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騰 張聞沁 李宏鶴 李冰 編輯/王莉
相比貨物貿易,目前“非貿”業務還是市場中相對的“藍海”。
與國際間的貨物貿易不同,國際服務貿易(市場俗稱為“非
貿”或“無形貿易”)是指國際間服務的輸入和輸出的一種貿易方式。其主要是指為國際貨物貿易配套服務的海、陸、空運輸及保險、銀行結算,也包括跨境的旅游、勞務承包、留學、辦展、物流、設備維修、技術引進或輸出、租賃、咨詢、信息通訊等。
有關資料顯示,全球國際服務貿易近年來呈現較快的增長勢頭,2010年至2012年的三年間,同比平均增速達到13%左右。這與飽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的全球貨物貿易的負增長狀況形成鮮明的對照。根據國家外匯管理總局發布的國際收支有關資料數據,我國的國際服務貿易亦呈現逐年增長的喜人態勢:2010至2012年三年間,全國各商業銀行辦理的含政府服務在內的全口徑國際服務貿易收付匯總量分別為3787億、5334億和7268億美元。但從我國國際服務貿易在全口徑統計數據(貨物+服務+資本, 三項合計50476億美元)的占比來看,2012年僅為10.9%左右,尚不及全球平均水平22%的一半,相對較低。
市場發展應提速
目前,就國內的整個國際結算市場而言,工、農、中、建、交五家銀行占據了全國國際結算市場份額的85%以上。
圖1 全國前九大中外資銀行2013年1~7月國際結算收付匯量柱狀圖(全口徑:貨物+服務+資本)
資料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圖2 2010年至2013年7月全口徑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量增長柱狀圖
資料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市場發展的現實狀況提示銀行從業者,應加快提高國際服務貿易結算的比重。
首先,提升國際服務貿易的進出口規模符合國家的外貿導向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商務部、發改委、央行、海關總署、銀監會、外匯總局等國家十部委辦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指導意見》(商貿發2012-48號)是目前推動服務貿易發展最重要的支持性文件。
其次,國際服務貿易結算可擴大銀行的國際結算規模和中間收入,為各種類型的外貿企業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品種,更可帶來諸多的派生業務和派生收益。而實際上,“非貿易”形式的對外交流與交往隨著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也在逐年遞增,已經為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帶來了另一層面的巨大商機和創利機會。即使是貨物貿易,也需要銀行為其貨物貿易配套的運輸費用收繳、保險費用繳納、定金支付、關稅征繳、增值理財、境內上下游關聯企業的境內債權/債務清算等諸多派生業務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因此,銀行不應僅僅滿足于為外貿企業提供簡單的涉外服務貿易結算,更應注重派生業務帶來的無形收益以及對負債業務的促進作用,即對公存款沉淀和中間收入,也包括銀行針對企業的具體需求而研發的專項貿易融資創新產品所賺取的利差。
第三,商業銀行的戰略決策呼喚金融機構向現代服務業提供優質的融資配套。現代服務業的概念包羅萬象,包括現代物流、信息軟件、教育、醫療衛生、旅游、文化創意、貨代、對外承包及會展等。銀行的國際服務貿易結算是金融服務于整個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正是各商業銀行國際業務條線在嚴格貫徹落實其戰略決策中,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力促其大踏步發展的一個主要目標。如果能深度挖掘國際服務貿易結算市場的潛力,必將有力地促進銀行國際業務的良性發展,并大大增強其國際業務在整個對公業務的貢獻度,包括負債業務、派生業務以及中間收入的有效提升。
發展的動力
國際服務貿易結算不同于國內服務貿易之處,在于其為涉外交易且結算貨幣計價大都為外幣,必須遵守國家涉及外匯管理的諸多政策法規,并會受到貿易相關國法律、法規的制約,操作的復雜性和國別風險相對較高。按照商務部公布的數據,在不計政府服務結算的情況下,我國2012年的國際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4700億美元,相當于近3萬億元人民幣。如何抓住機遇,找尋有效的途徑加強銀行在該領域對企業的支持,以增加市場份額,應成為各銀行努力追求的目標。
實行“名單制”營銷策略。銀行應了解所在地的大中型外貿進出口客戶的經營情況。為此,各轄內分行的決策、管理、經營三個層面都要對地區潛在客戶羅列清單,實行“名單制”管理,逐一排查、分析客戶的需求,做到心里有底。特別是要了解客戶為何愿意在其他銀行敘做業務,從中及時發現自身的問題,并改進營銷策略。一般來說,從事貨物貿易的進出口企業必然會有諸如支付海運/空運/陸運費用的需求,包括在保險、商檢、出國談判、海關報關、預付款/定金、納稅、辦展、代簽證等方面也需要銀行提供無形貿易結算服務。這就要求銀行的經營機構能清楚地了解目標客戶的這些需求,同時對自己能給客戶提供什么樣的服務也要有清楚的認識。比如某股份制銀行作為集團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有一兄弟子公司一年有200多萬噸的貨物出口到非洲和南美洲,還從澳大利亞進口大量的鐵礦石供寶鋼使用,全部是利用中外運公司的運輸服務。針對該運輸的非貿易金融服務理應委托給系統內的該銀行承辦。
用最合適的產品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談到國際業務,目前大多數商業銀行偏重于國際貿易結算和融資,而對非貿易結算往往未給予充分的重視和投入。實際上,服務貿易客戶對銀行的需求大都集中在要求銀行提供快捷、周全和有競爭力的收費上,而對授信需求則遠不及貨物貿易強烈。這也是各家商業銀行普遍存在針對服務貿易的授信融資產品較少的原因。對此,各商業銀行應以客戶需求為標桿,引導下屬經營機構在使用現有的貿易融資產品的同時,著手開發對口的融資產品應用于服務貿易;還可以與國家政策性銀行、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擔保公司、保理公司等合作,開發出合適的融資性和非融資性金融產品,以滿足客戶的需求。比如可以嘗試推出“運費融資授信”、“海外旅游金融”、“展會金融”等打包融資品種。
2012年下半年,商務部和中國進出口銀行聯合下發的《關于十二五期間金融支持服務貿易發展的意見》(商服貿發2012-86號)中,就支持涉外服務貿易的30個重點行業、4種類型、4個手段、4個保障提出了具體實施步驟。尤其在支持手段上,商務部和進出口銀行將在開發信貸產品、開拓中間業務、創新擔保方式、完善配套服務方面發揮政府職能部門與金融機構合作的聯動優勢。對此,作為政策性銀行信貸業務合作伙伴的商業銀行,應在文件中所提到的國際物流運輸服務貿易貸款、境外投資貸款、高新技術產品(軟件、動漫)出口賣方信貸、進口信貸、對外承包工程貸款等領域積極參予。因此,利用進出口銀行現有的支持性產品并與之合作,當為一條可行之路。
外匯局發布的國際收支數據顯示,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屬于大額國際服務貿易范疇的運輸服務、涉外旅游、涉外通信服務、建筑安裝及勞務承包、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會展的年進出口額位列前茅。通過分析這些發生額巨大的服務貿易,商業銀行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的貿易融資對應產品向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提供信貸服務。比如,目前商業銀行所提供的諸如“出口應收賬款池融資”、“福費廷”、“非信用證打包貸款”、“涉外保函”、“涉外匯款融資”、“國際保理”等傳統融資品種,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據實際情況應用于國際服務貿易的授信。
作者單位:中信銀行
對話
C=《中國外匯》 Z=中信銀行國際業務部(貿易融資)副總經理朱騰
C:服務貿易改革給商業銀行帶來了哪些商機?
Z:長期以來,各商業銀行在從事傳統的國際貿易結算和融資中,一直關注的是貨物貿易,而對國際服務貿易方面的授信政策,則多數銀行目前尚未制定或制定甚少。不過,隨著國家近年來強力鼓勵服務貿易的發展及配套措施的推出,各銀行對服務貿易的重視度也開始逐步提高。今年7月,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了《關于印發服務貿易外匯管理法規的通知》(匯發[2013]30號),明確了服務貿易外匯管理指引和實施細則,同時廢止了49個不切合實際的法規文件,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新的商機。首先,針對服務貿易的外匯收入可以有條件地存放境外,也可以自行保留或辦理結匯,支出可以使用自有外匯支付或以人民幣購匯支付,銀行可以利用其強大的專業團隊和智囊團,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市場信息,協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引導企業在最合適的時點辦理相應的業務;其次,企業可以將留存在境外的外匯質押給國內銀行在境外的分行或代理行以獲得在境內的銀行授信額度,尤其當企業在境內缺少固定資產等抵/質押物時,會給銀行帶來業務機會。
C:中小服務貿易企業與大型企業在金融服務上有哪些異同?
Z:盡管近年來金融機構支持服務貿易發展的力度逐步加大,但在對小微企業的支持方面,普遍沒有建立針對服務貿易特點的融資機制。因此,相對于服務貿易發展的要求及其多元化融資需求來說,金融服務尚有較大差距。如一家為蘋果網點制作APP應用程序的企業經理就深有體會地說:“我們沒有大的廠房,有的只是創意這樣的無形資產,然而在銀行看來,根本行不通。中小企業貸款難,服務貿易領域的中小企業想貸款更是難上加難。”
中小服務貿易企業與大型企業相比,在融資方面有先天的劣勢:融資額度低、期限短、綜合成本高、資金用途受限較多。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為中小服務貿易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存在融資、風險防控、監管等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導致互信動機缺失。這就需要金融機構在開展金融服務時有所創新。
當然,服務貿易有其產業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無論在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會表現出同樣的情景。比如百度[微博]、QQ在做互聯網音樂服務業務時,會從境外購得電子音像類版權或著作權,需要獲得金融機構的服務支持;同樣,一些中小型音樂網站也做互聯網音樂,同樣也需要金融服務。那么在針對互聯網音樂提供金融服務時,版權或著作權的抵/質押和融資,就應成為金融機構關注的共同點。這類特殊性是金融機構在為服務貿易企業設計產品、提供服務時必須要注意的。
C:目前新興服務貿易的金融需求有哪些?
Z:傳統的國際服務貿易所涉及的行業主要包括國際貿易運輸、國際旅游、國際咨詢服務、國際租賃等等。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交通運輸的日益便利,不同國家間的人員往來和交流愈發頻繁,服務貿易的內容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諸如投資國外股票市場以獲取更高收益,以“網絡商場”為代表的境外購物境內銷售,或通過互聯網進行代理境外供貨商境內銷售的“郵購網店”等新興的服務貿易開始出現。銀行業金融機構面對這些新的業務機會,應審時度勢,及時推出適銷對路的創新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并提高中間收入。比如,在外匯政策許可的前提下,銀行可利用其海外分支機構在境內推出代理客戶投資境外股票基金市場的創新品種;也可針對互聯網物流的特征,研發并提供簡捷、方便、安全的跨境結算清算服務渠道等。特色服務必將為銀行帶來豐厚的手續費和結售匯匯差等中間收入。
C:運輸服務、旅游服務、建筑安裝及工程承包是服務貿易的傳統行業,金融提供的支持有哪些重點?
Z:對于運輸服務,主要涉及以海運為主的跨國貨物運輸。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根據船公司的資信情況,以其應收海運費賬款作為質押,一次性提供一定期限(比如一年)的授信額度,并允許在額度內船公司可以隨時支取使用,使船公司可以通過靈活運用未來應收賬款提高資金周轉率。中信銀行已推出了《海運費融資管理暫行辦法》,受到海洋運輸企業的歡迎。
對于跨境旅游,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在授信政策范圍內,以旅游公司預期的境內/外旅游服務收入作為質押,為其核定一定周期(比如一年)的授信額度,以此為他們提供遠期應收款即期隨時可使用的便利。
建筑安裝和工程承包是我國“走出去”企業的傳統業務品種。我國的商業銀行可以酌情為他們在競爭國外招標項目中開立投標保函。中標后,銀行還可以為后續勞務輸出的簽證辦理、工程結算咨詢、薪金匯款、法律咨詢、工程結算清算等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C:銀行如何創新服務貿易融資品種,拓寬服務貿易企業融資渠道?
Z:我認為,創新開展融資業務,拓寬服務貿易企業融資渠道應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1.創新發展機制。建立獨立的客戶劃分和評級體系、獨立的服務貿易信貸評審系統,制定獨立的審批流程、獨立的信貸計劃和專項考核激勵制度。在客戶服務、機制建設、營銷創新、產品研發、市場品牌等方面要形成特色。
2.創新業務模式。與政府機構、商會、協會、企業開展合作,實施市場開發,批量服務客戶。在產品運用上,鑒于協會、商會成員之間相互熟悉和信任,可采取由協會對優質客戶進行推薦,或多家客戶相互聯保的形式,給予客戶流動資金貸款支持,以有效解決客戶抵押物不足的融資難題。
3. 創新合作平臺。充分發揮政府在推動區域經濟、扶持服務貿易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并聯合保險、創投等中介機構,共同搭建服務貿易產業金融服務平臺。
4.創新內部管理機制。在信貸政策持續偏緊的情況下,堅持對服務貿易產業在授信上優先考慮,優先準入,優先提交信審會審批,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盡力滿足服務貿易企業在經營發展中對資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