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戶都不考慮了,合作多年的老客戶我們也得看他現在的實際情況,重新做風險評估”
理財周報記者 冀欣/文
目前上海各銀行對鋼貿類貸款的態度不一,收得最緊的是交通銀行和建設銀行,之前在此類貸款方面涉足較多的深發展和平安合并后,這部分業務也在大幅度收縮,光大、平安、南京銀行等也很少發放新增鋼貿貸款,招商、寧波、浙商等銀行已基本不做此類業務,工行、民生等也開始采取“有放有收”政策。
劉洋(化名)說他每天最害怕的就是接到銀行催貸的電話,那鈴聲像“鬼魅”一樣讓他連續十幾天整宿失眠。
原本依靠銀行放款時間的“巧妙安排”,多年來,盡管市況不佳,劉洋還是能夠維持資金鏈的正常運轉,然而從年初開始,銀行對于鋼貿企業融資緊縮,如今面對貸款即將漸次到期又無法獲得后續支持,他深深陷入焦慮,甚至悲觀的認為,如果銀行政策不再放松,自己即使撐過了這一段時間,也可能熬不到年底。
與劉洋一樣陷入困境的鋼貿商在長三角地區并不鮮見,盡管步入“金三銀四”,低迷許久的國內鋼市依稀出現企穩跡象,但杯水難解巨渴,何況無錫一洲鋼材市場老板李國清“跑路”事件尚未終局,后續影響不明,銀行的貸款收縮政策又還在繼續加碼。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依照慣例,每年三月份,都有大批信貸還款期集中到來,而因為今年的特殊環境,銀行的催貸電話早已先于往常鋪天蓋地而來。
這是一條生死線。
銀行收緊,“新客戶都不考慮了”
以往幾天就能放款,現在也要等上20天左右,有的企業更是被告知“無期限等待”,貸款額度也有了大幅縮減。
去年11月上海銀監局兩度密集發文,讓早已風聞多年的鋼貿企業貸款風險被擺上桌面。
然而,銀行的風險排查工作還未來得及全面展開,一則重磅消息就隨之爆出,在華東三大鋼貿集散地之一的無錫,一洲集團董事長李國清跑路,而入駐一洲鋼材市場的36家鋼貿商戶,也因擔保人一洲集團出現的重大變故,遭到無錫交通銀行的起訴,涉及貸款金額超過3億元。
這也并不是鋼貿企業中第一個“潛逃”案例,此前有著鋼貿背景的福建建陽市上海商會名譽會長,上海和煦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潤銘,因民間借貸糾紛案已被法院起訴,公司資產已被查封。
影響巨大的風險事件爆發讓與鋼貿企業聯系最為密切的銀行業也風聲鶴唳。
李國清事發后,江蘇各大銀行開始集體對鋼貿企業的貸款采取高度警惕態度。據了解,江蘇、上海地區的大部分銀行,對于很多企業貸款到期以后暫時都采取不再新增授信的政策,而能夠獲得續貸的企業,以往幾天就能放款,現在也要等上20天左右,有的企業更是被告知“無期限等待”,貸款額度也有了大幅縮減。
至于抵押物方面,質押比例也下降到了平均70%左右,而此前,部分股份制銀行的抵押率已可以高達120%。
據了解,某股份制商業銀行上海分行業務部門負責人對理財周報記者透露,目前上海各銀行對鋼貿類貸款的態度不一,收得最緊的是交通銀行和建設銀行,之前在此類貸款方面涉足較多的深發展和平安合并后,這部分業務也在大幅度收縮,光大、平安、南京銀行等也很少發放新增鋼貿貸款,招商、寧波、浙商等銀行已基本不做此類業務,工行、民生等也開始采取“有放有收”政策。
雖然此說法暫未得到上述銀行的證實,但對于鋼貿企業融資集體收緊的情況已成定局,業內多位人士表示,如今,緊縮還在繼續加碼。
“防搶防盜防鋼貿”的說法在銀行圈內不脛而走。
某國有銀行客戶經理張先生對理財周報記者表示“新客戶都不考慮了,合作多年的老客戶我們也得看他現在的實際情況,重新做風險評估。”
另一位股份制銀行的信貸業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只有一些與大型鋼企有合作的鋼貿商才予以考慮。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日前發布的中國2月鋼鐵行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2.8%,已經連續兩個月低于50%,顯示鋼鐵業景氣度繼續下滑。
而銀行的“雨天收傘”讓原本處于低迷市場行情中生存困難的鋼貿企業的日子更加難過。
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是鋼貿業的還款高峰,此時面對銀行的“壓貸”,不少鋼貿商的貸款額度降幅都達到了三分之一,還有很多更是無法獲得后續貸款,這一切無疑是雪上加霜。
“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都挺過來了,現在卻感覺可能有很多人要熬不下去了,”劉洋對記者表示,“目前鋼貿企業最大的危機不是來源于市場的波動,而是銀行收緊貸款后的流動性問題。”
鋼貿貸款占比超5成
鋼貿企業曾經是很多銀行的“座上賓”,而作為鋼貿行業非常繁榮的長三角地區,特別是上海、無錫等地,鋼貿商更是銀行長久以來最為重要的信貸客戶之一。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鋼貿企業達20多萬家,而多位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這個數字仍屬于保守估計。
而作為資金密集型產業,鋼貿企業對于資金的需求非常巨大,據了解,一些僅僅只做搬貨業務的小型鋼貿企業,日常的運作也需要十幾萬的周轉資金;而一些大型的企業則需要上千萬來打理日常的業務。加之如今鋼市行情不景氣,鋼貿商想依靠利潤積累彌補資金缺口并不現實,所以銀行的信貸支持,成為多年來鋼貿企業維持日常周轉的穩定資金來源,就是這一切造就了繁榮的鋼貿貸款。
鋼貿企業曾經是很多銀行的“座上賓”,而作為鋼貿行業非常繁榮的長三角地區,特別是上海、無錫等地,鋼貿商更是銀行長久以來最為重要的信貸客戶之一。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證實,某些銀行分支行的鋼貿貸款占比甚至超過了總貸款額的50%。
“鋼貿企業資金需求量大,周轉快且有鋼材作為抵押,這都是非常吸引銀行的條件。”上述國有銀行客戶經理張先生對記者表示,“以前鋼貿商都是銀行爭搶的客戶,各行客戶經理追著跑。”
曲陽路上的大柏樹鋼材市場,是上海知名的老牌鋼貿集散地,周圍聚集著大小4000余家鋼貿企業。而這一帶也是各家銀行的必爭之地,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微博)等十余家銀行都在此設立了分支行,其中不少都是專門為鋼貿企業融資服務而設立的。
按照中國農業銀行高級經濟師何志成的估算,去年全年鋼產量8.81億噸,銀行目前對于鋼材的質押比例是60%-70%,按50%保守估計,長材和板材等鋼材的綜合平均價格以4300元/噸計算,去年全年鋼材貿易貸款是1.89萬億,央行公布的去年新增貸款總額是7.47萬億,那么鋼材貿易貸款在整個銀行貸款中的比例高達25.36%。
賺鋼貿的錢提心吊膽
“我們也很無奈,銀行不像其他行業,一筆投資失誤了也沒有太大影響,而對于銀行風控部門來說,一筆貸款變成壞賬,那就是永遠的一個污點。”
銀行前幾年如此熱衷于鋼貿貸款當然有其中的道理,蘭格鋼鐵分析師呂阜臻告訴記者,鋼貿企業的融資成本非常高,鋼貿企業質押貸款一般采用銀承匯票貼現的方式,企業存保證金后銀行再開票,然后貼現,加上其他周邊費用,融資成本在20%以上。
而除了高企的貸款利率吸引銀行與鋼貿企業合作,承兌匯票保證金還可以算入存款,1000萬的存款能帶來500萬的保證金存款,所以被銀行作為業務沖量的主要對象。
另外,部分銀行在授信時還會搭配理財產品、基金、保險等,周邊效益非常可觀。
某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負責人坦率地表示:“鋼貿貸款確實為銀行帶來了很多收益,我們也非常想跟他們合作,可是現在監管層對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鋼貿三部分的貸款業務都管控很緊,我們也沒有辦法。”
而另一位銀行業中層管理人員對這一說法則并不認同:“銀監會只是發文提示了風險,并未強制要求各銀行收緊此類業務。各家銀行目前的措施就是出于風險控制的擔憂。”
上述銀行業人士也認為,目前鋼貿業面對的融資困境,銀行確實有一些責任,過度信貸投放造成了這個行業的“泡沫化”,現在反過來影響到銀行自己。
“我們也很無奈,銀行不像其他行業,一筆投資失誤了也沒有太大影響,而對于銀行風控部門來說,一筆貸款變成壞賬,那就是永遠的一個污點。”
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負責人表示,如果是正常質押的話,對于銀行而言是不存在風險的。因為質押比例只有60%-70%,除非鋼價縮水1/3, 但是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銀行為鋼貿企業放貸最大的風險在于虛假倉單。
鋼貿融資中虛假抵押以及抵押物重復質押一直為人詬病,而在鋼貿圈,“玩錢”的手法有很多,一些老到的鋼貿商把鋼鐵貿易企業作為融資平臺,從銀行融資,用于投資房地產、購買股票、開金融公司或民間放貸。
一位在無錫鋼貿行業“混跡”十余年的吳先生對理財周報記者表示:“確實有一些鋼貿企業不務正業,鋼材市場確實不如前幾年景氣了,但其他的投資方向其實也有很大風險,融資也是需要成本的,一旦投資失敗,或者到了還款期,鋼貿商的錢都投到項目里沒有辦法及時還賬,就需要繼續融資堵上眼前的窟窿,這樣資金杠桿就不斷被放大,運作得比較好就算了,萬一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鏈條就可能崩潰。”
而聯保模式也讓銀行業人士非常擔憂,某些鋼貿企業老板自己出資組成擔保公司,再以擔保公司為出資人企業以及關聯企業提供擔保,加上關聯企業自行聯保、互保,使得鋼貿貸款中融資方、擔保方和交易對手方存在復雜關聯關系,對銀行貸款形成多頭擔保和過度擔保,加劇了銀行業的風險。
某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負責人透露,長三角地區很多銀行支行行長都轉型做鋼貿或擔保,他們對于銀行體系非常熟悉,很懂得如何包裝自己的企業獲取銀行的貸款,也有著業內深厚的人脈關系,這也是讓銀行很擔憂的地方。
“這讓我們對很多東西更加看不清楚。”
銀行“一刀切”或有誤傷
一味地為了控制眼下的風險進一步緊縮貸款,或者進一步逼企業還債,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銀行業對風險的避之不及,導致了整體授信的收緊,然而這一切卻讓鋼貿企業覺得非常委屈。
“鋼貿行業看閩商,閩商看周寧”,這句話在鋼貿行業內可謂無人不知。然而幾位當地的鋼貿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周寧籍鋼貿商目前遭到了銀行的“特殊待遇”,他們對這種歧視性的做法非常不解。
“我們與銀行合作20年來沒有為他們帶來一筆壞賬,全國其他各類金融機構貸款逾期、壞賬要遠遠比閩東鋼貿融資嚴重得多,僅僅有一個人跑路的個別行為就遭到大肆渲染,波及到整個周寧商圈,這種做法很不可取。”
至于不久之前的無錫老板跑路事件,消息人士透露,按照目前一洲鋼材市場自有的土地和房產,市場價評估值在1.5億元左右,還有9500萬的存款質押,加上在上海的一些資產,全部用于清償交通銀行貸款的話,基本能夠覆蓋貸款損失。
上述說法也得到了當地不少銀行業內人士的證實,他們對記者表示,雖然之前也出現過一些諸如企業主賭博破產、意外身亡等特殊情況,但因有行業內互保聯保、加上地方商會中各家企業為保全信譽紛紛出資協助,最后都填補了損失。
“確實有被誤傷的部分,我們也在盡力做出全面考察,不去一刀切。”
而聯保模式也被當地鋼貿企業認為是最大的“防火墻”。
“任何一家出現還款困難,其他幾家都要代為償還,這樣為了減少自身代償的風險,每家企業都會監督其他企業的運作,可以起到互相制約的作用,也減少銀行的風險。”上述人士表示“閩東商圈也非常團結,為了維護名譽和行業穩定,發生風險時抱團非常緊密,可能對銀行造成的損失都讓大家集體幫助消化了。”
至于外界一直詬病的鋼貿企業融資涉高風險投資領域導致資金鏈斷裂的風險,蘭格鋼鐵分析師呂阜臻認為,如果是真正從事鋼材貿易的話,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的。即便市場行情不好,趕緊出貨或通過電子盤交易,都可以避免短期風險。而行業內拿融資去做其他高風險投資的比例并不高,應該控制在10%以內。
對于鋼貿行業自身來講,借機進行洗牌,更有助于行業健康穩定地發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