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 歆
曾經在大宗交易意向市場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銀行股買家近日再度活躍。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統顯示,昨日有買家申報了對工商銀行和浦發銀行的買入意向,但是并未表明買入數量。而多家潛在買家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以接受收盤價的97折甚至再略高的價格作為成交價格,且買入數量“不限購”。
銀行股,曾經是大宗交易市場絕對的寵兒。本報記者了解到,一度有買家愿意“不打折”接收市值達數億元的銀行股。然而,隨著6月份以來銀行股估值的一路走低,銀行股的地位也逐步下降,8月份一度出現了買家基本銷聲匿跡的局面。
8月底至本月初,銀行股頻現大宗交易高折價。上交所公開信息顯示,8月31日,有股東通過大宗交易平臺甩賣100萬股招商銀行股份,賣價9.12元,比當日收盤價低10%;9月3日、4日、5日,民生銀行 、浦發銀行 、興業銀行先后以當日收盤價10%或接近10%的折讓價在大宗交易平臺分別被轉讓500萬股、200萬股和200萬股。除了罕見的折讓幅度之外,另一個讓外界浮想聯翩的是出售三家上市銀行股票的賣方席位均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番禺廣華南路證券營業部”。買方也頗具想象空間,其中民生、浦發買方席位均為“中信證券上海安亭證券營業部”,興業銀行的接手方則變更為中信證券在上海的另一家營業部,中信證券石化營業部。而多位大宗交易的資深買家都表示對上述交易“看不懂”。從他們的經驗看,銀行股權流動性好,幾百萬股甚至都不需要走大宗交易,更別說折價近10%了,幾百萬股通常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出手,一般不會對股價產生大的影響。
不過,銀行股的陰霾或許正正在逐步散去。昨日,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統顯示,有買家申報買入工商銀行和浦發銀行,雖然沒有申報明確的買入數量和價格,但是接收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多位買家都表示可以接受“收盤價97折的成交價格”;在買入數量方面,買家則多強調,“沒有特定限制,反正幾個億的資金不成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