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瑞銀去年12月31日拋售中行33.78億股H股獲利4億美元后,昨日建行也證實,美國第三大銀行——美國銀行(以下簡稱“美銀”)7日以每股3.92港元出售56.2億股建行H股,價值約28.3億美元,一次性獲利約11.3億美元。專家認為,由于外資受其自身財務壓力較大,今年拋售中國上市公司股票的情況可能增加,但對銀行業影響不大,且這并不意味著海外戰略投資者的全面退出,中國仍然是未來全球最具投資價值的地區之一。
減持為自保
昨日上午10時,美銀以股份配售方式售出56.2億股建行H股股份,每股固定價格在3.92港元,比建行H股周二收盤價4.45港元低12%。此次美銀減持的股權約占建行H股總股權的2.5%,減持前美銀所持建行H股股份占比為19.1%。
對此,建行昨日發布公告回應稱,鑒于美銀自身的財務狀況,其減持建行股份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建行同時強調,美銀的減持不會影響他們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同時雙方將繼續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自初始投資后,建行已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銀行,而美銀位置則下滑至第七位。
受該消息影響,建行H股昨日以4.4港元低開,全日大挫8.76%,報收4.06港元,而同期大盤恒生指數收跌3.37%。建行A股間接受壓,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01%至3.93元。
“很有可能是發達國家那些財務狀況比較好的機構投資者在接盤。”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對本報記者表示,“金融危機下,為了新一輪資產投資布局,很多機構將中國作為‘抄底’首選。”
暫時之舉
“未來一段時間,外資戰略投資者拋售中國上市銀行股票的情況可能會增多。”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2009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甚至出現衰退。許多海外戰略投資者可能會面臨現金流緊張的問題,同時中國經濟開始進入深度調整期,資本市場不穩定因素增多,因此外資現在抽身而退在情理之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李眾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獲利角度而言,中國還是全球范圍內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地區,現在出售中國上市公司股票實屬不得已之舉。
但張明強調,瑞銀、美銀拋售部分H股,并不意味著海外戰略投資者的全面撤退。郭田勇也表示,拋售中國股票只是外資為緩解資金流動緊張的暫時之舉,未來出現清倉拋售的可能性并不大。事實上,此次減持之后,美銀仍持有16.6%的建行H股,且美銀在2008年11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將保持對建設銀行長期、重要的戰略投資者地位。市場普遍認為,為維持重要股東地位,美銀再次減持建行股份的機會不大。
下一家工行?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市場還傳言,香港李嘉誠基金昨日以每股1.98-2.03港元的價格,配售中行20億股股份,配售價較當日收盤價折讓5%-7.5%。這是繼瑞銀之后,第二個折價減持中行的戰略投資者,同時坊間還傳出蘇格蘭皇家銀行也將加入減持行列。
外資銀行減持中資銀行股權套現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反映外資對中資銀行盈利增長的擔憂增強。目前,除了中行、建行外,工商行、交行及中信銀行也有外資參股。其中,高盛持工商行4.93%的股權;西班牙BBVA銀行持有中信銀行4.83%的股權;匯豐持有交行18.6%的股權。有分析師認為,工商行的外資股東持股分散,每家所持股權較少,因此被減持的可能性較大。
受此預期影響,昨日港股銀行板塊下跌嚴重。其中,中行H股收盤下挫3.17%,而今年禁售期亦會屆滿的工商行則大挫7.26%。
商報記者 黃競儀 李薇/文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