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財產品為紐帶的銀行與私募聯手淘金熱潮正在悄然興起。通過合作,銀行借助私募高手的理財能力進一步強化了自身“金融超市”的戰略定位;私募機構則借助銀行的優質客戶群體實現了自身規模的快速擴張。
記者近日獲悉,招商銀行和光大銀行都曾計劃在本月發行陽光私募產品。但是因為信托公司被中登公司暫停開戶,兩家銀行的發行計劃不得不往后順延。而據相關人士介紹,兩家銀行此次與私募的合作均是采用代理銷售的模式,對于所代銷的私募產品,銀行方面已經根據第三方評級、歷史業績進行了嚴格的篩選。代銷私募產品所瞄準的目標客戶人群,為兩家銀行私人銀行部的高端客戶人群。
記者還了解到,陽光私募與銀行間的進一步合作也在緊密籌劃中,部分銀行已經計劃與國內一些知名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合作推出結構化信托產品。據悉,這種與私募合作的形式,屬于銀行信托理財產品范圍,必須向銀監會報備。而與當前銀行代銷的私募產品不同的是,銀行與私募雙方將共同協商設計產品運作形式,很有可能采用類保本產品的設計,即要求作為投資顧問的陽光私募承諾:在理財產品虧損到一定程度時做出墊付。而在以往的代銷模式中,陽光私募是不承諾保本的。
7 月初,銀監會公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投資二級市場。對此,某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人士認為,《通知》應該不會影響到銀行與私募的進一步合作。因為在該《通知》的第二十條中也規定,對于具有相關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高資產凈值客戶,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私人銀行服務滿足其投資需求,可不受“不得投資二級市場”的限制。
相關人士認為,在銀行與陽光私募的合作中,雙方可以各取所需。光大銀行重慶分行財富管理中心主任周敏認為,與私募合作,凸顯了銀行作為“金融超市”的作用,能幫助風險偏好不一的客戶找合適的理財產品。廣州某私募則認為,私募打開銀行渠道后,在規模上能夠實現快速擴張的目的。而據其了解,無論是何種合作方式,在利益分成上,銀行除了獲得全額銷售費以及托管費外,還將獲得產品的部分管理費以及私募的部分提成收益。按照目前的行情,在私募可以提取的20%的業績報酬中,銀行從中一般能拿到3% 到5% 的比例。對此,該私募人士稱,通過做大私募這一塊業務,銀行相當于開辦了一家基金公司。據《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