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麗靚
興業、中信、華夏等銀行相關業務合作正在洽談中
隨著并購貸款業務的啟航,商業銀行與產權交易機構的合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記者昨日從上海聯交所獲悉,目前上海聯交所與興業、中信、華夏等五六家股份制銀行針對并購貸款業務的合作正在洽談中,近期上海聯交所將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獲得首份并購貸款的一家企業。
自2008年12月9日,銀監會出臺《商業銀行并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以來,瞬時間,并購貸款業務便受到了參與主體的熱烈追捧,數百億元的貸款額度頻頻亮相。
在《指引》發布的當月,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便分別與工行上海分行、上海銀行聯合推出了100億元并購貸款額度。隨后,自今年1月6日工商銀行北京分行與首創股份、北京產權交易所三方簽署國內首筆并購貸款合作意向協議的不到半個月時間內,工行已先后攜手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深圳國際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所與深圳產權交易中心,簽訂了總金額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的企業并購貸款意向性額度。這大約相當于工行2008年信貸增長額度的1/10。除工行外,1月20日,國開行與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國安集團公司在北京簽署中信集團戰略投資白銀集團項目并購貸款有關合同,并發放貸款16.315億元。這是銀監會并購貸款新政發布后,商業銀行第一筆實現資金發放的并購貸款。昨日,北交所與浦發銀行的并購融資合作在協議的基礎上也已拉開帷幕。
據記者采訪了解到,由于并購業務得以開閘,目前產權交易機構已將今年的工作重點轉向該業務的發展,據北交所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還有幾單并購貸款業務正處于洽談當中,近期將有望推出,而將銀團貸款引入并購貸款也在北交所的規劃中。上海聯交所新聞發言人羅新宇對記者表示,目前有很多股份制銀行正在與上海聯交所針對并購貸款業務進行洽談,而上海聯交所也正在全力幫助運作這方面的事情,他表示,并購貸款將是今年聯交所的工作重點之一,該業務將在做實做好的基礎上,再大力推進。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指引》對產權交易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但由于商業銀行發放并購貸款細則的缺失、并購貸款中所蘊含的極高風險以及對于銀行專業化團隊素質的等等要求,可能會使部分商業銀行緩行或難以開展。
根據《指引》規定,符合以下條件的商業銀行可以開展并購貸款業務:
一是有良好的風險管理和內控機制;
二是貸款損失專項準備充足率不低于100%;
三是資本充足率不低于10%;
四是一般準備余額不低于同期貸款余額的1%;
五是有并購貸款盡職調查和風險評估專業團隊。
方正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鄭寧認為,工行、中行、建行都是符合該項業務資格的,在股份制銀行中可開展業務的包括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和中信銀行,另外三家城市商業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從資本充足率等數據來看也都是符合規定的。
東吳證券分析師則認為,從去年三季度披露資本充足率數據的上市銀行來看,浦發銀行、深發展資本充足率不足10%;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深發展的一般準備余額高于同期貸款余額的1%;由于貸款損失專項準備充足率多數銀行不予披露,同時其他門檻暫時較難衡量。因此僅從資本充足以及一般準備余額兩項來看,多數銀行已出現不符合條件的情況。因此,從上市銀行實際來看,此項業務的全面開展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