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農行成功IPO 積極引入基石投資者功不可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9日 10:20  新世紀周刊

  險惡市況中,全力護航下,農行有望完成全球最大IPO

  □ 本刊記者 溫秀 馮哲 沈乎  特派香港記者 王端 | 文

  7月15日,參加完A股上市儀式的農行高管團隊,急匆匆奔赴機場,因為擔心航班延誤。上海當日陣雨,香港則掛起了七號風球。

  “農行上市遇到臺風登陸香港,真夠坎坷的。”一位機構投資者如是感慨。

  當日,農行A股開盤后微漲,最高到2.74元,到午盤后,股價在2.69元到2.70元間為1分錢展開激烈拉鋸,最終收盤于2.70元,勉強維系沒有破發。當日上證綜指則報跌1.87%。

  峰回路轉,16日風暴匆匆掠過港島,農行H股在晴天中開盤,最終報收于3.27港元,漲2.19%,略強于大市。

  “如果大市不變,農行就算基本穩住了。”一位密切關注農行走勢的承銷商高管表示。“只是還沒有什么溢價,讓投資人沒有什么興奮點。”

  無論市場幾多低迷,宏觀經濟環境也處于敏感的變幻之中,甚至IPO(首次公開發行)過程中遭受了諸多爭議,農行在預定的時間和價格,幾乎像一臺精密的機器,嚴絲合縫地按照預定的計劃推進著全球最大的一樁IPO,A+H共募集資金192億美元,執行綠鞋后能達到220億美元。

  逆勢發售

  7月12日上午10時,負責IPO承銷的投行高管齊聚農行總行,召開“后市穩定”的電話會議。高盛將擔任H股的“后市穩定商”,各承銷商也要繼續尋找二級市場的后續買盤。為了確保H股平穩登陸,因此A股上市首日一定要盡力保證不跌破發行價。

  15日的A股掛牌日如期而至,開盤價報出2.74元/股,上午多空雙方在2.70元到2.71元附近爭奪較為激烈,成交量一度放大。午后,農行價位爭奪區間較上午下降1分錢,下調至2.69元到2.70元。雖多次觸及2.69元,但均被買盤托起,錙銖必較至收盤。當日換手率較高,近40%。上證指數則繼續綿綿跌勢,報跌1.87%。

  16日的H股掛牌日走勢則好于A股,也比港股大盤略強,當日紅盤報收每股3.27港元,較招股價3.20港元高出約2.19%。全日最高報3.31港元,最低見3.25港元。成交31.92億股,成交金額104.67億港元。“這個成交量超過一般大盤股的首日成交。”香港一位市場人士評價說。

  農行A股上市首日并未觸發綠鞋機制。知情人士透露,承銷團吸取了有些公司上市首日就用掉綠鞋80%的教訓,策略是相機而動。

  “只要兩市大勢站穩,就不會有太大‘破發’可能,而且發行價相較于公允價值有個折讓,也跌無可跌了。”上述承銷團人士認為,農行的低價發行策略可以保證后市穩定。

  數據顯示,7月11日,農行港股的暗盤價格,漲到3.27港元/股,高于其H股最終定價3.2港元/股。

  來自承銷團隊的一位負責人稱,按照國際慣例,如果暗盤漲幅在5%-15%之間,就說明其定價是基本合理的。如果上市次日就跌去5%,“投資者不高興,公司也沒面子”;而如果暗盤價格上升幅度超過30%,就說明定價偏低。他認為,當前的暗盤表現說明最終的定價合理。

  在農行備戰IPO之初,曾有將定價定在1.8倍到2倍市凈率的計劃。但今年以來市況險惡。

  從年初到農行定價前,美國股市跌了5%左右,歐洲跌了8%-10%,A股跌了將近30%,H股跌了大概15%。而且市場明顯不看好金融股,銀行股的估值處于近幾年的低谷。6月,經和主要機構投資者溝通后,農行定價的底價實際已經鎖定1.6倍市凈率。

  雖然一直有機構投資者希望定價在1.5倍市凈率,但最終農行A股定價2.68元,對應2010年市凈率約1.6倍;H股定價3.2港元,對應2010年市凈率約1.7倍。這一定價低于工行、建行的現價,但比中行稍高。無論是承銷商或是農行自身,均視之為很大的成功。

  “短期價格無人看好,這很正常,因為市場太弱。”一位市場人士表示,“機構投資者對此不太關心。”

  “從上市首日到未來兩周的情況至為重要,至于一年之內的目標價,肯定在3元以上。”承銷商內部人士說。

  上市曲折

  農行的上市決定,來得比較突然。去年11月,在一次規模極高的會議上,有關高層曾表示,希望農行不要只想著上市,而要專心做好“三農”業務。來自財政部的消息也印證了這一說法。知情人士稱,這次會議一度熄滅了農行的上市希望,在今年元旦前的內部會議上,農行深感短期上市無望,決心在工作安排中不提上市,只提“三農”。

  行至春節前夕,風向突變,農行上市再次提上議事日程,一份上報多部門“會簽”的農行深化改革方案“意外”獲批。知情人士分析,上年度貸款投放較為激進,農行資本充足率有所下降。又值其他幾行紛紛推出再融資計劃,農行上市也在情理之中。方案提出希望啟動“A+H”兩地整體上市。

  4月初,投行選秀名單出爐;5月初,農行上市的窗口期得以確定,為力保農行在7月中旬成功上市,“各大行再融資要為農行上市讓路。”接近大型商業銀行股東方的權威人士態度明確,并稱這符合高層意圖。

  由于大股東遲遲未能就幾大行的融資明確表態,市場一直存有疑慮。6月21日晚間,匯金公司對外公告稱,將積極支持工、中、建三行采取包括配股在內的再融資方式有序補充資本。這被市場理解為是大股東改善農行上市環境的善意之舉。

  農行也得到了來自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5月27日,趕在農行IPO分析師研究報告定稿日前一天,財政部發布通知,對所有金融機構發放的單筆5萬元及以下的農戶貸款,給予稅收減免優惠,包括減免營業稅、所得稅等舉措。這一優惠政策自2009年適用,期限為五年。銀監會有關人士直言,近年來政府在金融機構支農服務方面的支持前所未有,其中這項稅收減免政策力度最大。有關人士預計,這相當于農行在陣前獲得了一個幾十億元左右的政策大禮包。

  農行高層則全力以赴,親自拜訪了海內外多家機構投資者,6月下旬更是給香港的機構投資者打了通宵電話,希望各方踴躍認購。多家大型國有企業都表示接到過農行的此類邀請。

  7月初,央行宣布重啟匯改。雖然這并不意味著人民幣馬上升值,但也被認為看作是對農行IPO的利好消息。

  投行進場

  4月初,21家投行收到農行邀請,決定于7日、8日分別舉行H股、A股的投行選秀。次日,一個史無前例的龐大承銷團亮相。

  根據最終招股說明書的內容,中金公司、中信證券、銀河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等四家券商為農行完成A股主承銷商,財務顧問是招商證券海通證券;港股聯席全球協調人為中金、高盛、摩根士丹利,及農行的全資子公司農銀國際,中金、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摩根大通、麥格理、農銀國際七家為聯席簿記管理人,財務顧問是UBS和中信香港。

  承銷商多,必然導致內部利益分配復雜,項目執行過程中容易出現“打架”情況。不過,對農行的有利之處是對承銷費用可以有談判余地。

  “聽起來是H股有七個承銷商,但高盛和中金的作用相對比較大。”熟悉本交易的中介機構高管說。

  “農行最終成功上市,在發行價格和發行時間上和預定計劃絲毫不差,說明農行高管和投行的配合默契。”接近交易的一位人士稱。

  為給農行及其承銷團緊湊的國際路演提供方便,美國駐華大使館破例在星期六辦理簽證。引進戰投需變更股份公司的股東一般需要十個工作日,農行兩個工作日即拿下。這些都是不同投行努力的結果。

  兩年多前,中金早已入場擔當農行的財務重組顧問,后中信亦加入。“招股書其實從2009年2月即開始準備。所以今年4月正式啟動時才會這么快。”農行副行長潘功勝告訴本刊記者。此次以潘功勝為首的農行IPO推進小組給市場留下了精明強干的印象。曾任工行董秘的潘功勝,此次終于完成了農行IPO的使命。

  “雖然此前農行自己準備的時間很長,不過整個IPO啟動到完成只用了三個月時間,也算是創紀錄了。”一位承銷商內部人士表示。

  面對農行此次IPO時間窗口的選擇爭議,幾家投行的負責人都表示,雖然7月初接近暑期,但總比基金經理習慣休假的8月好,9月傳統上是IPO的黃金期,但在現在的市況和宏觀經濟環境下,誰能保證9月一定發得出去?

  業內資深人士認為,現在看來,農行上市惟一的技術失誤是過高估計了A股市場,當時應建立一個回撥機制,根據市況可向H股回撥。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當時承銷商有兩派,有人認為銀行股A股和H股估值倒掛,H股市場容量明顯大,機構主導,應著重于H股。另一派則認為,A股新股發行不言敗,而H股出現過發行失敗的情況。事實證明,在路演過程中,H股投資者比A股投資者要樂觀一些,市況也印證了這點。

  路演交鋒

  自6月17日農行開始第一場預路演開始,有關農行的爭議便一直伴隨IPO歷程。“這幾乎是我經歷過的最富爭議的大盤股IPO了。”一位投資人稱。

  看上去,農行管理層和機構一對一的溝通相對更加成功。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早在2009年的九十月份,農行的管理層做了非交易路演,邀請一些投資者到農行總部來參觀。如CapitalWorld去年9月見了農行管理層,最終如當時承諾,下了最大單。

  路演完畢,農行消除了投資者兩大誤區。第一,農行的可比銀行是工行和建行,不包括中行。因為中行海外資產占到20%,與中國經濟的契合度不如農行。金融危機之后,國外投資者對海外資產還有一些擔憂,更愿意投資中國的經濟增長。這是最終農行定價能成功超越中行的原因所在。農行定價最終比定價日中行的市價略高。

  第二,農行把三農業務定義于縣域業務,基本打消了投資者的擔心。農行50%的網點在縣域。在中國城鎮化的大趨勢下,農民進城為農行的縣域業務帶來了非常大的潛力。過去五年,中國縣域經濟的增長比GDP的平均水平要高。

  國際投資人買農行就是買中國。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當時國際投資者對中國頗為擔憂,倉位都是低配。房地產行業相關的貸款占農行總貸款的比例,與其他銀行相比略低。農行路演中強調中國經濟在未來幾年還能實現不錯的增長,不會硬著陸。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亦是路演中的焦點。農行的地方政府融資貸款有5000多億元,在路演中著力證明地方政府債務水平完全是在可控范圍內,很多政府基建貸款貸款大多有現金流做抵押。“平臺貸款一半以上都是地市級以上的。絕大部分的縣級平臺貸款都在東部發達縣市。”農行有關人士稱。

  在盈利能力方面,農行則刻畫了自己盈利機器的新形象:業務增長的速度是四大行里最高;另一方面,農行目前的成本收益比高達46%,在未來兩三年可降到跟其他銀行相仿的水平,這可以釋放大量凈利潤;農行撥備覆蓋率為150%左右,如果撥備要求降低,又能釋放幾百億元的利潤。

  路演效果不錯。“路演中的訂單轉換率非常高,達到了80%多。”接近交易的人士稱。

  不過,路演中也有些不和諧的音調。比如,在路演初期,大部分的提問機會變成承銷商的“自問自答”。此后,在面對投資者的提問時,農行也顯得比較生硬。一個投資者提錯了問題,本屬正常,但馬上被訓之以“你不了解中國”,并就此引發半小時的演講。

  一位美國機構投資人代表直言不諱,認為“農行需要學會尊重市場。”

  10倍超額認購

  承銷團隊一位人士稱,農行最終IPO成功,針對基石投資者的“卯定”營銷手段功不可沒。具體手法是,如投資者在簿記首日下單,發行方承諾優先配售。這一非常手段使得首日就創造了300億美元的需求,“為吸引后續投資產生了很大的作用”。

  為確保發行成功,農行加大了基石投資者的配售比例。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稱,最初各家投行都分到了尋找基石投資者的相關配額,但最終,多數的基石投資者由農行自定。

  從最終農行引入的11家基石投資者來看,地區和種類的分布比較多元。“農行在尋找基石投資者方面,發揮了不少積極主動的作用。”不止一位的外資投行的有關人士稱。

  上述人士表示,動員大量國企參與認購農行股份,同樣令海內外輿論嘆為觀止。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等大型國企的出現都顯得頗為突兀。一家中資券商在港的負責人直言,其在內地的分支機構迫于壓力,配置了一定比例的農行股份。不過也有國企拒絕了認購。“我寧愿買興業銀行也不買農行。”一位和農業有關的大型國企財務負責人私下表示。

  也有海外資深業內人士指出,農行成功在海外引入一批基石投資者,但“一些大的投資者此前缺乏投資中國的經驗,比如卡塔爾和科威特投資控股公司。對中國更了解的投資人如淡馬錫等,未出現在基石投資人的名單上”。

  最終,農行在國際市場取得了10倍的超額認購。接近交易的有關負責人稱,H股的超額認購所創造的機構需求,超過500億美元,在啟動綠鞋前,農行需要募集的資金約為100億美元。其中54.5億美元由基石投資者所包攬,而需要配售給機構的僅為50億美元。散戶的認購倍數則低得多。

  這一數據和建行上市時接近,但遠遠低于工行、中行上市時的情況。當時中行創造的超額認購倍數達到了20倍,而工行則以100億美元的募集資金規模吸引了3500億美元的簿記需求。“他們所處的是牛市,而且牛市訂單的水分往往也更高。”一位承銷團隊的投行部負責人稱。

  “現在的宏觀環境比建行上市時要差。因此農行弱市獲得這樣的超額認購倍數,已經算不錯了。”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評論。

  本刊記者馬靜嬰對此文亦有貢獻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