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凱
曾經有一本講美國銀行業丑聞的書,叫做《搶銀行的最好方法是開一家銀行》。
不過,真正能開銀行的都是有錢人。你看人家馬化騰,剛剛透露了,騰訊在深圳前海已成立多家公司,主要業務方向是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總注冊資金約為16億元人民幣,未來騰訊在前海的投資不會少于100億。
還有阿里巴巴[微博]的馬云[微博],再加上百度[微博]的李彥宏,這中國互聯網的三巨頭,看好的都是互聯網金融。其實,不管互聯網不互聯網,他們看好的都是銀行業務,只不過在互聯網時代,他們找到了進入銀行業的好辦法。
這么說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表面上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在競爭,但是這種競爭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上的。最后的結果,很可能傳統銀行業和互聯網金融業的整合,一起賺錢。大家分的還是那一塊蛋糕,而且可能由于在傳統銀行思維中混合了互聯網的思維,這個蛋糕會做得更大。
所以,聰明錢還是在買銀行,不管是開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還是真金白銀地買一家銀行的股票。最近在大買銀行股的是安邦。
12月9日,招商銀行的股票出現一筆高達136.78億元的大宗交易,創下A股大宗交易新紀錄,12.07元的成交價比當天的收盤價溢價了10.73%;12月10日,招商銀行公告稱,這筆交易的買方為安邦財險,其在增持11.33億股后累計持有12.6億股招行股票,躋身招行第三大流通股東。
安邦財險不僅對招商銀行大舉下手,而且還拿著大量的民生銀行股票。據統計安邦財險持有的招商銀行、民生銀行、金地集團3家股票大約有260多億的市值。為什么安邦財險如此大手筆行事吃進銀行股,它有它的說法,你也有你的分析,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銀行真是掙錢的主。
長期在投資銀行工作過、自己也做過小貸公司的張化橋[微博],最近在他的財新博客中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中國的巴菲特,其實就是中國的政府。
“巴菲特非常強調公司在中長期對產品的定價權,也就是必須有護城河,而且最好牢牢掌握控股權。在中國,誰是真正的巴菲特?你看看誰控制中國最好的資產:電訊、石油、鐵路、港口、銀行、保險、供電、醫院和機場,還有煙草業,甚至白酒,是中國政府。”
張化橋的感嘆是,雖然國資委的企業也有賠錢的,但是大部分都還是利潤率高、護城河深、有長期定價權的行業。巴菲特建議我們“投資傻瓜也能經營得不錯的企業”,張化橋覺著中國政府的策略也是一樣,抓大放小。堅決退出競爭性行業。
所以,張化橋的言下之意應該是炒股就要學政府。
張化橋的眼光還是比較準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2012年11月看到張化橋的這樣一段對話:有人問,中國銀行業的前景如何?張化橋答,“銀行業受寵,犧牲其它行業。我們這些自私自利的投資人,該怎么辦?除了批評政府以外,只好買銀行的股票。”
當有人問,銀行業股票的投資前景如何?張化橋的回答是:好極了。但是,作為中國人,我真的不希望現實是這樣的。張化橋透露,當他發現自己的小貸公司,還有其它的租賃公司和典當公司都實在無法跟銀行較量時,他就服服帖帖地買了招商銀行和民生銀行的股票,買進的時間在2012年的2月。
2012年的11月,我在《地平線》專欄中問了一句,“你們會像張化橋一樣嗎?”“如果你斗不過他們,那就加入他們。”2012年2月,民生銀行A股的收盤價不到6元錢,2012年11月,民生銀行A股的收盤價還是不到6元錢,可是到了2012年12月,民生銀行股價一個月漲了26%,2013年的1月,民生銀行的股價又漲了32%,2013年2月,民生銀行的股價最高到了11.60元。
張化橋在他今年的新書《影子銀行內幕》里談及他的投資想法時,還是偏好銀行業,“銀行是最好的長期投資”。張化橋的幾個理由值得我們再關注一下,尤其是他如何分析那些反對投資銀行者的意見的。
一種反對的聲音是銀行不透明。張化橋的意見是,理解大家對不良貸款的擔心,但是反過來說,你能找出來一個很透明的行業嗎?“我們對任何公司都不應該盲目相信,不論是食品公司,還是百貨商場,還是燃氣公司,它們一樣不透明,也許比銀行還不透明。”
另一種反對的聲音是,一旦經濟陷入下滑,銀行也會掉進壞賬的泥潭。可是,張化橋的意見是,真要是經濟不行了,其他行業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當掉進泥潭時,如果你投資的是非金融行業,政府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理你,除非你買的是通用汽車,否則你連被挽救的機會都沒有。
張化橋這樣的分析你認同嗎?“銀行是最好的長期投資?”不管你怎么想,安邦很可能就是這樣想的。(作者為本報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