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謝思聿
央行叫停二維碼支付后,蟄伏多年的線下支付巨頭銀聯和它的盟友們再度發力
移動互聯時代,中國有近6億用戶會通過手機來工作和生活。面對這個龐大而誘人的市場,中國銀聯、電信運營商最先通過植入一片芯片來獲取手機用戶。
不久之前,上海地鐵、中移動以及浦發銀行推出了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手機支付“秀”。每年運營890萬人次、號稱運營規模世界第一的上海地鐵全網實現支持NFC支付。升級后的上海地鐵手機支付系統用的是中國銀聯的標準和浦發銀行的技術,支持的是中移動NFC手機支付。
“銀聯的跑道,中移動的房子,浦發銀行的應用。”浦發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薛建華告訴《中國企業家》。逾600臺改造過后的閘機上標識著綠色的“中移動浦發手機支付通道”字樣,刷一下NFC手機,“從詢卡到閘機打開的時間,不會超過0.4秒。”
NFC手機支付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中國銀聯看到它在便捷支付方面的優勢,從該時起就與商業銀行、手機制造商等在相關領域合作。在緩慢推進8年之后,終于有了出頭之日。
今春的整個4月,手機NFC支付的消息接連不斷。10日,中國銀聯宣布在全國范圍內已鋪設和改造了300萬臺“閃付”終端,用于支持NFC手機和金融IC卡支付;22日,中移動透露,中國移動[微博]總部已經發文將給予每臺NFC手機30元的補貼。僅此一項,預計中移動就將花掉9億元。中移動同時還要求NFC定制手機默認綁定4G版NFC-SIM卡。
NFC有望像藍牙一樣成為手機的標配。在移動支付市場上,以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曾推出了二維碼支付,但很快就看到了背景強大競爭對手的真正反攻,這是一個包含了運營商、銀行在內的大聯盟。
運營商妥協
日本通信運營商巨頭NTTDoCoMo在移動支付領域的成功激發了中移動在支付市場上的野心。
早在2004年,索尼公司以自己研發的非接觸智能卡(簡稱非接IC卡)Felica與NTTDoCoMo展開合作。2006年5月,植入Felica芯片的NFC手機支付開始在日本全國范圍內推廣。發展到如今,NTTDoCoMo利用NFC手機無所不在地出現在人們生活中。
移動支付市場潛力無限。近日央行[微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移動支付業務規模達到9.64萬億,同比增長300%;移動支付業務筆數16.74億筆,同比增長200%。移動支付主體眾多,涉及到金融、通信、支付等諸多行業。
2009年,中移動公布了自主研發的2.4GHz技術方案。而在此前,中國銀聯已經推出了國際市場上通用的13.56MHz移動支付標準。但中移動仍舊試圖聯合浦發銀行進行相關應用和平臺的開發。2010年,中移動還以398億的代價購入浦發銀行20%股份,從戰略合作方變成第二大股東。
2011年,央行開放支付市場。三大運營商也趁機爭取到第三方支付牌照,分屬中移動、中國聯通[微博]和中國電信[微博]的中移電子商務、聯通沃易付以及天翼電子商務同時獲牌。這意味著,中國支付市場形成三股力量:運營商、中國銀聯和第三方支付機構。
但中移動的野心更大,中移電子商務的目標是成為國內排名前三的支付巨頭。NFC手機有三種主要的模式:NFC-SD卡、NFC-SIM模式和NFC全手機模式。在實現的效果、安全性、用戶體驗以及技術水平上,三者差別不大,它們的區別在于安全芯片的植入區域不同。
運營商中移動一般會選擇NFC-SIM卡模式,或是聯合手機制造商生產NFC全手機。它可以通過對SIM卡的管理,或憑借自己在定制手機的市場控制力主導整個移動支付產業鏈的發展。至于NFC-SD卡模式,在手機支持的前提下,銀行、銀聯和其它第三方支付機構等均可提供。
但憑一己之力想主導這個行業何其難也。中移動之外,還有另外兩家運營商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浦發銀行身后,還有數十家銀行和其它商業機構。產業鏈條上游,還有各類安全芯片的生產商。
中移動標準本身也存在問題,2.4GHz雖然省去手機換卡的成本,但與已經存在的金融基礎設施無法對接。這樣一個非開放式的技術標準,遭到來自移動支付市場內各個主體的反對和抵制。
與此同時,由于銀聯標準更為開放,適用于不同行業通聯通用。所以,它能夠獲得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兩家運營商及數十家銀行的支持。NFC手機支付市場若想做大,就需要解決標準統一、安全測試等各種各樣的問題。移動支付市場不需要一個行業主導者,而是需要中國銀聯這樣的卡組織去整合協調各方利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011年下半年,中移動與浦發銀行打造的手機支付平臺與中國銀聯支付標準對接,移動支付標準終于統一。也是在這一年,中國銀聯移動支付項目組成立。2012年,央行正式發布中國移動支付產業標準。同年,中國銀聯移動支付項目組升級為移動支付部。
此后的時間里,銀聯致力于推動包括國家、行業和企業三級標準的建立。中移動、浦發銀行與中國銀聯的合作在這個過程中就已經展開。以浦發銀行開發上海地鐵手機支付地鐵應用系統為例,它必須解決兩個問題:首先是實現詢卡到閘機打開的時間不超過0.4秒;其次則是實現手機支付的分段計價和結算功能。
“階梯計價這一塊是最復雜的。”薛建華告訴本刊,其次才是對支付的速度上進行特殊處理。浦發銀行在上海地鐵閘機改造上的投入高達數千萬,但也借機掌握了這一領域的核心技術。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浦發銀行也就相關問題為當時還在制定中的PBOC3.0標準提供了很多意見和建議,并最終被采納入新標準之中。
PBOC3.0標準進一步對非接IC卡小額支付在公共服務領域方面的應用做出增補規范,同時針對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等創新支付方式的需求,對線上線下渠道進行整合,增補了互聯網終端規范,增強了借記/貸記應用安全標準。
2012年6月,中國移動與中國銀聯簽署聯合發展TSM的移動支付平臺合約。TSM可以比作蘋果的App Store,手機支付的各類應用功能可以在此下載。同時,它可以為各方提供基于安全支付載體的智能卡應用發行和管理服務,是聯結移動支付產業鏈各方的橋梁。
銀聯內部人士透露,聯通和電信也將于今年實現與銀聯TSM平臺的對接。
政策逼退互聯網
中國銀聯、商業銀行已經醞釀很久了。
NFC手機支付推廣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用戶需要更換SIM卡,甚至還要換掉手機。在中移動總部發文推出NFC手機之前,這一支付工具的推廣和使用一直進展緩慢。
中移動需要努力掙脫來自內部的阻力。以其每年數千萬部手機的采購量、每部NFC手機補貼30元計,中移動最終需要付出的可能是幾十億元的巨額投入。
中國銀聯也在推動收單機構一家一戶去改造和鋪設具有“閃付”功能的POS機。這其實是一項復雜而見效緩慢的工作。他們對POS機的改造包括兩方面,一是加裝非接的讀卡模塊;二是升級軟件和優化程序與流程。改造和升級后的POS機更加智能,可以根據訂單金額實現脫機交易到聯機交易的自動跳轉。銀聯還對原來的多層菜單進行了簡化,使得操作流程更加快捷。截至今年一季度,銀聯在閃付終端方面的投入超過1億元。但就在NFC手機大規模推出前夕,二維碼作為移動互聯網支付工具異軍突起。
支付寶[微博]、財付通兩家具有互聯網公司基因第三方支付公司,是過去兩年中國移動支付領域中的奇葩。二維碼生成的方式簡單,成本低廉,用戶的手機上只要有攝像頭就可以通過“掃一掃”完成移動互聯網支付,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被廣泛應用于打車、餐飲和其它生活類消費場所。尤其是去年春節前后盛行的微信紅包、打車軟件為其贏得無數口碑,甚至傳出互聯網支付巨頭們要“消滅現金”、“甩掉銀行”的聲音。
“若現有的遠程方案得到用戶認可,NFC近場支付時代極有可能被整體越過或是邊緣化。”艾瑞咨詢[微博]在報告中如是說。也有國外機構作出“NFC將死”的預言。
但二維碼支付也有阿喀琉斯之踵。一方面,二維碼在圖片生成環節還沒能形成一套特殊的加密體系;另一方面,在數據傳輸環節容易被植入病毒或是遭遇黑客入侵。有手機安全公司發布報告顯示,手機病毒呈爆發式增長態勢,感染手機病毒的臺數已經達到5600萬部,同比增長達到71.8%。中國IT研究中心在5月7日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超過40%的用戶在進行移動網購時擔心支付安全。
業內關于二維碼支付安全的爭論甚囂塵上。“我覺得所有的商業銀行都不會去做二維碼,因為安全性不符合商業銀行最基本的要求。”一位商業銀行中層管理人員這樣認為。
不過,在國泰君安首席分析師林采宜看來,支付安全只是一種大眾化的應用技術。“在基本安全得以保證的前提下,也要考慮到效率問題。”林此前任職中國銀聯首席經濟學家。換句話說,支付安全并非超越一切要素的最高準則,支付機構們要做的不過是在安全、成本與便捷之間找到那個最容易被用戶所接納的解決方案。
阿里與騰訊沒有停止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動作。歸根結底,脫離了線上購物平臺,線下支付市場的拓展需要一城一地的攻占廝殺,受理環境的營造與改善更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支付寶和財付通只有網絡支付牌照。根據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規定,它們不能做跨地區的線下收單業務。所以,移動互聯網支付成為打通線上線下支付業務唯一的突破口。在等待二維碼支付標準塵埃落定期間,他們仍舊圍繞移動互聯網支付四處展開收購,爭奪平臺和入口,終極目標是將億萬用戶和千萬商戶攬入懷中。
而在央行叫停二維碼支付這個短短的窗口期內,中移動總部終于公布了NFC手機補貼計劃。中移動計劃在2014年銷售1億臺4G手機,以50%的轉換率來看,年內中移動4G用戶將達5000萬。業內預測,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很快就會跟進。NFC手機用戶將在下半年進入一個爆發式的增長期。
一切最終決定于市場的選擇。有業內人士認為央行政策將是移動支付市場發展過程中的最大變數,但林采宜并不認同這樣的觀點。在她看來,混業經營已經成為趨勢,央行的監管思路也將從機構監管向功能監管轉變。央行不應也不會把扶持政策作為完善監管的手段。
“狹路相逢勇者勝”。NFC與二維碼支付即將展開一場對抗賽。
加盟銀聯平臺
作為近場支付工具,NFC手機錢包被視為現金的替代品,進而賦予其四個屬性:可脫機、不驗密、不計息和不掛失。NFC手機用戶通過手機自帶軟件將銀行卡內資金圈存至手機錢包之后,無需再輸入支付金額和賬戶密碼等信息,就可以在任何安裝了銀聯閃付終端的POS上進行非接支付,整個過程快速簡單。
不過,NFC手機錢包圈提過程比較麻煩,必須本人持身份證去柜臺銷戶后才能實現。這主要是因為央行對手機錢包的管理嚴格,一方面通過限額來防止洗錢行為,另一方面通過限制現金提取來防止非法套現。而在掛失處理上,中國銀聯參考香港八達通的做法。在終端上進行黑名單管理,刷卡之后系統會自動做黑名單比對掃描。
在遠程支付方面,NFC手機與二維碼支付差距并不明顯。“NFC手機支付本質上是IC卡支付,所以只需要輸入密碼就可以通過NFC手機將銀行卡信息傳送至銀行完成交易驗證,”中國銀聯移動支付部副總經理蔣海儉告訴本刊,“而互聯網公司常用的是‘用戶名+密碼’模式。”
在安全性上,NFC手機采用的則是“軟+硬”雙重加密技術。NFC-SIM卡與金融IC卡屬同等安全級別,本身存有秘鑰和數字證書。在進行遠程支付時,NFC手機還有一重軟加密技術,并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鎖定。
與互聯網支付巨頭相比,銀聯作為卡組織非常重視行業規范與標準,所以他不會甩開銀行。事實上,在支付的每一個關鍵環節,比如密碼、短信驗證等業務流程上,銀聯都會征求銀行乃至央行的意見。同時,銀聯也在爭取銀行的支持,包括開頭為“62”的銀聯卡的發行與推廣。
銀聯的基因令其在整合產業鏈條中運營商、銀行與自身的關系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但其真正的壓力來自于爭取整個支付產業鏈的兩個終端:持卡人和商戶的支持。
這就要從2011年央行頒發第三方支付機構牌照談起。互聯網時代,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展已經沖擊到中國銀聯作為卡組織的根基。新上任的總裁時文朝曾經在內部講話時用諾基亞[微博]的命運提醒所有的銀聯人,沒有不倒的巨頭。他重新調整中國銀聯在支付體系內的角色與定位,試圖把銀聯打造成一個開放平臺,強調回歸服務,以創新和包容爭取持卡人和商戶的支持,進而吸引收單機構重新歸入其麾下。
為此,中國銀聯在內部先展開一次組織架構的調整。在業務層面,通過打造“移動銀聯”、“線下銀聯”和“線上銀聯”來實現整個支付場景的全覆蓋,進而提高用戶粘性。
商戶端的業務拓展和技術支持依舊由收單機構及其子公司銀聯商務去完成,同時需要其它部門如技術部、業務部以及風險部等予以配合支持。
移動支付部則通過搜集數據來持續改進應用系統。“我們會分析用戶在創建訂單后為什么不進行支付?在每一個支付頁面上他們會花費多少時間?”蔣海儉告訴本刊,他們希望在客戶體驗上能夠超過支付寶。接下來,銀聯還將聯合銀行在重點區域進行商圈建設。除去營銷推廣活動外,還將通過手機客戶端實現商圈內容共享,包括優惠促銷、積分管理以及商戶宣傳等服務。
未來銀聯還會為用戶挖掘NFC手機支付以外的應用,包括基于身份認證和信息交換相結合的各類場景的多領域應用。比如,NFC可以作為藍牙配對的前提,用戶可以用NFC手機輕觸藍牙音箱、打印機等數碼設備,實現手機與其它辦公和娛樂設備的快速連接。
這一切將通過TSM平臺得以實現。中國移動與中國銀聯的共識在于以做大NFC手機支付市場為大前提,TSM平臺將致力于吸引第三方應用加入其中,不干涉應用本身的形態,不進行賬戶捆綁,實現金融、交通和生活等不同領域互通互用。同時,也在運營TSM平臺過程中探索出來一個合理的商業模式。
銀聯也沒有放棄爭取蘋果公司的支持。“把握權不在我們這里,但未必沒有可能。”蔣海儉坦言,“就像我們與中移動的合作,或是蘋果與中移動的合作,都是等到最后才發生。”
至此,時文朝提出的把中國銀聯變成“開放式平臺型綜合支付服務商”的設想在移動支付領域得以充分體現。在移動支付之外,銀聯爭取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動作也進行得如火如荼。據中國銀聯的一位高層透露,包括財付通、通聯與快錢等機構已經認可銀聯規則。隨著支付環境的變化,未來銀聯、銀行以及第三方機構有可能坐下來重塑產業準則。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