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身邊的西安市商業銀行,人們往往習慣地簡稱為“西安商行”,而不久之后,這個稱謂或許將變得更為簡潔明了,那就是“西安銀行”。記者獲悉,中國銀監會日前已同意該行更名為“西安銀行”。一字之差,但這將是在長安銀行成立一年之后,陜西銀行業的又一重大變化。
關鍵詞原名稱去“市”去“商業”
在西安商行的主頁上一則消息顯示,中國銀監會同意西安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西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西安銀行”。
這一消息也得到西安商行相關人士的認可。據其介紹,目前更名儀式正在緊鑼密鼓的籌辦之中,更名后所需的章程修改、手續變更亦在辦理之中。一向給人低調印象的西安商行,此番也是頗為激進,盡管正式消息還未發布,其在高新區的宣傳牌上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打出即將更名的宣傳語。實際上,這已經是西安商行的第二次更名了,1997年5月,當時的42家城市信用社合并組建西安城市合作銀行,1998年更名為西安市商業銀行。
據了解,西安市商業銀行自1997年成立以來已逐步發展成為一家由西安市政府、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加拿大豐業銀行、地方大中型企業參股的全牌照股份制商業銀行。
談目的 實際上是為了“走出去”
對于更名,西安商行相關人士介紹說,這是西安商行發展當中里程碑的事情,標志著該行擺脫了歷史的沉重包袱,躋身于全國城商行的先進行列,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事實上,“××市商業銀行”帶有明顯的地域特色,被限制在很小的地域范圍內。因此各城商行迫切希望通過更名淡化地方色彩,實現“走出去”的戰略。而要實施“走出去”戰略,那帶有明顯地域標記的名字就迫切需要改掉。這樣將有利于分支機構在新的地方迅速培育自己的品牌形象。此外,簡單易記的名字也將使其擺脫濃厚的地方色彩。
按《商業銀行法》規定,只要注冊資本達到十億元人民幣,即可設立全國性商業銀行,并且允許商業銀行更名,而設立城商行僅需一億元人民幣。所以,很多城商行在引進戰略投資者,擴充資本金后,便紛紛進行更名。如深圳平安銀行更名為平安銀行,濟南市商業銀行更名齊魯銀行等等。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李富有教授更是認為,此次更名意義非同小可,“這意味著西安銀行從本地性、區域性向全國性的銀行機構轉變。”實際上,陜西銀監局已經同意西安商行籌辦“西安銀行榆林分行”,這將是“西安銀行”跨區域發展邁出的關鍵性第一步。
看意識
或將增加本地“金融話語權”
西安商行是西北最大、也是西部首家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的城商行。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09年末,總資產達到626億元,存款達到520億元,實現凈利潤7.16億元。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西安商行早就應該走出去,甚至是成為第一批上市的城商行,但而今只是一種“追趕”。
目前,僅入駐西安的城商行就有北京銀行、浙商銀行、興業銀行等,而同為西北地區的寧夏銀行也已經在西安安營扎寨了。此外,重慶銀行、成都銀行也都打算入駐西安,此次西安商行的更名,或許已經有一點“危機”意識了。
更名帶來的直接變化是,西安銀行肯定要更多的走出去,而其“走出去”的背后,或將增加陜西的金融話語權。
“因為總部仍在西安,無論是稅收還是就業等等,都會對西安當地構成支持,而更重要的是,其發放貸款的資金將是垂直領導的,也就是完全可能出現這樣的情形‘西安銀行在外地設立分支機構,吸收存款而應用于西安本地的貸款’。”李富有如此認為。
陜西省金融學會一相關人士表示,地方金融的舞臺更大,顯然將增大地方政府的“金融話語權”。這一點在整體經濟仍有賴于投資拉動的情況下,意義將更為顯著。
觀市場
將是新一輪競爭的開始
長安銀行組建于前,西安銀行更名于后,未來陜西將有兩家全國性的銀行機構,那么未來的市場競爭格局又將是怎樣的?
“實際上,應該是長安銀行、西安銀行,還有陜西信用聯社等三家本地銀行機構的競爭,不過陜西信用聯社會更加偏重于農村市場。”李富有認為,競爭意味著更具活力,“大未必一定強,反而在小的基礎上,做好自身業務的發展,或許更加有競爭力。”
前述省金融學會人士則認為,盡管陜西的銀行機構上演了重組、更名,期望做大做強,但是銀行的發展關鍵在經營機制、經營理念,而不只是僅僅更名或者換個組織機構。如果要說未來的競爭格局,從長期看,更名只是陜西銀行新一輪競爭的開始,也不排除陜西金融再次上演“重組大戲”。 本報記者 韓博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