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進峰 杜曉華
此前市場傳出銀監會擬大幅削減國有大銀行2010年信貸額度后,監管機構的“窗口指導”正發揮著效應。1月19日,本報從中國銀行南方一家省級分行獲悉,該行已從1月18日晚7時起,停止貼現和貿易融資類授信融資產品業務。
次日,該分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該行已于當日8點收到郵件通知要求停止放貸,“現在放不了貸款,系統已經關閉了。”
“除非是總行級別的客戶才有可能考慮,但一定要總行批。”他強調。其推測,這一狀態可能維持到月底。
部分中資行停止放貸的消息,亦從企業層面得到證實。中國資金管理網提供的消息顯示,該網站19日收到企業會員證實,多家銀行已停止放貸。
該網站引用企業會員的消息稱,“剛接銀行電話通知,從昨晚(1月18日)7點開始,全國停貸。”還有企業會員證實,他們與中行本來談好的授信,“今天早上說已經停了,需要等到總行和分行溝通后,才能明確”。
截至19日晚截稿時,本報尚未收到中行方面就此事的回復。
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去年12月末,為控制年底信貸沖高,建行亦曾將放貸審批權限上收總行,隨后在今年1月份稍有放松。
舍小保大
從停止貼現和貿易融資類授信融資業務到停止貸款,不過12小時。在這家分行所在的南方省份,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是外貿型企業。
對于信貸員,這幾乎意味著“休息”。“本月不大可能再做新增貸款了,就是剩下的一些存量客戶的到期業務,可能還需要處理一下。”一家國有大行某南方支行的一位信貸員說。
在此情況下,也許只有“內保外貸”能作少量替代。
前述南方某支行行長透露,匯出匯入款項的企業貸款還有另一條規避路徑。具體來說,若這家企業需要外幣貸款來償付國外貨款,則讓該企業的海外子公司在一家銀行的香港分支機構開外幣貸款賬戶,該銀行在國內的分支機構則為該企業開保函或信用證。不過,他強調,夠條件做這種業務的客戶并不多。
對于分支行來說,信貸審批權限上收總行,幾乎等同于“停貸”。
前述支行長透露,幾乎每個上總行的項目,審批的程序都拖得很長,少則三五個月,長則一年兩年。“最后,大多都無果而終。”客觀上的原因是,總行對地方的很多項目的具體情況,并不熟悉。
對于商業銀行的這一選擇,某國有大行中層向記者分析,商業銀行壓縮信貸規模,影響最大的肯定不是那些大客戶,壓縮中小客戶貸款規模是銀行不得已的選擇。
“商業銀行對所有的項目進行權衡,哪些項目壓縮后若不影響長期客戶關系,就會放棄。”上述大行人士分析。
被迫“收緊”?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感慨,商業銀行收緊1月信貸投放步伐,更多是被迫的,1月份第一周市場傳聞的近6000億元的信貸大投放引發了監管層的擔憂。
某國有大行信貸部人士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15日,國有四大行新增貸款約3800億元,其中,工行、中行均已過千億,農行和建行分別超過600億和500億元。
2010年第一周,即 1月4日到8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曾貸出約2800億元。
商業銀行在2009年末被壓制的信貸沖動,大有被再次激發的態勢。
1月11日上午,監管部門曾召集大行負責人進行座談,提醒各行應按照科學的節奏發放今年的貸款,關注貸款集中度等問題;12日,央行宣布提高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13日,銀監會頒布了又一資本充足率監管新規,再次強調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
“從監管層的一系列動靜可以看出,監管層的窗口指導已啟動。” 某國有大行信貸部人士說。
實際上,商業銀行的信貸沖動在2009年末已受到嚴格抑制。
建行北方某省分行高層向本報表示,實際上去年12月建行就已制定好了今年1月的信貸投放計劃,主題思路就是“有序投放、嚴格控制”。
“2009年12月底時,沒有總行的同意和審批,任何分支行都不得自主投放貸款。”他說,這是“硬紀律”。
建行嚴格控制規模的手段有二。其一,總行提前將信貸收緊信號釋放給分行,分支行作為一級法人,觀念和管理上隨時跟進;二是,分行任何一筆貸款沒有分行主管信貸的副行長的簽字,出不去。建行這家北方省級分行在2009年12月最后三天壓縮了十幾億貸款。
“原來總行給了這些貸款額度,我們還存在一些僥幸心理,看能不能年底放出去;但總行層面不放手。”上述建行人士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