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榆 帆
某股份制銀行網站公布的資料顯示,該行推出的一款基金計劃理財產品披露的2009年投資方向顯示,投向貨幣基金的資金以及現金占總資金的比例長期保持在80%左右,甚至在2009年的8月、9月、11月份這三個月,持有的現金占總資金的比例分別為99%、95%、90%。
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報告出現了令人不解的地方。報告顯示,一些銀行理財產品雖然名為基金計劃或者股票型產品,但在實際的投資方向中,卻主要以貨幣型基金、新股認購甚至現金為主,個別產品的現金持有比例甚至長期保持在90%左右。如此一來,為客戶帶來的收益要比同類理財產品低得多。
更令外界不解的是,銀行發行的這類理財產品一般均設有投資顧問,并還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如果這些產品募集的資金一直都投向貨幣基金以及現金這些并不需要太多投資技巧的領域,則也就沒有設立投資顧問的必要,一些投資顧問甚至被質疑有不作為之嫌。
某股份制銀行網站公布的資料顯示,該行推出的一支基金計劃理財產品披露的2009年投資方向顯示,投向貨幣基金的資金以及現金占總資金的比例長期保持在80%左右,甚至在2009年的8月、9月、11月份這三個月,持有的現金占總資金的比例分別為99%、95%、90%。
根據該產品的介紹,將主要投資于證券投資基金,預期最高年收益率為30%,管理費為1.5%,在扣除管理費后收益超過15%的部分收取20%的業績提成。不過,從最終的收益來看,該款產品的到期單位面值為0.9939元,遠遠低于當初承諾的收益。資料還顯示,這家銀行推出的多支基金計劃的操作風格也與之類似。
對此,某銀行的理財產品經理透露說,一些掛鉤基金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風格之所以謹慎,與監管層的監管趨嚴不無關系。據介紹,2008年不少銀行理財產品出現零收益甚至負收益,并引起監管層關注。監管層隨之出臺相關政策,禁止再發行投資二級市場股票或有關證券投資基金的理財產品。不過,此前發行的該類理財產品仍可繼續投資,但其操作風格也大多趨于保守。因此,也錯過了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