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銀行 > 微型金融與包容性發展國際年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聯合國(微博)開發計劃署(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簡稱UNDP)、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和包商銀行聯合主辦,中國小額信貸聯盟協辦,北京聯合新盟國際公關顧問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微型金融與包容性發展”國際年會于2012年5月15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的主題為“微型金融的改革與突破,發展與創新”。新浪財經作為戰略合作媒體全程直播。
圖為分論壇一“微型金融在農村發展的道路與責任”與會嘉賓: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金融發展局首席金融專家王君。
以下為嘉賓發言實錄:
王君:謝謝這次會議的組織者給我一個機會和大家交流。關于農村金融問題,這些年我前面幾位朋友一起在很多場合都見過面,這是一個老話題,該說的話都說得差不多了,因此有一種要重復以前觀點的感覺,就感覺歌再好,老唱也覺得膩煩,老生常談。對他們的基本判斷我也同意,我總的感覺從2002年以來,在一系列的政策討論和文章當中都反復強調這樣一些觀點:第一是到底怎么看農村金融,在這個問題上,包括在座的各位,也不見得有一樣的認識,我的個人感覺在這個領域除了有一些模糊的認識以外,把非農村的也當做農村了的傾向以外,還有就是對形勢的判斷不是太準,其實總的來看,看一看中國的城市化的程度,雖然現在廣泛報道的51%是有些高估了,但是總的來看,中國在現在的城市化進程當中、工業化進程當中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因此總的來看,農村是在縮小,農業人口是在減少,農民的富裕程度在提高,而農村金融的供給者是在增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金融政策的監管也都在改善。供給在增加、政策在改善,而服務對象在減少,服務對象減少除了城鎮化以外,還有就是農業生產在GDP的比重,像長腳較、珠三角地區當中農業生產占GDP的比重在3%以下,全國的平均水平由兩位數降到了一位數,在這樣的大格局下,我們對農村金融問題的憂慮大可不必太大,不要杞人憂天,不要把這個問題過于夸大,由于政治性的原因,金融領域的同事們往往有一種傾向,一說這個問題好像這個問題大得不得了,其實做起來未必就跟得上,這是一個要澄清的。
第二要澄清的,及時我們把目光放在農業這個群體,也應該看到,他們真正需要的不見得是錢,談金融的人就覺得錢是一切,好像索非亞缺得就是那幾塊錢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其實農民和城里人一樣,他們需要基本的公共服務,醫療、衛生、教育、道路、飲水,哪一樣不是他們所需要的,而在這些方面,如果能夠改善的話,金融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他們需要和城里人一樣,有公平的機會來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務,而不是單兵突破只是需要錢。如果這么看的話,可能會造成一種局面,讓農民債臺高筑。這是很危險的,在中國某些地區已經在發生或者在醞釀小額信貸的過度供給和借債,這個在印度和其他國家已經有教訓,是我們決策者和監管者應該注意的問題,這是我想再重復一下以前的看法。
說一下今天的主題,微型金融怎么樣為農村金融發展服務?在這個問題上我想提供一點自己的看法,我覺得也過度的夸大了微型金融在里面的作用,其實仔細看一看,如果把農村的整個人口從赤貧到最富有的人群劃一個劃分的話,你會看出赤貧在西北地區,一家人一床被子等等最嚴重的,以及到能夠出門打工賺錢,再到略為小康的范圍里看,微型金融所能解決的,尤其是小額信貸,基本上不能解決赤貧的問題,赤貧問題需要政府和社會,微型金融是解決那些能夠生產、能夠創造回報,但又不針對最富有的,那些是正規金融機構的,所以相對他們又針對提供者,這個問題認清以后,我覺得我們就不必對微型金融寄于過多的期望,讓他們干他們干不了的事,包括扶最貧困的,這是我想澄清的第二點。
第三,不能一說微型金融、農村金融就理所當然的想到都是一些弱勢群體需要扶持、需要低利率、需要補貼,其實這是錯誤的。世界各地普遍證明,既使是窮人也有肯可能創造回報,從事生產活動也能夠還錢,從放貸的人角度來說,甚至在窮人身上也能賺錢,現在我們研究包容創新,研究這個問題的人說即使窮人身上提供創新型的產品也能夠賺錢,現在都是成十億、成百億美元的市場,所以就要分清商業化和政策性的區別,而不是一股腦說都要補貼、免稅等等,不是這樣的,要劃清商業化和政策性的邊界,這樣才不會浪費中國的資金,把問題混在一起。
第四,在中國合作制非常遺憾的就是被很多人摸黑了,這個合作制我耿耿于懷的就是,我們去歐洲看奧地利、德國、荷蘭、法國,合作是半天天下,并不是說合作制的金融機構就一定不如股份制的金融機構,合作制的金融機構所需要的內部管理、專業化水平、員工素質絕不輸給國際大銀行里做相似信貸業務、交易業務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只是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在中國這樣的國家,合作制大有用武之地,之所以沒有搞起來不是合作制的過錯,我們應該從體制上找找原因,讓合作制的發展有空間,否則這是很大一個缺憾。在東南亞地區、在日本、在韓國都有合作制,為什么中國就不行?這個問題今天也沒有時間來探討。
第五,關于金融政策和監管政策問題,它們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但是中國政府有一個傾向,在所有領域里,往往出于好心要解決弱勢群體福利改善的問題,往往迫不急待的操刀上陣,自己制定政策自己執行,其實不必,如果把監管搞順了,現在社會上有大量的金融機構,甚至包括國有機構都能發揮作用,包括今天的主持人友成基金會做的都是這個領域的工作,政府做什么?第一是利率,資金的定價如果不理順的話,就妨礙農村金融的供給。在這個問題上,關于高利貸的認識需要澄清,在城市金融里認為是高利貸的,到了農村就未必,今天早晨在國貿里吃早飯喝粥的時候就起來,同樣一碗綠豆粥在國貿里賣10塊錢一碗,到了10分鐘以外的地方就2塊錢一碗。當然國貿里面的租金貴,就有理由賣10塊錢一碗,怎么沒有人說這不合理,同樣的資金要流向農村,它的供給成本由于地理原因、人口密度原因成本是需要提高的,如果把利率限制得過死,就讓農村需要的人得不到資金,所以這個問題需要思考。如果把競爭的政策搞好了,金融基礎設施建立起來了,其中包括消費者信貸,就是我們說的政策信息等等,再利用聰明的財政政策,把錢花到該花的地方,而不是直接補貼,農村金融的供給是可以提高的,而且這是我剛才界定的范圍,不是全面開花的,把縣以下都當做農村金融,那會造成大量的公共資金的消失。
最后說一下今后的方向大致在哪里。我認為在金融結構上還有文章可做。中國零售機構比較多,問題也很多,但是批發性還是不夠。比方說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沒有在農村網點,但是有志于促進農村業務占領市場的,其實是可以通過零售的模式,比如說村鎮銀行等等需要技術援助,使他們有能力,又使覆蓋面得到擴大。關于供應鏈融資、商業信貸,由供應者提供的,比方說收購水稻的人給種水稻提供的信貸,其實都是不可忽略的,也不是非得商業銀行做。
還有一點,無網點的銀行業務。中國銀監會在促進農村金融業務過程中,讓村一級的信用代辦站取消減少了供給,但是現在又要求農村金融機構在所有的地方設立網點,其實這是不必要的,現在完全可以繞過這個進行無網點的銀行業務,比方說手機銀行業務,通過代理等等,這個問題現在很多國家都已經有了,今天上午演講里講了這個問題,這些都是大有可為的。現在普遍在其他國家,中國像網上銀行等等東西都是值得我們探索的,但是所有這些東西都需要好的金融機構,有動力和能力在適度的監管的壓力下,在良好的監管政策監督下,以多元化的形式去提高供給。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