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少萍
商業銀行理財市場正在掀起一股監管風暴,今后商業銀行理財計劃須在發售前10日報告,這讓風險較大的理財產品被提前叫停變為可能。
CBN記者從多家銀行證實,銀監會辦公廳4月底曾向各銀監局與商業銀行下發了一份《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報告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商業銀行發售理財計劃由原來的售后5日內報告改為發售前10日報告。同時,對商業銀行分支機構收回此前部分下放的權限。
“監管機構對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管理模式的轉變,一定程度上會對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效率起到負面影響,但同時也加強了對銀行理財市場的風險控制,可以更好保護投資者利益。”上海某商業銀行人士昨日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表示。
根據《通知》,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發售理財計劃應實行報告制,最遲在發售理財計劃(包括總行管理以及總行授權分行管理的理財計劃)前10日,統一由其法人機構將相關材料按照有關規定向負責法人機構監管的銀監會監管部門或屬地銀監局報告。
此外,商業銀行分支機構應最遲在開始發售理財計劃后5個工作日內,將法人機構理財計劃發售授權書以及理財計劃的銷售文件等材料按照有關規定向當地銀監會派出機構報告。
“上述規定,一方面體現了監管層對銀行理財產品去年來出現的零/負收益情況的重視,另一方面體現了監管層希望加強對信托理財市場的風險控制。”上述商業銀行人士告訴CBN記者。
據這位商業銀行人士透露,去年以來,信托理財市場出現很多銀政信三方合作的項目,有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融資對當地監管機構施壓要求發行產品,加大了理財產品風險。《通知》將銀行理財發行管理模式改為售前監管,一方面可以加強對信托理財市場的風險提示,另一方面也督促商業銀行在報備材料中,加強對貸款主體的分析,進一步控制風險。這也使得銀監會對風險較大的理財產品在售前叫停變為可能。
據CBN記者了解,2007年11月28日,銀監會曾放松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售前管理為“在發售理財產品后5日內將相關資料報送監管層”。如今,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凸顯,監管層再次決定對銀行理財產品進行嚴格把關。
該人士補充說,以前一些商業銀行分行也有權發售銀行理財產品,現在這些分行發售理財產品必須經過總行上報材料,進一步強化了總行的權力與職責。
深圳某商業銀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產品開發人士告訴CBN記者,在以前售后報備的情況下,有銀行故意“省略”掉涉及風險較高的內容,比如在涉及一筆信用貸款有關的理財產品時,銀行故意“忽略”了貸款主體的信用情況,事后監管的制度無法起到預防風險的作用。現在,由于報備材料關系到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與否,銀行在設計產品時,不得不對材料涉及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論證。插圖/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