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試工具幫助新興經濟體金融機構撬動中小微企業市場
文/本刊記者 韓 松
讀書時我經常不聽話。
對
錯
我擔心別人會看出我的弱點。
對
錯
你認為從人性的角度看,平均而言,人是否能在工作上絕對誠實?
肯定能
或許能
不確定
或許不能
肯定不能
有多少經理人會損公自肥?
100%
80%
60%
40%
20%
0
三類試題,分別測試“態度與興趣”(Attitudes and Interests)“數字廣度”(Digit Span)和“道德與人格”(Ethics and Characters),記者試著在線做了套演示版樣題,感覺大體上同常見心理和智力測試沒有顯著區別。至于后臺的“黑匣子”如何將答案加以校準和詮釋,記者不得而知。
不,這不是人力資源部同仁們的新玩具,而是一項新的旨在幫助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識別富于高增長潛力的創業者的心理測試工具。
信息不對稱、缺少抵押品、業務規模小、交易成本高,是制約商業銀行發展中小微企業業務的主要挑戰,在發達經濟體也同樣存在,而在新興經濟體尤為突出。對于銀行,特別是全國性或地區性大中型銀行而言,對待中小微企業業務不可能像公司業務一樣,配備有經驗的專門人員審查企業的商務計劃、財務報表等——即便在發達國家,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中根本沒有完備的商務計劃書或可證實的財務報表的,也不在少數,而且中小微企業往往需要每筆貸款金額小、筆數多、資金需求急且頻繁,也決定了在防范信貸風險和操作風險方面,銀行不可能像對待公司貸款一樣,經過嚴密、冗長、多層級的整套內控和審批程序。否則,一方面,銀行完全可能因為高運營成本而無利可圖,從而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來開展此項業務;而另一方面,急著等米下鍋的小微企業恐怕只能慨嘆“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或者求助于非正規金融渠道。但如果完全依賴基層信貸人員或客戶經理行使自由裁量權,則業務規模難以做大,且受制于相關員工跳槽所帶來的業務流失,及串謀欺詐等操作風險。因此,發展中小微企業業務,銀行必須找到一條有效的路徑,將這類業務像大眾零售業務一樣,加以充分的“自動化”、“工業化”(industrialization)和“大規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
實際上,在美國,銀行中小微企業業務也是在1990年代以后才有了長足進展。由于金融脫媒、直接融資市場較為發達,且銀行業自身競爭較為激烈,銀行不得不給予中小企業業務更多關注,以尋求新的有機增長與業務多元化機遇,而美國較為完備的征信體系,也使得銀行可以改變傳統的關注商業計劃書和財務報表的方式,轉而利用創業者個人信用記錄和評分,低成本、自動化地評估創業者的能力和誠信水平。富國(Wells Fargo)銀行領導了這一趨勢,成為美國最大的小企業貸款機構。
但在征信體系尚在建立或完善中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又當如何?
“你知道嗎?現在有一種新的工具,即便沒有完善的征信體系,甚至貸款人本人此前從未開立過銀行賬戶,金融機構一樣可以通過量化評分方式評估中小微企業信用風險!”Andrew McCartney的這番話引起了記者的興趣。
這是在2012年3月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簡稱IFC)中國項目中心舉辦的小企業銀行業務培訓班上。從來自IFC總部的兩位中小企業銀行業務線全球專家Neil Ramsden和Andrew McCartney處,記者第一次聽說了創業金融實驗室(Entrepreneurial Finance Lab,簡稱EFL)、心理計量篩選工具(psychometric screening tool) ,以及Bailey Klinger博士及其團隊,嗣后通過Skype對遠在秘魯首都利馬(Lima)的Klinger博士連線采訪。
“針對成功創業者的能力、品質、智力水平和行為傾向的研究,有超過40年的歷史,相關成果可謂汗牛充棟;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出于類似目的,有效地應用心理計量工具,也有幾十年歷史。創業金融實驗室將這些領域研究成果結合在一起,開發出這套工具,旨在找到一個有效、自動、可規模化、可用戶化、低交易成本的解決方案,因應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的信息不對稱瓶頸。” Klinger博士向本刊記者介紹道。
“這套工具”是創業金融實驗室開發的“心理計量篩選工具”(Psychometric screening tool),即使用標準化心理測試試題,幫助銀行、微型金融機構(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簡稱MFI)和包括風險投資人在內的私人投資者,相對自動化、低時間成本和交易成本、較為有效地評估特定創業者和中小企業所有者及經營者獲得成功的可能性與償還貸款的意愿,并以此為主要依據,決定是否給予貸款或投資。Bailey Klingger博士是創業金融實驗室的共同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CEO),同時也是哈佛大學國際發展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簡稱CID)的高級研究員(senior research fellow)。
創業金融實驗室創建于2006年,本來是哈佛大學的一個研究項目。據公司網站信息和Klinger博士介紹,他和他的合作者、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公共政策教授Asim Khwaja博士(現任創業金融實驗室董事會主席)在參與國際發展中心南非增長計劃(CID South Africa Growth Initiative)時發現,南非“盡管金融體系比很多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還要發達,但創業者獲得金融服務的通道卻是個嚴峻問題”。
實驗室創立后的幾年內,主要從事相關研究工作,以及小范圍的實驗和可行性研究,得到了谷歌(微博)旗下的慈善部門Google.org及荷蘭發展援助機構SNV Latin America的資助。到2010年,實驗室改組成為一家贏利性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同年,實驗室開發的“心理計量篩選工具”在非洲最大的銀行南非標準銀行(Standard Bank of South Africa)實施,起初在肯尼亞、加納、坦桑尼亞和尼日利亞等國家進行試點,到2011年中,在14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正式推出。2012年,實驗室同墨西哥最大的銀行BBVA Bancomer合作,在拉丁美洲推廣;實驗室也致力于在中東、南亞和越南的推廣計劃。同時,Klinger博士也看到了這一工具在發達經濟體的應用前景:幫助金融機構向缺乏信用記錄的新移民,以及信用記錄不夠理想的傳統低收入人士,特別是少數族裔人士的創業活動提供資金和服務。
“貸款申請人大約需要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完成測試,銀行大約需要半小時左右處理測試結果。除測試外,銀行可能還會要求貸款申請人提交其他文件或信息,如營業執照、在其他銀行的往來記錄等,因此,根據不同情況,整個貸款審批過程可能需要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我們的目標是將銀行處理測試結果的時間縮短到5分鐘。”Klinger博士說。
創業金融實驗室自己并不負責設計題目和處理測試結果,此類工作由專業心理測試機構進行。實驗室的工作主要是“基于全球各地的統計資料,根據不同測試結果同違約風險的統計相關關系,計算申請人的信用評分”,“同傳統的評級機構有類似之處,只是傳統評級機構主要使用社會經濟數據,而我們使用心理測試結果”,Klinger博士解釋道。
但這樣的測試精確性如何?常識告訴我們,一個人多次參加同類或類似測試后,可能會找到規律,“操縱”考試結果——想想在中國大行其道的各種考前輔導班。
“我們的優勢在于,我們的決策會很快得到實證數據,驗證測試結果是否準確。中小微企業貸款一般期限很短,比如在12個月以內,如果有人作弊,操縱測試結果,最終出現違約,則說明測設的預測能力為零,我們可以將相關數據反饋到模型中,作出修正和完善,提高其準確性。在過去的兩年半里,我們要求銀行將實際貸款風險數據反饋給我們,目前看,這個工具的預測能力還是在提升中。這一點其實比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使用心理測試還要有優勢,因為你無法知道心理測試能在多大程度上預測員工的工作業績。
“此外,我們會選擇那些沒有明確的對與錯的題目。比如,我們不會問:‘你在度假時是否會留心觀察新的商業機會’,因為這類問題對貸款申請人而言,正確的或銀行所希望的答案太顯而易見。
“工具中會設計一致性檢測機制,比如我們會將同一個問題以不同方式多次提出,從而驗證被測試者的答案是否前后相符。
“而且,我們有很多種不同版本的測試問卷,各種題目的排列組合可以達數百萬種,你很難通過多次參加測試來最終達到操縱結果的目的。”Klinger博士說。
每進入一個不同的國家,創業金融實驗室會對這一工具加以一定的本地化,以反映不同國家和地區間語言、文化和社會經濟因素上的差異,Klinger博士進一步介紹。首先,問題會被翻譯為當地語言,比如在南非,有英語、阿非利卡語、祖魯語等多語言版本,應對該國在民族、種族、文化等方面的多元性。據實驗室網站介紹,現在這一工具有14種語言的不同版本。在不同國家,問題都是相同的,但如何詮釋測試結果,如何就測試結果給出分數,則根據不同國家有所不同。具體過程,Klinger博士解釋道:
“我們從一個全球模式出發,這一模式經過來自諸多不同國家實證研究的檢驗,能夠有效勾畫出成功企業家所應具備的素質,可以在跨國界語境中有效預測風險。我們再針對不同國家、國家內的特定地區,乃至特定銀行,進行用戶化。進入一個新的市場時,我們會將工具樣本交給與我們合作的金融機構,并基于該機構過去的歷史數據做些初步改造,先行試用。起初,工具結果在整個決策過程中所占權重較小。后續工作,隨著貸款人還款情況數據逐步積累完善,每月一次,我們據此不斷修正模型,改變不同問題在決策過程中所占的權重,以不斷強化模型的預測能力。基于我們在非洲、拉美等多國的經驗,模型預測能力有1/3來自全球一致的基本架構,另外2/3來自用戶化。”
但任何預測模型的有效性,總要經過跨時間、跨完整經濟周期的壓力測試,我們才能放心使用。這樣一種相對較新的模型,是否能夠長期有效?對記者的這一疑問,Klinger博士表示:
“我們已經覆蓋的國家宏觀經濟條件其實頗多差異。其中,南非和肯尼亞處在衰退中,而加納和尼日利亞則相對繁榮,這給我們一個機遇,可以檢測模型在不同宏觀經濟趨勢下的穩固性。而且,換個角度看,理論上,我們的模型其實可以比傳統預測模型更為有效。傳統的預測模型主要基于還款情況的歷史數據,其局限在于,在經濟繁榮時,水漲船高,銀行很難從過去還款情況來判斷企業家的管理質量。我們的工具則直接關注企業家個人最根本、同其個人成功密切相關的品質,可以跨經濟周期有效,因為往往真正的逆境,才能讓真正出色的企業家脫穎而出。另外,我們提供的是工具,金融機構可以根據經濟周期情況和自身風險偏好調整發放貸款的下限條件,比如,宏觀經濟條件不利時,可以提高發放貸款的下限,從而控制風險。”
從網上找到的資料看,到目前為止,創業金融實驗室所開發的這套心理計量篩選工具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應用情況還是比較樂觀。據南非標準銀行2011年11月的一份新聞發布,其中引述該銀行非洲中小企業銀行業務主管Amrie Botha的說法,該銀行在加納、肯尼亞、坦桑尼亞和尼日利亞四國的試點項目表明,使用心理計量方法發放無抵押快速貸款,標準銀行“貸款發放時間由幾個星期減少到3天以下,貸款申請表格由19頁降至2頁,向非洲中小企業發放300到30000美元的無擔保貸款,實現業務全方位覆蓋整個中小企業部門”;項目涉及的客戶,“如果按照傳統貸款標準,84%的貸款人會遭到拒絕”;發放的貸款中有500多筆開始還款,尚未發生違約現象。銀行計劃在2012年內,進一步在贊比亞、烏干達、馬拉維、博茨瓦納、斯威士蘭、萊索托、納米比亞、莫桑比克、津巴布韋和南非等10個非洲國家推廣該項目,預計貸款總額最少增長到10億蘭特,標準銀行的新聞發布稱。創業金融實驗室也同另外13家機構一道于2010年榮膺“20國集團中小企業金融挑戰”(G-20 SME Finance Challenge)優勝獎。
“但如果發生‘黑天鵝’事件呢?模型能經得起考驗嗎?”記者追問。
“‘黑天鵝’事件,本來就不是任何模型能夠預測的。”Klinger博士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