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浙商銀行

肖建華插手平安收購案 資金挪自國內城商行

2012年12月22日 17:18  財新網 

  財新調查獲知,匯豐轉讓平安保險的大交易,第一筆152億港元資金中,有三分之一左右來自泰國國內,其余部分來自由肖建華領銜的中國內地投資者

  【財新網】(記者 凌華薇 楊璐 特派香港記者 王端)12月初,交易金額超過700億港元的匯豐出讓平安股權案,在意向發出后迅速完成,令市場頗為震動。據最新出版的財新《新世紀》封面報道“誰買平安”一文調查,在名義買家泰國正大集團的背后,“明天系”掌舵人肖建華為重要推手,而收購資金則主要來源于其掌握的三家地方城市商業銀行。

  12月5日,匯豐控股有限公司(00005.HK,下稱匯豐)簽訂協議,出售所持全部15.57%中國平安[微博](601318.SH/2318.HK,下稱平安)的H股股權。交易規模高達93.85億美元,折合727.36億港元。交易分兩步。12月7日,交易第一步完成,約3.5%股權易手,152億港元現金交割已然完成。

  匯豐于2002年進入平安,在退出前為平安第一大單一股東。今年11月中,匯豐剛向媒體透露出其退出意向,不料時過半月交易即告完成。平安自成立以來,其股權結構屢經變化,但創始人及管理層對平安的實際控制權從未旁落。今年5月,平安的職工持股機構套現,兼之此次匯豐退出,均意味著平安股權結構的重大調整,因而誰來接盤對于公司控制權的變化至關重要。

  據平安此次公告稱,接盤匯豐股份的是四家公司:同盈貿易、隆福集團、商發控股以及易盛發展。這四家公司均成立不久,尚未從事任何經營活動,注冊地是在英屬維京群島,均是泰國正大集團的附屬子公司。

  泰國正大集團的掌門人謝國民為福布斯雜志新近評出的泰國首富。該公司2011年凈資產達90億美元,但要一次性吃下這筆作價93.85億美元的平安股權,顯然并非易事。資金哪里來?

  財新調查獲知,此次交易第一筆152億港元資金中,有三分之一左右來自泰國國內,其余部分來自由肖建華領銜的中國內地投資者。而肖氏的資金,主要來自其操控的國內城市商業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據正大公告稱,第二筆交易因所涉股份超過5%(約12%),還需等待保監會的合規性審批,期限是2013年2月1日晚11點59分。

  肖建華,1971年出生,山東肥城人,15歲考入北大法律系,曾任北大學生會主席。1993年在北京創立公司,1999年成立明天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明天控股”先后以購買法人股或發起設立方式參股了多家上市公司,以“明天系”在資本市場風聲水起。“德隆系”崩盤后“明天系”一度低調,但在2006年后再度活躍,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及銀行、證券、信托等金融機構。

  肖建華從不接受任何媒體采訪,很少公開曝光,但近年活躍在多起跨國金融機構收購案中,有時為中介,有時為投資。

  業內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此次涉及股權收購出資的三家城市商業銀行都在肖建華勢力范圍內。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收購資金在20天后又回到了這三家銀行帳上。

  按照交易完成的進展,在股權完成轉移后,即可以股權抵押向商業銀行貸款,抵押率一般為50%左右。目前上海交易所和港交所均未顯示有超過5%的股權在質押中。誰提供了下一步的資金騰挪?有人懷疑資金來源于平安集團的管理層。截至發稿,未取得證據支持這一懷疑。

  “未來肖建華和馬明哲之間還會有很多故事。”一位市場人士這樣說。■

  (注:文章有刪節 全文詳見12月24日出版的財新《新世紀》,或請下載IPAD版:https://itunes.apple.com/cn/app/id391959946?mt=8)

  相關報道:各方齊辟謠否認肖建華參與平安股權收購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 新聞新華社披露習近平工作生活與家庭 舊照
  • 體育CBA-北京29分慘敗 麥蒂41分青島12連敗
  • 娛樂趙本山小品被曝已敲定 小人物帶徒弟
  • 財經調查稱一線職工收入今年前三季度增15%
  • 科技蘇寧進軍商業地產:傳已啟動H股上市
  • 博客中國人應尊重卑微的雞 老子怎成吊死鬼?
  • 讀書作為教主的東方孔子與西方耶穌誰更高明
  • 教育期末占座變“讓座” 四六級真題答案
  • 育兒十年前男幼師半數改行:待遇低擇偶難
  • 羅天昊:學習土耳其文化變革
  • 宋文洲:國企興旺 民生無望
  • 端宏斌:末日論的信徒真的會認錯嗎
  • 洪平凡:全球宏觀經濟政策展望
  • 葉楚華:房價飆漲時代已終結
  • 姚樹潔:中國要重走農村包圍城市之路
  • 鄭風田:一號文件為何聚焦農業經營體制
  • 美國客:在美國入錯行一輩子少掙160萬
  • 曹鳳岐:十八大報告如何看金融改革
  • 陶冬:美國懸崖迫近 日本債務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