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平米的店面、兩三個“店員”、醒目的銀行標識,若你身處上海、北京這樣的核心城市,定不會奇怪身邊社區涌現這類銀行網點。盡管名稱不一,中小銀行社區銀行的跑馬圈地,仍可視為今年零售銀行最重要事件之一。
僅上海為例,光大、興業、中信均已有批量籌建社區銀行的宏偉藍圖,而各家行模式各異名稱繁多,甚至在同一小區線下肉搏。而這現狀將面臨改變,日前銀監會發布了《關于中小商業銀行設立社區支行、小微支行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對社區銀行籌建鼓勵與規范并舉,并對部分銀行存在“自助銀行+人”等現象直接進行否定。
無疑,社區銀行的戰國時代宣告終結,商業銀行將在統一規則下博弈。
@朱寧:在美國,從業務上社區銀行與正常銀行沒多少區別,可吸收存款,也可發放貸款,也受美國的存款保險體系、信用社保險體系保護。區別在不會跨州運營,專注于服務自己的社區。在國內,對于社區銀行可能處于一種相對復雜的心理,從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更好發展銀行體系上,都希望鼓勵社區銀行發展;從保證金融體系安全的角度,監管層又對社區銀行提出非常高或者苛刻的要求。這是一種相對比較兩難的平衡。
@熊熊babybear13:民生的社區金融本質上也是一種制度套利:無牌照,做的是持牌的事。其它中小銀行猶豫的原因就在于持牌標準,還有成本不低。
@倉央嘉措的圍脖:商業銀行設網點本來是根據成本收益自主決策的事,審批權該交給市場。社區銀行員工并不辦理現金業務,僅提供咨詢、產品推介服務,何錯之有?
@名校工坊_NaNa:從惠民角度講,“民生模式”沒啥不好,它方便了社區百姓的金融及社區服務,這是銀行將拓展業務與融入社會相結合的好途徑。從監管角度規范也可理解,銀行畢竟不同于商店、小吃店、游藝場,經營貨幣面臨更大風險,從安全角度應予規范。希望有序轉型,不要一刀切。
@信托圈兒:從監管核心精神說,社區銀行必須歸位了,有限牌照銀行才是社區銀行今后的方向。任何不對消費者負責的發展都是不可持續的。
@涵未影:277號文不是叫停而是規范社區銀行,把各種風險降到最低。
(本報記者 喬加偉 整理 微博觀點并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