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不能貸,不貸將受責
監管矛盾致村鎮銀行進退維谷
業內人士稱,政策“一刀切”或造成縣域經濟“空心化”
引導信貸資源更多向“三農”和民生領域傾斜,是央行今年信貸政策總思路的重點內容。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四川調研了解到,面對農村信貸市場旺盛需求,不少當地村鎮銀行、農信社等縣域金融機構卻受制“合意信貸規模”約束,處于有錢不能貸、不貸將受責的兩難境地。
業內專家認為,近幾年城市地區資金流動性過剩,出現大量投機、炒作現象,而縣域地區卻面臨資金和資源“雙流失”。全國來看,整個縣域金融信貸資源在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中依然明顯不匹配,難以滿足實際需求,這一問題在中西部地區尤為突出。監管矛盾、政策“一刀切”或將進一步導致縣域經濟陷入空心化僵局。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國已組建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三類新型農村金融機構858家,其中村鎮銀行799家,分布在中西部地區有481家,占比60%。從布局來看,村鎮銀行數量最多的省份是遼寧和浙江,其次為四川、河南,再次為內蒙、江蘇、山東、安徽、廣西和廣東,這十個省份村鎮銀行占全國數量的60%以上。
然而,受限于近兩年信貸規模調控,中西部地區村鎮銀行發展進退維谷:如果滿足央行信貸規模指標,就不能滿足銀監會50%存貸比下限的監管要求和享受財政部補貼的條件。
“發展村鎮銀行的初衷就是為了形成‘鯰魚效應’,激活間接融資為主的縣域金融。現在這些機構反而有錢不能貸,要么繞道創新,要么放棄客戶,要么轉移出讓貸款,要么放棄存款(下轉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