。如果歸入信托關系,作為連接實體經濟這樣一個橋梁,我們直接投資股權,直接作為PE基金有限合伙人,這樣一些目標一定能實現。
所以我想千呼萬喚,我們呼喚金融改革,只有這些金融改革深化推進,我們銀行理財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謝謝大家。
張旭陽:感謝馬總。不到20分鐘演講,回顧了銀行理財的十年發展,同時也提出了混合所有制、并購、人民幣國際化。也提到銀行下一步事業部,包括未來子公司的專業機構的設置,為我們銀行理財發展指出了可行之路。
下面有請幾位討論嘉賓上臺共同討論大資管背景下理財業務或者資管業務專業化和專業化建設問題。首先有請農業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彭向東線上,還有民生銀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張立洲先生,興業國際信托總裁林靜女士,南京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戴娟女士,領航投資董事總經理、北亞區業務主管林曉東先生,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音)鄧磊先生。
馬總對銀行理財的專業化經營提出了一些設想,首先請我們林靜女士,因為信托業務發展起來也比較快,近五年每年資產規模增長50%以上,但業面臨很大的轉型壓力,請問林女士,您覺得對信托而言,有哪些布局能提琴做一些預案安排?
林靜:信托作為資管的一個原來資管的領頭羊,現在面臨著整個大資管的挑戰。資管說門檻低,實際上資管業務發展過程中也確實面臨生存難的問題。所以我們覺得在整個資管業務大發展過程中,還是要強調一個專業化經營。首先信托公司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還有怎么做。這個運行過程中,我們也是考慮到不同的資管機構,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股東資源比例,其次想清楚這個行業中自己還有哪些管理優勢,最后就是企業目標。
這些年整個信托行業隨著經濟發展的過程,也碰到了一個很好的機遇。在目前這種挑戰的情況下,我們想信托行業還是精耕細作,耕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是我們公司在今后一段時間里所考慮和斟酌的問題所在。
張旭陽:彭總,資管行業是輕資產行業,很多能力建設和價值,電腦能帶走,怎么吸引好的人才,留住人才?包括隊伍建設?
彭向東:這個問題可能馬書記更有發言權。確實,激勵機制上可能相對來說因為銀行跟保險、基金、信托都有很大差異性,在這種激勵機制的建設,可能目前能做的,也基于銀行自身的傳統文化,可能并不是很多。下一步在銀行理財專業化過程中,確實是銀行理財要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留住自己比較好的投資人才,投研隊伍。感謝剛才馬總的介紹,下一步交行特別是大型銀行給我們提供更多經驗。從我個人感覺,現在銀行在人才建設方面,應該說在量方面,還是有保證的。但確實到一定階段,人員流失,從銀行向其他行業、基金、信托,都有流失,一定程度上講也是業內一個正常現象。但如果說占銀行比例過高或者集中性流出,這個影響會比較大。農行我們還是發揮農行自身的企業文化特點,一個是總量上有人才的梯次隊伍,高的包括中間層、基層我們都有一定人員儲備,同時下一步銀監會提出一個導向,事業部建設,也應該探索這方面的人員如何適合我們行的一個激勵機制。
張旭陽:下面我想請民生銀行的張總,也是青年才俊,投資銀行業務方面做了很多推進工作。投行業務和資管業務的契合點包括產品創新的地方,請您講講?
張立洲:資產管理,我個人覺得好多次我們資管論壇場合都參與過,商業銀行、投行對資產管理,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投行應該包含了資產管理的概念,看華爾街的資產管理,其實是他主要的盈利來源之一,還有一種看法,就是投行是資管的一部分。其實放在一個大的背景,就是我們怎么理解資管。我理解資管是兩個層面的資管,資產管理你怎么界定,比如企業的資產,機器設備、無形資產是不是你的資產。如果這些都是你的資產,那應該在總貨幣的財富之外,資產管理應該是更大范圍的一個資產管理。站在這個立場上看資產管理,我認為投行做的工作,都可以叫做資產管理。但現在討論的資產管理,更多還是狹義一點。主要是對財富,由于是貨幣或者券類的財富的管理。作為一家商業銀行,很重要就是商業銀行本身過去純貸的模式,基本走到盡頭了。無論是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導致的結果就是存款越來越少。作為一家商業銀行,從最早銀行起步算起,這么長的歷史長河里,商業銀行賴以生存的,就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本質沒有變。哪怕我們現在做的票、證都這樣。這個角度我們看投行和資產管理,我個人觀點,我做民生的投行,是資金資產雙輪驅動的投行。我說的資產,就是泛資產、大資產的概念,一個企業所有資產都是資產。資金和資產,這兩個輪子雙輪驅動,必須有一個平臺,就是財富管理。所以我們推各種各樣的產品,在市場同業比較有影響的,像寶騰(音)財富管理,市場說大家看到寶騰(音)兩個字同業基本都是認同的。不能叫剛性兌付,但基本代表了民生的信譽。還有給老百姓的,總結為線上線下,行內行外,對公對私,六個緯度的組合形成了財富管理。所有資產管理都是投行運作,無論是收購兼并還是行業整合并購,還是做其他的投資。所以我們資產管理應該是商業銀行他生存的兩條腿其中一條腿。只有在這兩條腿下,我想在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沖擊大潮下,才有生存的可能。民生銀行將批發業務、對公業務轉型作為根本抓手,不然我們是根本沒有前途的。
張旭陽:請問林曉東先生,領航投資他的股權結構比較特殊,沒有大股東,投資人是股東,投資人和資產管理人利益一致。請介紹一下領航投資模式方面有什么特別之處,以及領航投資在哪些方面是你們的長項?
林曉東:其實我們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全球總規模在29600億美元。相當于中國所有基金管理行業全部加起來5倍左右。客戶共同擁有這個結構,是我們公司最大的特色之一,受托人責任這是很重要一個概念。就是你怎樣管好別人的錢,幫他保值增值。但是這里面往往會有一種沖突,就是既管好客戶的錢,保值增值,又要為公司股東提供最大的回報。收費的時候你就會發生利益沖突,收得高了,股東就得到好的回報,低了,客戶得到好回報,但股東利益受損害。當初我們公司設立,就想辦法能不能沒有這種利益沖突,做所有決策都是以客戶利益作為出發點,所以設計了這樣一個結構,是1975年提的這個結構,美國證監會[微博]花了7年來批。這給我們帶來很大一個好處,我們做所有戰略決定或者產品研發,包括我們投資,都是以投資能力為唯一出發點,背后沒有股東,在美國所有公募基金合起來,這1000萬個公募基金投資人就是我們所有股東,我們為這個利益群體服務。我們公司的收費大概是美國市場業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都不到。我們未來的7年的戰略,就是把管理費降到10個BP以下,不僅包括我們的被動型基金,包括我們所有主動管理的固定收益,主動管理的股票。跨資產類別我們都希望把平均收費降到10個BP以下。
張旭陽:主動管理型基金怎么做到16BP的管理費?
林曉東:剛才講的是包括被動加主動的全部水平。債券我們全部由自己內部團隊操作,至于股票這一塊如果我們自己建立團隊,做選股,重新建立團隊,我們沒有那么大的規模效應。所以我們是跟很多世界上著名的基金經理人合作,由他們負責組合管理、投資管理,我們負責分銷以及所有的后臺清算。這部分資產大概5000億美元。我們用不同的策略,但是一個理念,就是低成本。至于用什么方法得到低成本,我們會有不同的考量。低成本、多樣化投資是我們始終貫穿的投資理念跟運營理念。
張旭陽:可能你資金越大,獲得比較好的回報,一方面得尋找新的阿爾瑪,新的投資領域,定外通過系統建設降低運營成本。這是對大的資金所有者共同的課題。對一個小金融機構,怎么走出一個差異化道路?得出一個核心競爭力?請南京銀行的戴總做一個闡述。因為南京銀行做債是城商行中比較鮮明的一個道路。做資管的過程中您有什么考慮?
戴娟:很榮幸在這里跟大家做一個交流。確實資管業務這個大的領域方面,中小銀行確實有先天的一些弱勢。記得我們當時剛做資管業務時,也是專門到馬總、張總這邊做了相應的一些學習和走訪交流。通過這么多年這樣一些探索,我們也有一些心得體會。卻始終小金融機構基礎比較薄弱,但是我們也可以做一些特色的業務,有自己一些特點。這方面,我感覺一定要立足于自身的本機構的一些現狀和特點,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充分整合現有的有限資源,然后再充分的加以揚長避短或者借助于外力,借力發力。就是借助這些觀點、理念做好我們自身的資管業務。這是我們大致一個原則。
但是具體來說,我感覺到還是有很多心得體會。比如這個理念,可能有一些短期的目標和中長期目標,因為每家小機構總體來說資管能力比較弱。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一些現狀,可以不斷樹立或者設定階段性的目標。通過這些階段性目標,不是說簡單的去把別的大的機構的模式或者架構嫁接過來,可能嫁接過來,不適合本身機構的特點。所以應該不斷根據自身特點,設立階段性目標,然后圍繞這個目標確立相適應的組織架構體系和配套的一些配置。再根據這個,再做相應的一些操作和投資。在投資中,可能還是要立足于實際,就是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然后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斷把長處拉長。短腿方面,不斷借助于外力、外腦做一些補充,也就是避短。通過這樣的揚長補短,不斷去跟上市場節拍,跟上大機構的管理水平,讓我們最終能服務、維護好自身的客戶。
張旭陽:鄧總是來自中國銀行上海分行。作為一個分行的同事來講,您怎么看資管行業的發展?
鄧磊:前面幾位老總對資管業務都做了全面透徹的分析,比如民生銀行張總非常全面闡述了資產管理的概念和認識。我想換一個角度。試圖從一個簡單的角度看,到底什么是資產管理業務。資產管理如果說得簡單一點,其實并不服雜,就是資產管理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然后用市場一些投資工具,進行專業化的一些投資管理,來實現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當然過程中實現的方法方式各不相同,投資策略也不同,但是目標是相同的。整個過程中,有幾個關鍵詞需要我們把握:第一,依法合規。第二,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利益為中心。第三,專業化的經營和服務。這三個都比較好理解。第四,就是獨立的決策。這對我們比較龐大的金融機構來講,是否會受到不跟資產管理直接相關的考核指標的影響?又比如,是否會考慮綜合收益、綜合效益方面的影響?又比如說,我們現在說得比較多的剛性兌付等等,都可能對資產管理業務決策獨立性造成影響。所以這幾個關鍵詞,是我們資產管理業務發展中所要把握的。
最近監管陸陸續續出了很多監管的最新規定,包括剛才一直討論的事業部制改革,等等,都是為了把資產管理能回歸他最終的本質,建立健全經營體系。
剛才講到我們上海分行在資產管理業務中的作用,或者說職能,中國銀行一樣,就是圍繞監管的要求,在做一些經營管理體制和架構方面的改革。我們總行層面成立了一個投資銀行,有資產管理部,負責資產管理業務。我們分行同樣,我所在的部門是資金業務部,也是對應總行全球市場部的一個部門,一方面,是總行管部,在我們分行的一個延伸,另一方面,因為我們離市場、客戶更近,所以我們搜集、了解客戶需求,設計符合客戶需求的一些理財產品。同時把需求反映給總行。這是我們分行比較主要的一個功能。
扯開來再說兩句。上海老百姓買理財產品這兩年,財富管理意識也是深入人心了。我們在分行接觸到大量個人客戶,感觸非常深。上海老百姓挑選理財產品,就像逛菜場、超市一樣,有很多選擇。所以理財意識已經比較強了。但是對負責資管業務的人來講,可能也會看到,比如剛性兌付這種現象的存在,一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投資人對理財產品的了解不夠全面。換句話說,投資者教育方面的工作,可能還任重道遠。因為作為分行,接觸客戶比較多,也是我們感觸比較深的一個方面。
張旭陽:謝謝鄧總。問題可能要回到馬總這邊了,剛才鄧總提到了剛性兌付,還有銀行轉型的問題。我覺得投資者不需要教育,投資者對自己的錢看得很重,知道自己的錢應該投在什么地方。往往需要改變的,是產品模式。如果產品還是預期收益的產品,又是銀行發行,投資者感到有風險,他當然不會接受風險。馬總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在變革過程中,哪些是最大的障礙?法律上的、監管上的還是銀行自身里您上的變化?
馬續田:又把一個大題目拋給我了。轉型這個事情,方向比較清楚了,但是具體操作上,真的需要好好建設。最近我有個想法,我在倡導銀行理財回歸資管,但是看券商、基金公司、互聯網理財,人家都是搞預期收益產品。銀行向左轉,其他機構向右行,人家走銀行過去德魯,發現很好使,產品規模迅速擴大,投資者非常歡迎。所以我講兩種方式要并存,預期收益型和凈值型產品要并行。但是預期收益型要建立在產品轉型基礎上。怎么轉型?一個,就是估值方式上要以工運價格估值,包括定時法(音),包括成本法。第二個,就是收益。雖然有一個預期收益率,但將來最好按照一個參考的或者基準收益率,這個收益率給老百姓一個參考。因為我們中國的老百姓,他習慣于做多少年的存款,習慣要一個明確的價格,你說理財,到底收多少,我不管你說將來怎么管,但得你得給我一個東西,讓我知道能掙多少。但是這個收益率,是要波動的,一定要讓收益波動起來。只有波動了,風險才能傳遞給投資人。收益波動,老百姓還來不來買理財,就是理財將來可能會虧損,一定要把投資者分級分類做好,不能承受風險的,過去只能接受存款收益的老百姓,真的要給他提供很低風險的產品,收益可以波動,但是本金不能虧。所以我們產品設計、投資組合配置時,就應該把這些東西提前考慮好。收益可以波動,但本金真的不能虧。投資者收益可能高,也可能低。但是這個收益,是波動的一個收益。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過去因為我們是預期收益型,給定了預期收益以上的這塊收益,過去銀行都收了。比如客戶一個預期4%的產品,可能最后組合收益6%甚至7%、8%,到底這個超額收益多少,一個老百姓不知道,我們沒披露,另外真正有了,都給銀行手了。所以將來要把這種收費的形式,要改變。過去這種利差實際是理查德一種模式。今后要按照管理費,比如一個產品,不管預期收益多少,告訴投資人,我收費就是這一塊,多了,我原來跟你說預期4%,實際6%,多的就給你,你拿的就是6%的收益。當然可能有更好的方式,比如銀行覺得這個產品銀行在投資管理過程中發揮了資源專業優勢,可以做到10%,能不能收點業績報酬,我覺得這是允許的。將來我們根據監管要求,做一些約定。我覺得這個是可以去做的。
這是張總講的產品轉型,如何真正讓投資者了解,就是我們產品有哪些風險,哪些產品根據風險程度應該投的。所以產品形態上我們要做這樣的變革。
第二個,就是轉型的方向的問題。
在體制機制上,既然是事業部制,就要做完全市場化的事業部制。在用人、干部選拔、薪酬機制上要向市場化靠攏。對大銀行來說,在這木大范圍內要實行完全是戳化的用人薪酬機制,可能比較難。甚至一些政策上,也是很難突破。但是一個事業部,一個專業部門,比如我們理財的這種專業部門,一個大行,加起來也就是一兩百人,稍微小一點的行幾十人,對這樣的人,真正努力工作、發揮專業優勢,給銀行很高的回報,不能給他一點市場化機制,不能給他業績快速提升的一個通道嗎?我覺得體制機制上,應該給予一定的傾斜。在二次改革過程中應該給予一定的傾斜。
第二個就是回歸大資管。很多做大資管的前提條件不具備,剛才講銀行理財做投資,無論是非標的債權投資還是股權投資,不能直接投。除了銀行,銀監會現在規定理財置入工具,規模很小以外,其他都是要通過通道,券商資管計劃等等,將來能不能這種轉型以后的銀行理財管理計劃,直接作為機構投資人投非標、股權,作為PE合伙人?這是政策上很大一個突破。這次商業銀行修法,把銀行理財納入信托關系,我覺得進入了信托關系,才能根本上解決投資主體資格的問題。
張旭陽:可能要根據股東稟賦、公司稟賦做轉型。在市場化過程中,信托有哪幾個方面是信托突破的突破口?
林靜:作為一個專業化運營,首先是組織架構上要實現一個專業化。其次業務流程上要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業務流程。其實關鍵是協同機制的搭建。沒有良好的協同機制,專業化運營之后很難形成規模,也很難形成效應。在整個大資管背景下,信托有很多先天資源稟賦的優勢。馬總也提到了,信托具有自己風險隔離的功能,以及可以直接投資的功能。所以,作為信托公司來說,雖然是大資管,但是一定要把自己的信托優勢運用充分,信托還是有自己獨到的一些方面。
張旭陽:有些信托在推土地流轉信托,還有家族信托,還有一些提倡實業投行,通過信托業務做一些投行業務,這三個方面,對興業而言哪些更有挑戰性或者哪些更有布局的方面?
林靜:土地流轉信托,因為幾及走得比較前的,像我們中信信托,他們就做了不少。實際我們也在實踐這一塊。從整個業務結構來看,信托做土地流轉,應該說角色上是具有他獨到的優勢。但是整個盈利模式上,我認為還是有待于進一步的實踐考量。家族信托也是依賴于整個信托的整個制度安排,在這一塊我們也在做進一步探索。實際信托這個行業,也就是一個創新的資管的前臺,需要跟著市場變化,我們自己主動思考各類創新。
但是目前有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就是信托作為受托人,稅負的問題,稅收的問題,目前是最困擾我們信托作為受托人這個角色,但是在實現資產、風險隔離以及資產運用這一塊這么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很難得到一個解決。
張旭陽:下面請問領航的林總,ETF在整個領航資產配置中1.3萬億左右,如果直接投股市,您覺得ETF有沒有優勢能使投資者有價值附加?
林曉東:我更正一下。我們是被動資產1萬6千億,ETF大概是3千5百億,全球第二大ETF發行商。ETF最主要提供的,就是市場一個貝塔。有很多優勢,成本很低,非常透明,流動性非常好。所以對投資人來講,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風險偏好以及對流動性的要求,ETF提供非常好的工具。我們還有1萬3千億左右是指數基金。我們每個ETF背后都有一個大的指數基金作為母基金,來幫助ETF調整這些流動性以及提供規模上的支持。
張旭陽:從您的話題我想引出互聯網對資管的影響。越透明,收費標準越低。中國互聯網發展很快,下一步資管在中國市場,互聯網對資管行業的影響,主要會在哪幾個方面?
林曉東:這個話題非常好。我們公司是全世界第一家基金公司開使用互聯網賣基金的。我們比eBay[微博]和亞馬遜[微博]更早作為電子商務公司出現,但20年前我們就開始通過互聯網賣基金。我們美國每天網上有一百萬筆交易。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業務來源跟通路。我們是全世界第一家基金公司,在美國我們不付銀行傭金。這是資管也發展的一個必由之路。就是你這個通路,當然要售前,但不僅僅因為你提供了通道售前,而是應該提供一個有價值的顧問服務,才可以收費用。這也是歐美監管改革的一個趨勢。英國所有零售渠道已經被禁止朔傭金。所有費用都要從投資人那里收,而不是從產品提供方那里收,因為這有很大的利益沖突。因為從銀行客戶來講,我推薦什么產品給客戶,就是推薦誰付給我們銀行最多的,因為難免產生利益沖突。英國、荷蘭今年改了立法,所有銀行或者第三方獨立顧問不能從產品提供方那里收取傭金。
張旭陽:彭總,您覺得林總的提法,農行資管部也是很大體量,農行資管部在資產管理行業,哪些方面是您準備著力布局的,投資領域也好?
彭向東:剛才領航說了很多很好的國際經驗,可以供我們借鑒。現在確實國內游自己的特點,或者我們自己的道路,因為銀行是金融服務業,要遵循客戶的風險偏好、需求。展望下一步,銀行理財我們要跟證券、基金、私募等競爭,肯定要互相取長補短。從農行來講,我們也是從產品轉型方面,向凈值型產品轉型,具體資產選擇來講,我們也是加大權益類資產占比。同時對一些結構化產品,包括現在市場已經比較成熟的分層的優先劣后的產品也在加大建設。我們希望能給客戶提供更高收益,這個基礎就是提高我們資產的投研能力。能更好發現更多更高的優質資產,這是我們專業人員的一個最主要的目的。這一塊我們會繼續從這個方向把我們產品在整個大的風險架構的滿足要求前提下,提高這方面的高收益占比的比重。
張旭陽:謝謝彭總。最后一個問題,請問立洲總,傳統來講,投行是賣方,資管是買方,應該資管采購投行提供的金融產品,我們提了一個概念,資管投行,就是資產管理行業要向上延伸,主動創設產品滿足自己的投資需要。投行業務你們要向下游延伸。這兩個之間是否需要建一個防火墻,或者各自定位有什么側重?
張立洲:現在我們這個體制是分業管理體制,所有的資管可能跟投行這兩端,兩個輪子之間的對接,如果我們混業體制,可能這些問題比較容易實現。但感覺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商業銀行現在手腳可能還是被捆得緊了一點。比如防火墻,可以在內部設,比如資產管理可以成立資產管理子公司,投行可以成立投行子公司,這兩個很容易實現。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下,證監會為什么最近出的政策不允許結構化產品參與競爭,因為本身有很難解決的防火墻問題。但防火墻問題,我們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就是我們投資者分類或者投資者教育問題,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商業銀行兜所有的風險,再參與證監會設計的這些東西,就會面臨這些問題,商業銀行是不是應該岑與這些有風險或者風險偏大的業務。所以中國現在面臨的,資產這一端還是財富管理這一端這些問題的解決,核心就是我們金融監管體系架構上,存在功能監管與機構監管面臨的問題。包括機構監管下對一個機構的風險如何機構功能通過機構監管把它分散一下。商業銀行最重要還是你的價值創造資產的能力。創造資產的能力,決定了你財富管理能走多遠。我們從收益和風險匹配的角度來說,其實還是很單調的。老百姓可以選擇的范圍,其實很窄。
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最重要就是資產創造端,我們應該有豐富、多樣化、多元化、專業化的資產創造者。在這個基礎上,對投資者進行分類、識別。這個投資者是可以被教育的,是一個互動的過程。這一端的資產多元化,通過專業化,能提供不同產品,最終老百姓會學會識別。這跟證券市場20年發展歷程是一樣的。商業銀行、金融機構能在這個市場把投資這一端和資金提供方兩端有效連接起來。商業銀行我個人理解,應該是最好的一個資產管理機構。但是現在是扭曲的資產管理機構,無非用自己的信用把理財變成了我們存款的一種異化的東西而已。所以現在的資產管理市場,我覺得我們這些人現在探討的嘗試的,應該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其他的資產管理功能的機構來說,未來市場非常巨大。商業銀行同樣在這里,無論是投行還是資管,應該是大有可為的。
我們這個論壇到此結束。這個論壇是比較虛,資產管理機構專業化運營,跟我們投資者關系不是太多。但資管行業最重要的,是為投資者創造價值,要有專業團隊、專業平臺。而專業團隊、專業平臺,來自于你的機制。我們商業銀行都很苦惱,就是沒有機制。外資、信托可能提前實現了。包括民生銀行這樣的銀行,也提前實現了。希望下一步通過監管,推動我們立法不斷變化,能夠為整體的資管行業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下,我們每個資管機構都能按照自己的資源稟賦、股東的支持力度去實現自己的路線圖。按照自己的核心價值觀、能力的建設,能夠在一個專業領域更好的為投資者創造價值。這是我們每個資管行業從業人員希望達到的目標。希望十年以后再回顧我們大資管的發展,應該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色。
提問:特別想問一下林靜林總,現在關于信托公司或者說各類資產管理公司,都比較多,像信托機構那么多,作為金融的服務機構,現在很多人說金融并不創造價值,作為信托公司來說,除了在金融產品結構上做一些優勢設計,結構設計之外,是否通過信托能創造一些親的價值?這些方面您所在的公司是怎樣做的?
林靜:謝謝,作為一個銀行系的信托公司來說,我們自己所考慮的,就是股東資源稟賦。繼承的也就是銀行對整個資產的風險識別。剛才大家談到的資產管理,大資管的起點、門檻不是太高,但是起點、門檻不是太高,怎么樣為客戶提供更有效的服務,也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怎么樣幫助委托人識別風險,這個我想是信托公司所能夠帶來的價值所在的一個方面。主要的還是在于怎么甄別這個資產,真正幫投資人管好他的財產。我想主要的應該也是信托公司賦予的一個職責所在。其次,一個銀行系的信托公司,有一套完整的內部的風險管理體系,來識別整個市場的風險,來替客戶提供更充沛的一個服務。
謝謝。
張旭陽:剛才的問題也可以作為我們整個論壇的小結。價值來源于專業平臺、專業隊伍,而專業平臺、專業隊伍,來源于我們機制,希望未來十年資管行業機制有一個更大的變化,從而推動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以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推動中國金融體系的變革。謝謝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