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普:中資銀行應關注潛在信用風險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03:59 金融時報
記者 袁蓉君 去年,盈利快速增長的中國銀行業成為資本市場上最為亮麗的一道風景線。不過,在美國次貸危機逐步深化以及中國政府實施從緊貨幣政策導致經營環境變化的背景下,今年中國銀行業是否能夠繼續去年的輝煌成為投資者關注的一大焦點。2月21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標準普爾公司金融機構評級專家認為,中資銀行因全球信用危機而引發的市場風險總體上處于控制之中,今年更應關注的是可能上升的信用風險。 一般來說,市場風險主要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和股票投資風險。根據標準普爾當天公布的一份對銀行業研究報告,中資銀行的市場風險偏好總體比較保守,且風險管理能力與其自身并不復雜的市場風險狀況相匹配。盡管中國的銀行也卷入了美國次貸危機,但因涉入規模較小,其所受到的直接影響很有限。標準普爾金融機構評級資深董事曾怡景告訴記者,截至2007年9月底,中資銀行中涉足程度最深的中國銀行所持有的次貸相關資產已從6月底的96.5億美元降至79.5億美元,只相當于其所有者權益的13.4%,中國銀行已為此計提7.94億美元撥備。到去年年底,次貸相關資產的比例還會進一步下降。 在全球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波動、中國國內存款準備金率不斷上升環境下,上述報告表示,大多數中資銀行仍保持著穩健的流動性。由于持續的經常項目盈余和強勁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為防止人民幣升值過快,中國人民銀行持續向銀行體系注入基礎貨幣。大多數中資銀行擁有足以維持手中次貸相關資產到期的流動性。因此,持有資產到期的信用損失可能低于銀行在目前不利的市場環境中匆忙出售資產的損失。 雖然目前市場風險不大,標準普爾金融機構評級副董事廖強表示,隨著國內一些制度性因素的變化,包括利率最終自由化、人民幣匯率更具彈性等,中國銀行業未來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將不斷增大。所以,各家銀行需要進一步提升其市場風險管理能力加以應對。 與處于可控范圍的市場風險相比,廖強特別強調了對信用風險的關注,認為這是國內銀行今年面臨的首要風險。他提醒中資國內銀行對貸款分類和撥備的做法保持警覺,以便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其資本實力,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信用風險向下循環的情況。 最近幾年,中國銀行業資產質量持續改善。標準普爾認為,這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改善以及新增貸款快速增加稀釋了不良資產,銀行業不良資產比率持續下降,貸款損失準備金覆蓋率快速上升。另一方面,資產結構日益從信貸資產轉向非信貸資產,從高風險的企業貸款轉向風險較低的消費抵押貸款,也使資產質量得到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為遏制不斷增大的通脹壓力并解決經濟增長中結構性失衡的問題,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貸款增速很可能放緩,銀行的企業貸款業務正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如果企業信貸受到約束,部分高增長企業會在今年遇到麻煩,銀行向這些企業發放的貸款質量可能會出現問題。緊縮政策可能會影響到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的償債能力。另一方面,今年全球經濟波動加劇,給中國的出口企業帶來負面影響,這些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還款能力可能會有一些波動,對銀行資產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另外,在通脹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企業資金和勞動力成本都在上升,如果企業的產品定價能力不能隨著生產成本相應提升,其還款能力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廖強如是說。 但是,廖強表示,今年中國銀行業不會出現不良貸款率大幅上升或資產質量急劇惡化的情況,信貸資產質量仍處于可控水平。不過,中國銀行業確實需要為未來幾年可能出現的不利經營環境做好準備。 “如果不考慮農行剝離不良貸款因素,今年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可能應比2007年有所上升,但不會急劇反彈。因為受到一定限制的銀行信貸仍將保持較快增長,1月份的信貸數據已經顯示出這一點,會對不良貸款率有一個稀釋作用。其次,由于不良貸款率的反彈只會出現在部分行業和部分地區,且這些行業和地區也不是固定的,出現償債困難問題的企業比例不會太大。”他預計說。 根據瑞銀集團日前發布的2008年全球銀行業投資策略報告,全球銀行業今年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經營環境,流動性風險、與次貸相關的風險、信用風險和降低財務杠桿的風險讓大多數銀行的盈利前景異常黯淡。但是,該報告特別強調了中國銀行業的投資價值,認為今年對中國銀行業而言仍是一個好年景———利潤增長率有望超過35%。這一數字自然比不上去年多家上市銀行高達60%、甚至100%的增速,但毋庸置疑,這個數字對投資者仍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人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趨勢不發生逆轉,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就方興未艾。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