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資銀行去年稅前利潤增八成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03:10 南方都市報
據多方面可靠消息,2007年中資銀行在信貸迅猛增長的背景下,利潤亦相應呈現大幅飆升:從2006年的3333億元升至2007年的6100億元,增幅達八成有余。其中,工行以超1000億元排名第一。 四大國有銀行去年稅前利潤3000億 上月央行公布2007年本幣貸款3.63萬億元,出現飆升,已經預示中資銀行2007年的利潤情況。其中,包括四大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和1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內的17家商業銀行的稅前利潤約為4300億元,占中資銀行稅前利潤貢獻比超過70%.17家商業銀行本外幣稅前利潤同比增幅超過80%. 這17家商業銀行中,同比增幅排名第一的為廣東發展銀行,其增幅高達52倍。廣發行內部人士稱,這主要是因為2006年股權轉讓并沖減巨額不良后,廣發行2006年稅前利潤超過了9000萬元,2007年里發生的業務自然不需要過多的不良撥備。如此一來,利潤增幅自然奇高,稅前利潤接近50億元。 排除廣發行特例后,年度的贏利大戶依然屬于第一梯隊的四大銀行。據匯總數據顯示,四大行2007年稅前利潤合計約為3000億元,占所有中資銀行的50%強。其中,工行以超1000億元排名第一,建行以超900億元排名第二,中行、農行分別以超800億元、300億元排名第三、第四。 以增幅來算,四大行中,增幅最大的為農行,高達180%,另一超過成倍增幅的為工行。 股份制商業銀行業績集體狂飆 與四大行的繼續鞏固市場地位相比,位于第二梯隊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卻是集體性飆升。年度前三甲的分別是興業、招行、中信。上述三家銀行2007年稅前利潤增幅均翻了一番。當期稅前利潤分別超過了100億元、200億元、140億元。 興業、招行、中信三家銀行在2007年貸款業務中增長最快,其本外幣貸款增幅分別近20%,其本外幣個貸增幅分別約為100%、60%、60%,均居17家中資銀行增幅的前列。值得注意的是,以招行為代表,上述股份制銀行在零售和中間業務領域近年也頻頻發力。其中,招行非利息業務占比已達25%以上。 如果扣除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恒豐銀行新成立的銀行,17家商業銀行稅前利潤余額和增幅末位的則是華夏銀行。其2007年本外幣稅前利潤為30億元左右,同比增幅近40%.除以上股份制銀行外,光大、深發展、浦發、民生的本外幣稅前利潤分別約為70億元、30億元、100億元、80億元,增幅分別約為60%、80%、90%、50%.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這一組數據來看,深發展和民生銀行已經明顯落后于其他股份制銀行。深發展受本世紀初兩次引進戰略投資者以及兩次股改的漫長經歷影響,嚴重影響了業務發展,錯過了市場發展的最佳時期。截至去年底,其本幣貸款余額約2000億元,遭遇了和廣發行同樣的命運,并且還落后于廣發行200余億元。至于民生銀行,截至去年底,其本幣貸款規模超過了5000億元,處于股份制銀行(除交行外)貸款規模的第一序列,僅以其貸款規模論,稅前利潤也應在百億以上。 利好能否推升銀行股股價尚難判斷 業績大幅飆升,是否會帶來銀行類上市公司股價大幅上漲?銀河證券分析師馬永諳認為,商業銀行業績走強幾乎在預期中。判斷銀行股下一階段的走勢,應取決兩方面因素:一是業績;二是外部環境對估值的影響。馬永諳表示,從外部環境來看,目前還不明確。特別是美國次貸危機還未完全消除,美國經濟增長幅度還不明朗。目前影響銀行股價走勢更大程度還是受外部環境影響。 馬永諳認為,商業銀行業績飆升,肯定能在股價上帶來積極的影響,是一大利好因素,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股價,現在還難以判斷。 國都證券發表觀點認為,央行準備金率的提高、美國經濟增長減緩,及有可能出現經濟衰退和解禁小非減持或對股價產生的杠桿性影響都是銀行股價走勢的不利因素。本報記者劉斌實習生王婉婷北京報道 ■操盤指引 銀行股:吸籌言之過早 連陰四個交易日的銀行板塊昨日一路走紅,個股呈現普漲,板塊指數全日上漲2.87%,成交金額74.2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略有放大。但廣州萬隆數據顯示,銀行股雖然有轉暖表現,但板塊凈流入值仍為-3.56億元,表明資金參與熱情不高。銀行股中,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寧波銀行漲幅居前,分別達到5.02%、3.82%和3.80%. 中信證券策略研究組首席研究員程偉慶認為,僅憑昨日表現尚無法得出市場反轉的結論。證監會的表態“只是做了他們應該做的事,不能定性為救市”,金融地產等指標股的未來走勢除了政策導向之外,依然取決于公司本身業績以及資金面供給情況。今日起,招商銀行等一批銀行股將陸續出現限售股解禁,將對市場資金造成新的壓力。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