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7月10日電(記者 黃玫)隨著股市重上3000點,百姓理財的熱情被再度點燃。在資本市場回暖之時,銀監會宣布出臺新規,銀行理財資金不能直接投資股票基金,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專家認為,銀行理財市場的“穩健警鐘”已經敲響,監管部門在指引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的同時,也提醒百姓須謹慎理財,畢竟理財產品負收益的陰影仍未完全消除。
新規溯源:銀行理財“負收益門”
7月8日,銀監會正式對外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明確理財資金不得投資于境內二級市場公開交易的股票或與其相關的證券投資基金。
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認為,該《通知》的出臺與目前所處的國際金融市場環境息息相關。在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中,帶高度杠桿和復雜結構的理財產品給投資者造成重大損失,因此目前各主要國家均加大了對理財市場的監管。
銀行理財產品曾經讓人“又愛又恨”。在金融危機和股市走熊的背景下,資金的避險需求引致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呈現大幅增長。根據銀監會的統計數字,2008年銀行理財產品募集金額約3.87萬億元,是2007年的三倍多。截至2009年5月末,各中外資商業銀行存續的理財產品超過4100只,理財業務市場規模達到7000億元。
盡管銀行理財產品相對風險較低,但也有一些產品是與資本市場掛鉤的;受資本市場單邊下跌的影響,部分類型理財產品一度陷入“零收益”甚至“負收益”的局面,有的損失達四五成。廣州市民李莉的想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幾年的投資可謂“驚心動魄”,股票、基金原來翻倍了還嫌賺得不夠多,最后卻只剩下不到一半的資金。本以為銀行理財一定保本,但是也遭遇了負收益。
“穩健警鐘” 敲在資本市場回暖之時
隨著宏觀經濟出現企穩向好的信號,資本市場也逐步回暖。7月初,上證綜合指數已從去年的低點重新爬回3000點。近期,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和基金比較暢銷,一些人重新迸發了理財熱情。
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助理裘驚雷說,從目前工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情況看,七八成的銷量集中在上海、北京和廣東珠三角地區,不少是投資者試探性地介入,這說明個人投資理財的信心還在緩慢建立當中,尚未完全恢復。此時銀監會出臺新的銀行理財規范,很及時也很有預見性,這給商業銀行一個明確的穩健投資信號,也給投資者樹立了市場健康發展的信心。
裘驚雷認為,新規對商業銀行影響最大的就是第18條,“理財資金不得投資于境內二級市場公開交易的股票或與其相關的證券投資基金”,這在很大程度上去除了與資本市場掛鉤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波動大的風險。
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認為,《通知》重申商業銀行“賣者有責”的基本定位,加強了對銀行理財業務的監督管理。新的管理規范在對銀行審慎開展業務、對個人理財投資準入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整體上有利于我國理財產品業務的健康發展。
危機影響未消 市民理財宜“穩字當頭”
專家認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未消除,不景氣的環境下錢能生錢很有必要;百姓個人要積極在危機中尋找理財機遇,建議此時采取保守策略,“穩字當頭”。
裘驚雷說,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新規在引導高端投資者審慎投資的同時,尤其強調銀行對中低收入投資者實施更有效的保護。如新規第5條提出:商業銀行應將理財客戶劃分為有投資經驗客戶和無投資經驗客戶,僅適合有投資經驗客戶的理財產品的起點金額不得低于10萬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不得向無投資經驗客戶銷售。因為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往往帶有高風險,設置了購買門檻,保證購買人群是具有充足資金實力的,即使萬一出現風險,投資者的基本生活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金融機構作為占有優勢的賣方,要不斷提高產品設計能力,推出適合當前需求的理財產品,更好地保障投資者的收益。廣東舜華律師事務所律師廖治超說,理財產品應提供更為人性化的產品說明,如境外的一些理財產品,在產品說明的封面上醒目地寫上“本產品屬于投資契約,投資者對相關術語、條款不明白,建議咨詢專業人士”,積極履行賣方提醒責任。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認為,商業銀行應加大客戶細分力度,向客戶銷售適合各自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
裘驚雷說,百姓理財須謹慎,首先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然后做好資產配置。銀行把投資者按風險偏好不同,劃分為保守、穩健、平衡、成長、進取五個類型。例如風險偏好高的進取型投資者,可以考慮直接購買股票;風險偏好高而又沒有時間的,可以買基金;追求較穩定收益的,可以考慮購買票據或信托類的銀行理財產品。此外,還可根據資金緊急情況,選擇長期或短期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