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董事長 田國立
2013年9月,雙匯國際以71億美元成功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成為中國企業在美國最大的并購案,中國銀行在收購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國銀行紐約分行提供美國法律商業環境意見,中銀香港提供國際銀團融資意見,中銀國際提供財務顧問服務。紐約分行作為當地唯一一家擁有A級評級的中資銀行,開立了40億美元融資承諾函,成為雙方達成交易的重要保障。與此同時,中國銀行與雙匯根據交易需求和市場情況,共同設計了組建銀團貸款的融資方案。2013年6月26日,中國銀行舉行了全球近30家銀行參加的銀團籌組推介會,最終獲得2.1倍的銀團超額認購。8月30日,中國銀行牽頭的8家銀行與雙匯簽署銀團貸款協議。在整個過程中,中國銀行克服時間要求緊、交易金額大、融資結構復雜、涉及多地監管等困難,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了從項目調研到融資協議簽署的全部環節,并擔任該項目的銀團貸款代理行、抵押代理行等多重角色,創造了中資銀行支持跨國并購的一個新的案例。
作為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銀行,中國銀行成功支持此次收購不足為奇。但是,成功簽約后雙匯國際董事長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面對當初銀行人員提交的金融安排,他覺得幾乎不太可能實現,這讓我意識到,即使是成功的企業也需要金融的“啟蒙”,幫助企業理解和用好金融工具本身也是銀行的一項重要責任。中國銀行類似的案例還有不少。
金融服務能力有多強,決定了企業能夠走多遠。中國金融業只有牢牢把握中國產業發展的走向,扎扎實實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才能讓中國企業在世界大舞臺上有更出色的表演。
當前,市場對商業銀行利潤增長空間存在擔憂。但筆者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日益融入全球化,在服務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金融業將獲得一個新的增長空間。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將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對外開放,中國市場、企業、貨幣的國際化會給世界經濟增長帶來新的活力,中外金融業將迎來三大機遇。
一是,上海自貿區建設塑造對外開放新格局。
當前,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備受關注。上海自貿區將會給中國經濟金融格局帶來深遠的變化,特別是金融領域的開放,因為資金流動往往很難局限于某個區域,“打開了一扇窗”的結果往往就是“打開了一扇門”。
2013年9月底,中國政府公布了上海自貿區建設的總體方案,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推動金融市場的開放,首次采用了負面清單和準入前國民待遇,并以此為原則,推進同美國、歐盟等投資協定談判。這預示著中國市場開放將進入新階段。
2013年12月初,中國人民銀行[微博]出臺了上海自貿區的三十條實施意見,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允許符合條件的區內企業開展境外證券投資和境外衍生品投資業務,也可從境外融入本外幣資金,區內符合條件的個人可開展證券投資等各類境外投資,企業集團可以通過本外幣資金池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等等。這些突破為企業和個人投融資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有利于促進中國金融市場的全面開放。
二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給金融業創造新需求。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基本上以吸引外資為主,主要是把資金、技術、管理“請進來”。事實證明,鄧小平同志所作出的改革開放決策是非常正確和英明的。中國用30年的高速增長回答了世界的困惑和擔憂。如果過去30年,主要特征是外資“請進來”,那未來30年,更突出的特點則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同時還伴生著中國金融業的“走出去”。
從對外投資角度來看,中國改革開放前10年的對外投資規模很小,經過近20年的努力,截至2012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到5319億美元,居全球第13位,但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僅相當于美國對外投資存量的10%,英國的29%,日本的50%。但這也表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具有很大的潛力。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對外投資將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李克強總理在出席201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時表示,未來5年中國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未來5年對外投資與過去20年的規模相當。這意味著,中國企業“走出去”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其中,基礎設施、能源等大型項目建設是對外投資的重點,海外并購方興未艾。在此過程中,將衍生出大量的金融需求,包括項目融資、并購貸款、咨詢服務等。對全球金融業而言,這是難得的機遇。
三是,人民幣國際化給金融市場創造新機會。
自2009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實施細則》出臺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取得了較大進展。
2013年1~11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為4.07萬億元,是2012年同期的1.56倍;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發生4045億元,是2012年同期的1.83倍;海外人民幣資金存量突破1萬億元。此外,國際清算銀行(BIS)的調查顯示,人民幣已成為全球外匯市場第九大交易貨幣。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最新數據表明,人民幣已取代歐元,成為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這些數據顯示,人民幣在貿易、投資、交易等領域應用日益廣泛,與人民幣相關的金融產品將更加豐富,全球的金融市場也將因此更加多元。
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提速,金融業加快海外布局,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滿足企業境外金融需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盡管成績顯著,但與企業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相比,中國金融業提供的跨境金融服務還不能夠完全滿足這些需求。
首先,金融業“走出去”相對落后于企業“走出去”。截至2012年底,中國1.6萬家境內投資者在國(境)外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近2.2萬家,分布在全球179個國家和地區。值得關注的是,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中國“走出去”不可忽視的力量。截至2012年底,民營企業投資額占比超過30%,數量占比約50%。201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達87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對外投資國。
與此同時,從覆蓋面來看,中資商業銀行僅在50個左右的國家和地區設有機構,遠遠低于中資企業覆蓋面;從流程來看,中資商業銀行服務效率有待提高,服務流程亟須優化;從服務水平來看,中資商業銀行主要提供融資服務,而現金管理、投資交易、財務顧問等高端金融服務較少。
其次,商業銀行“走出去”相對落后于政策性銀行“走出去”。在金融業支持企業“走出去”方面,政策性銀行成為提供融資的主力,并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服務模式,運作了一批重大國際合作項目。2009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連續成為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銀行,貸款項目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2年,中國進出口銀行支持了近2800億美元的進出口、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業務,同比增長25%。與政策性銀行相比,商業銀行作為上市公司,在日益嚴格的監管環境下,受到的約束較多,再加上近幾年海外金融市場波動較大而本土市場盈利良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跨境經營的進程。
第三,非銀行金融機構“走出去”相對落后于商業銀行“走出去”。由于中國金融體系長期以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發展時間較短,非銀行金融機構市場化程度較低,規模不大,人才儲備和國際經驗不足,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而企業“走出去”進行海外經營,除了需要融資結算等服務之外,還需要投行、保險、咨詢等服務。但是,除了港澳地區之外,真正到海外經營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還是鳳毛麟角。
因此,面對中國經濟金融對外開放創造的新機遇,金融業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全球服務能力,才能抓住機遇,更好地服務企業“走出去”。
作為長期以來在海外市場持續耕耘的商業銀行,中國銀行在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有2.2萬名海外員工。同時,中國銀行具有扎實的市場化經營基礎,在資產負債業務中,已實行市場化定價的比重在中國所有銀行中是最高的,全部負債中市場化定價部分約占42%,資產占35%,相對而言,能夠更從容地應對當前利率市場化的挑戰。因此,在踐行國家“走出去”戰略中,中國銀行理當有更大的作為。
中國銀行將致力于進一步提高全球服務能力,并與全球金融業一道,共同為全球經濟繁榮和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是作者在國際金融論壇2013(十周年)年會上的發言]
(責任編輯 賈瑛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