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資銀行:良性競爭 各顯身手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 08:50 解放日報
過去的2007年,是我國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轉制為在國內注冊的法人銀行的第一年。這一年里,中外資銀行在上海“同臺競技”,既相互競爭又共同發展。 來自市銀監局的最新統計顯示,到2007年底,上海經批準轉制的外商獨資銀行12家,約占我國轉制外資銀行的8成左右,共有17家外資銀行總部設在上海;共有外資銀行分行64家,2007年新增5家;共有外資銀行代表處107家,2007年新增9家。與此同時,寧波銀行、深圳平安銀行、北京銀行、浙商銀行等一批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也紛紛在上海設立分行或信用卡中心。 銀行業的全面開放,推動著外資銀行加快發展人民幣業務。2007年4月,花旗、匯豐、渣打、東亞等4家外資銀行在滬開業以來,外資銀行接受境內居民的人民幣儲蓄存款日益增多。僅11月份,滬上外資銀行新增人民幣各項存款113.3億元,占2007年前11個月累計增量的3成,同比多增86.1億元;11月末,滬上外資銀行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7%。 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增長的背后,意味著中外資銀行之間的競爭更為直接。由于外資銀行的網點遠遠不及中資銀行,因此在本土化過程中,利用全球化的資源和風險管理的經驗,首先聚焦高端客戶,如匯豐銀行的卓越理財賬戶為客戶提供全球身份認可等專業服務。中資銀行則積極應對,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先后引入私人銀行業務,針對擁有100萬美元以上金融資產的個人客戶,光大銀行則推出投資門檻高達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私募基金產品。“高端財富管理”成為今年中資銀行創新業務的關鍵詞,像“金葵花”、“天璣財富”等多個品牌推出的背后,就有外資銀行帶來的巨大競爭壓力。 隨著QDII打開銀行間理財的國際化空間,中外資銀行也開始各顯身手。工行推出第一只直接以人民幣投資于境外股市的代客理財產品“東方之珠”,花旗銀行在中國國內首家推出投資海外共同基金的人民幣代客境外理財產品“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匯豐銀行理財產品“環環薈萃”與海外基金掛鉤,興業銀行“環球理財2號———港股基金寶”則以各類精選恒生指數基金作為投資標的,為上海市民和在滬海內外人士拓展了多渠道的理財空間。 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上,中外資銀行也頻出新招。據央行上海總部公布的上海貨幣信貸運行情況顯示,2007年11月份滬上外資銀行新增企業存款103億元,同比多增71.3億元; 新增貸款130.9億元,同比多增59.7億元,其中制造業、房地產業、商務租賃業和批發零售業貸款增量占比達到94.5%。面對外資銀行的競爭,中資銀行相繼推出應收賬款融資、國際保理融資業、供應鏈金融等創新產品。比如,深圳平安銀行推出"贏動力"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產品,承諾小企業信貸審批時限最短3天、最長15天,對于缺乏抵押物但資信良好的小企業還計劃推出50萬元以下免抵押、免擔保的信用貸款。不久將來,外資銀行將在中國境內開辦自有品牌的銀行卡。這意味著,中外資銀行將在更多的業務領域內"短兵相接",通過良性競爭而迸發出更多的創新活力。(劉穎)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