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銀行在監管重壓下收縮票據業務,一方面,企業開出的大量票據在尋找落地終點的過程中徘徊。
票據市場越來越糾結。
票據業務的好年頭在2008、2009年兩年。當時商業銀行不斷做大資產負債業務,而以全額存款保證金開具商業匯票,然后貼現,再存成保證金繼續貼現,這樣的循環對銀行來說,正好是存款、貸款“兩頭大”且無風險的買賣。且當時的票據貼現利率與同期存款利率倒掛嚴重,更吸引了眾多企業逐利。
但是今年開始,票據融資的口子迅速收緊。1月中旬開始,商業銀行非理性放貸的市場環境迫使監管部門拉響了要求均衡放貸的警報。
“票據這塊業務來自監管層面的壓力比較大,我們現在不輕易做。”長三角一名主管銀行信貸業務的支行行長稱,“加強的目的是要將信貸資金引入實體經濟,票據的監管也隨之嚴格了,尤其最近幾乎天天查。”
“現在我們行的票據貼現利率已經漲到4.1%以上了。”該支行行長透露。當然,這個貼現利率已經剔除了50%的保證金存款收益。而去年貼現的利率曾只有2%左右。
票據貼現率雖然上漲了,銀行貼現行動力卻在削減。一些銀行不再接票,城商行票據負責人稱,“一般的情況下,我們會把沒到期的票據打包轉給擔保公司去處理。也不輕易接此類業務。”
“但是票據融資的慣性放開了,不可能一下子就戛然而止。”上海一中型制造業民企財務副總告訴記者。
銀行這個口子一緊縮,票據找不到最終落地點,開始在真空地帶盤旋。原來在靠票據的買進賣出,或者買進再貼現的票據掮客們,開始急劇的兩極分化。一些資金小、信譽不高的小掮客迅速被消滅,而一些資金大,與金融機構關系牢固的大掮客則快速做大。
比如上海這家制造業民企就借了這股東風。該企業自身的額度已經用完了,但銀行業務人員沖著他們以往的企業信譽和現金流,更加愿意為他們操作。該企業的財務副總透露,他們至今的貼現總額,已經遠遠超出了之前的5年。在他們的財務收益中,自然是一年高過一年。自此,他們還特意增設了兩名熟悉票據業和銀行業務的人士負責操作。
在一個名為“中國票據貼現網”的“貼現吧”里,代理貼現的掮客們卻越來越集中,由此可見,總量上的票據融資業務雖然萎縮,但有的掮客卻活得越來越好。
無可否認的是,銀行對此承擔來自監管層面的政策風險卻在加強,操作上的隱蔽性等因素驅使,他們在選擇貼現客戶上篩選條件卻在提升,客戶群在不斷集結。
“一般的客戶我們都不做了,除非建立相當高的信譽企業。”上海一國有銀行的票據業務人員稱。
為什么有的票據掮客能混的風生水起?因為銀行和企業都需要這樣一個緩沖,在企業融資與銀行收益之間提供一堵“防火墻”。
“承兌匯票貼現,我們都很樂意做,可惜現在管得嚴。”浙江一家銀行的柜臺人員說, “我們主要是沖著存款的指標去的,保證金就是一筆可觀的存款。”
“融資不是票據業務的原罪,但是票據資產有其區別于信貸資產特性。與其圍追堵截,不如給市場更多開放的空間。”上述上海中型企業財務副總認為。
銀行也認為,合理的票據融資應該放行。“事實上有那么多需求在,這個月指標壓下來了,只能使下個月(控制信貸增長)的壓力更大。”一股份制商業銀行副行長如是說。(李伊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