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季風 編輯/劉麗娟
如果中日關系不進一步惡化,隨著世界經濟、日本經濟形勢的好轉和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2013年中日雙邊貿易有望出現較大反彈。
2012年,由于受世界經濟下滑和釣魚島爭端的影響,中日雙邊貿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盡管如此,中日雙方仍然互為重要貿易伙伴。長期以來,由于中日經濟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和雙贏性,雖然也出現過一些摩擦,但雙邊貿易基本處于健康發展狀態,成為中日經貿合作的主要支柱之一。如果中日關系不進一步惡化,隨著世界經濟、日本經濟形勢的好轉和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2013年中日雙邊貿易有望出現較大反彈。
既成僵局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來,盡管雙邊政治關系常常電閃雷鳴,但經濟關系則基本風調雨順,即使在政治關系最緊張的情況下也依然保持“政冷經熱”的狀態,特別是貿易關系尤其穩定。2007年中國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逆境中,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2011年中國繼續保持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的地位,而日本居歐盟、美國、東盟之后,成為中國第四大貿易伙伴,但按國別排序依然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
2012年,形勢卻發生了變化。由于受國際經濟總體下滑的影響,1~8月,中日貿易下降1.4%,其中日本對華出口下降6%,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國經濟減速,對日本的機械設備、鋼鐵等生產資料需求下降所致。在釣魚島事件發生之前,中日貿易就已陷入負增長,出現困難局面。
2012年9月發生的釣魚島事件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徹底破壞了中日雙方有關的共識和諒解,使中日關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來最為嚴峻的局面,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互利互惠的中日經貿合作受到嚴重損害,特別是對已陷入負增長的雙邊貿易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據中國海關統計,2012年中日貿易總額3294.5億美元,同比減少3.9%,其中對日出口1516.4億美元,增長2.3%,自日進口1778.1億美元,減少8.6%。中方逆差261.7億美元。日本居歐盟、美國、東盟、中國香港之后,退居中國第五大貿易伙伴。
另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統計,全年日中貿易總額3336.6億美元,同比減少3.3%,其中自華進口1889.5億美元,增長3.0%,對華出口1447.1億美元,減少10.4%。特別是釣魚島之爭引發中日關系緊張,9~12月單月日本對華出口同比分別下滑15.8%、13.4%、17.2%和20.7%,降幅連續四個月超過10%,呈逐步擴大態勢。盡管如此,中國仍是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和出口市場。
2012年中日貿易陷入負增長與過去具有不同的特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日貿易只是在1990年、1998年和2009年出現過負增長,三次負增長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為外部經濟環境惡化,而因外部經濟環境惡化與中日關系惡化疊加影響所導致的負增長,此次尚屬首次。
前途謹慎樂觀
未來中日貿易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釣魚島爭端的走向。但毫無疑問,釣魚島問題不是中日關系的全部。經過中日兩國幾代人的努力,歷盡艱辛構筑起來的中日經濟關系的基礎是牢固的,中日之間的互補互利的經貿合作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廣闊的市場仍是中國對日本企業最有吸引力的優勢,日本的大企業并沒有對中國市場喪失信心,輕易不會離開中國市場。
安倍內閣成立后,其對華政策自然備受關注。由于現在仍處于備戰7月參院選舉時期,很難就其對華政策做出準確的預判。但筆者持謹慎樂觀看法,即逐步修復日中關系,使雙邊經貿合作重新回到正常軌道的可能性較大。
目前日本經濟出現的新一輪衰退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需不足,出口急劇減少拖累經濟下滑。日本要突破經濟危機最大的突破口在于擴大出口,而出口的擴大有賴于世界經濟的復蘇。在未來幾年內世界經濟平穩低速增長局勢難以改變的形勢下,擴大對最大出口市場中國的出口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中國經濟正處于高速增長時期,是世界經濟的引擎,而且近十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也成為日本經濟復蘇的主要拉動因素,也是未來日本經濟復蘇的主要拉動因素。出于對日本國家利益的考量,安倍重回“戰略互惠關系”軌道的可能性更大。當然,上述判斷也存在一些變數,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美國的態度。不過從安倍訪美的結果來看,美國似乎并不希望日本把事情鬧大,更不想卷入一場可能將自己拖進泥潭的戰爭;另外,美國最近的亞洲戰略也出現了調整的跡象,這也可能會加快安倍修復日中關系的步伐。
當前形勢下,中日雙方應該充分認識到兩國經貿合作對各自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以及合作停滯給彼此帶來的傷害,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把握中日經貿關系,盡快排除各種干擾和阻礙,推動兩國關系重回正常發展軌道,為經貿合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如果日方能夠深刻認識到當前事態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就應當面對現實,拿出誠意和實際行動,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妥善處理當前問題。釣魚島爭端事關領土主權問題,絕非短時間內所能解決,默認現狀,淡化爭端或許是比較現實的選項。
如果釣魚島爭端不繼續升級,中日關系便有希望維持一段低水平的平穩狀態。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無限度量化寬松政策刺激下,日本經濟短期內會出現較高增長,而且在日元貶值的驅動下,日本的出口也將有所擴大。中國經濟仍然會繼續保持8%左右的高速增長,進出口規模也將相應擴大。在這種較好的外部經濟環境下,2013年中日雙邊貿易出現較大反彈的可能性極高。實際上,據中國海關統計,2013年1月份,中日雙邊貿易出現了10.3%的正增長,其中自日進口增長高達15.4%。這說明雙邊貿易已經出現反彈的跡象。
另外,在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啟動的同時,覆蓋東盟十國與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等16個國家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也正式啟動。東亞各種自貿區安排的積極互動,彼此促進,自然也會發揮推動中日雙邊貿易健康發展的作用。
除了擴大貿易和投資等傳統經濟合作外,中日兩國在環境領域的合作也大有可為,可以成為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重要內涵。今年以來,霧霾頻繁襲擊我國,其特點是程度嚴重、持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由于中日兩國地理位置相近,中日兩國在環境領域有共同利益。據相關研究,產生霧霾的主要原因是汽車廢氣排放和重化學工業的污染。日本在混合動力車等環保汽車研發和推廣方面以及對重化工業進行節能環保技術改造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中日雙方在這一領域的合作空間非常廣闊。對中日兩國企業而言,發揮各自優勢,實現綠色技術與市場資源有機結合,是拓展該領域合作的根本方向。而環境領域的合作也一定會促進中日貿易走上新的臺階。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經濟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