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各銀行稱擬停收費項目未接到正式通知前不會調整
■新快報記者 羅率 張瀟 實習生 唐甜 吳澤玲
繼銀監會和發改委聯合下發《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后,記者昨日在廣州各商業銀行了解到,對于該《征求意見稿》,各銀行已進入征詢意見階段,也有銀行表示還沒有收到相關的文件。但對于征求意見稿中規定的7項不得收費的項目,各銀行則表示,在沒有收到總行的明確規定之前,大部分收費項目暫時都不會調整。
少數銀行先行下調部分費用
昨日,包括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廣東發展銀行在內的部分銀行表示相關業務部門已經收到了該通知,并已進入了征詢意見階段。但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等銀行則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相關的通知!澳壳拔覀冞未接到文件。在此之前,我們已經根據銀監會的要求將收費的情況進行匯總上報,總行也還未下發需要調整收費的相關通知。在正式文件下發前,我們還是要按照原來的標準進行收費!鄙钲诎l展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雖然少數銀行已經先行下調了部分費用,但對于征求意見稿規定的其他免費服務項目目前仍沒有調整。銀行方面表示,在沒有接到總行的正式通知之前,相關的收費項目暫時都不會調整,仍會按照原來的標準進行收費。而記者昨日發現,雖然多數銀行表示收費標準并未變更,但近期也有銀行下調了相關的收費標準。以“銀行打印本行對賬單服務”一項來說,在兩周前,記者了解到建行對于該項服務的收費是“一年內打印免費,超過一年20元/份,時間越久費用越貴”,但昨天建行方面對此項服務的收費答復是“免費”。廣發行兩周前對于該項服務的收費是“打印賬單流水一個月10元/份,2個月20元/份,并以此類推”,而昨天廣發行對此項服務的收費標準是“對公賬戶3個月內免費打印,個人賬戶1年以內10元/份”,收費標準明顯降低。
跨行取款費用未提及
對于之前較受關注和爭議的跨行取款費用提高的問題,此次征求意見稿中并沒有提及。昨日各家商業銀行在受訪的時候表示,跨行取款費用的確有相關的成本發生,收費也符合銀監會規定的各項程序,在沒有接到總行的正式通知前,不會對此項費用進行調整。
而記者查詢到了2004年開始實施的《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其中對于跨行取款費費用的基本分成標準有明確規定。根據規定,每進行一筆跨行取款,代理銀行要收取3元的代理費用,銀聯方面則要收取0.6元的服務費,這也就意味著每做一筆跨行取款業務,發卡行都要支付3.6元的成本。“銀行不能虧本,部分銀行愿意倒貼是因為他們網點少,需要通過這些方式來吸引客戶,而對于四大行來說,他們就不愿意再做這種虧本買賣!庇袠I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如果不取消這種分成標準,銀行是不可能不收取跨行取款費用的。監管部門最多是用限價的方式來約束收費標準。
質疑
外資行不受限?
據業內人士透露,此次征求意見稿的約束對象是全國性商業銀行,卻沒有提及外資行。因此,也有銀行業內人士向媒體發出質疑,實際上外資行的賬戶管理費更高,有的并不是以“小額賬戶管理費”的面目出現,而是設定理財賬戶等門檻,這些收費又該如何規范?又如何體現公平原則?
對此記者調查了廣州各大外資行在此次擬禁收的7項銀行服務上的收費情況,發現除了東亞、花旗需要收取每次10元的密碼重置費外,其余銀行在這7項服務上目前都不收取費用,而且每月都會向客戶免費寄送對賬單。但與中資行相比,想在外資行享受服務的門檻確實要高出一籌。相比中資行一般日均賬戶余額在300元至500元才收取小額賬戶管理費的標準,外資行的標準一般都要在5000元以上,還有部分銀行設定了較高的理財賬戶門檻,要求日均賬戶余額都要在5萬元至8萬元以上,否則將收取每月逾百元的賬戶管理費。甚至還有外資行規定,開設理財賬戶3個月內銷戶需要收取410元的銷戶費。
市民反應
多數市民支持禁收
昨日,多數受訪的廣州市民表示支持《征求意見稿》的內容,反對銀行種類繁多的收費辦法! 拔矣X得銀行為個人提供的常用的基本服務,應該是免費的。這個銀監會下發的征求意見稿內容,我個人比較贊成!笔忻裢跣〗阏f。她還表示,既然自己在銀行開了戶,就是銀行的客戶,應該享受作為一個客戶的一些基本服務。“當然銀行可以引導客戶與時俱進,更多地使用網上查詢功能,減少網點服務時間,例如可以在各網點設置免費上網查詢電腦,引導客戶學會自助服務。但不能什么都想著收費!
但一些機構的研究員則表示,除非有明確的證據顯示銀行通過收費獲得了不合理的利潤或是由于壟斷產生了過高的收費,否則也不能說銀行的收費就是完全不合理。信達資產管理中心研究員沈洪溥就認為,作為消費者來說,肯定都希望全部不要收費,但對于一個商業機構來說,收費是其保持利潤和增長的必要環節。在國內,銀行顯然還沒有形成壟斷,例如跨行取款收費,四大行是普遍收費了,但還是有股份制銀行收費很低或沒有收費,消費者是有選擇權的。但是也必須承認,消費者有一個路徑依賴,因為他的資源遷移成本高于收費成本,因此對于傳統的銀行、網點較多銀行就有一定的消費依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