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香港商人曾裕指控高盛未經授權交易累計期權案尚未塵埃落定,新加坡富商黃鴻年(Oei Hong Leong)與其“老搭檔”新加坡花旗集團又將對簿公堂。
5月19日,具有“股市金手指”之稱的新加坡富商黃鴻年(Oei Hong Leong)將與之合作近30年的花旗集團新加坡私人銀行部門告上新加坡高等法院,控訴理由是花旗私人銀行多次提供不準確的交易信息,導致其巨虧超過約6.84億美元(合10億新元)。
黃鴻年在起訴書中控訴,花旗涉嫌對他的交易風險敞口提供了“不準確且具有誤導性”的信息,導致他在去年損失了大約10億新元。據悉,黃鴻年的巨虧主要發生在去年9月和10月的外匯交易和美國政府債券交易中,花旗私人銀行部門正是這些交易的經紀人。
消息爆出,業界嘩然。作為東南亞華人社會中最具影響力的金融投資家之一,黃鴻年2008年在新加坡《福布斯》富豪榜中排到了第29位,其數十年來的投資歷史經驗曾為很多人津津樂道。
20世紀90年代末,黃鴻年曾在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從事金融投資活動,并以卓越的投資收益,贏得“股市金手指”的美譽。
這些年來黃鴻年為人所熟知的投資理念是“人棄我取”。黃鴻年都是在環境不好的時候賺大錢,比如1997金融風暴、伊拉克戰爭、“9·11”事件以及2003年的“非典”等等。但同樣一旦投資失敗,他就會果斷收手。因此,有關人士很難相信他會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盲目操作而不顧及后果。
新加坡《海峽時報》援引法庭文件稱,黃鴻年在起訴書里表示,早在2007年,他憑借往日經驗已經感覺到全球經濟正在下行,他打算縮減投資。因此,他告訴花旗私人銀行說,他希望自己的賬戶能夠保留1億美元的保證金盈余。但花旗私人銀行向其表示賬戶內還有充裕的保證金盈余,黃鴻年因此在9月16日和10月6日錯誤加大了投資。
短短十幾天之后,一連串的戲劇性事情接連發生了。10月23日起,黃鴻年被頻繁通知保證金不足。10月27日,保證金缺口達9000萬美元;30日,保證金出現2億美元缺口;2天后,花旗銀行又改口稱保證金又出現2800萬美元不足;同一天,花旗私人銀行修正10月27日保證金缺口為3.48億美元。
從2800萬美元到3.48億美元不等,花旗在幾天內向黃鴻年提供了幾份相互沖突的保證金缺口報告。黃鴻年認為花旗提供的交易風險敞口信息的不準確,使得他在交易中加大了風險敞口。黃鴻年對此感到非常生氣,他認為,正是因為花旗集團的追蹤和控制系統有問題,無法準確追蹤并記錄他的投資情況,才使得他沒辦法知道哪些投資情況才是正確的。而黃鴻年的律師也表示,花旗給他的關于交易風險敞口的信息總是不準確,導致他加大了風險敞口。這導致黃鴻年最終在外匯及債券交易中損失了10億新元。
在最終獲知所有風險敞口之后,黃鴻年被迫在去年10月金融風暴最緊張的時候進行了平倉,蒙受了巨大虧損,并在11月償還因虧損產生的債務。
但花旗集團的一名發言人表示:“這種指控是毫無根據的,我們將有力捍衛我們的立場。”據悉,針對此案的相關聆訊將定于6月23日進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