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爭霸國際結算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 21:59 21世紀經濟報道
北京報道 本報記者方會磊 監管部門以季度為周期進行信貸調控的新節奏,令商業銀行備感壓力。而傳統的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業務領域,則成為一些銀行擴大市場份額、謀求利潤的一個新方向。 追逐著全球客戶進入中國的腳步,轉制為本地法人銀行的外資金融機構將國際結算作為挺進中國市場的頭號業務。今年3月剛轉制為本地銀行的東亞銀行,在短短8個月間,其貿易融資規模就達到了10多億港幣。 而本土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也悄然加快了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的發展步伐。工商銀行2007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工行國際結算業務總量為2433億元,同比增長42.7%,其中境內機構辦理國際結算業務1783億元,同比增長37%。 激烈的競爭正改變著中國銀行"一行獨大"的原有格局。"老實講,我們是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了艱難,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來自市場競爭對手的壓力。"12月18日,中國銀行國際結算部總經理王國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為此,中行設計了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的中期發展目標——3到5年內保有30%以上的市場份額,并在管理架構、人力資源等方面進行改革。 新勢力崛起 國際結算業務利潤豐厚,但迫于海外分支機構以及外匯業務經驗有限,沒有一家銀行能在這項業務上與中國銀行媲美。1986年以前,我國的國際結算業務基本上是由中行獨家經營,其市場占有率始終在95%以上。 作為中國銀行傳統優勢業務,國際結算和貿易融資對中國銀行的利潤貢獻向來居功奇偉。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行全轄的國際結算業務總量已突破1.2萬億美元,其中,中行國內機構共完成國際貿易結算業務548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市場份額超過31%。上半年中行結算與清算手續費和信用承諾手續費收入分別增加24%和30%。 現在,這塊利潤豐厚的市場面臨著越來越多競爭者的瓜分。一外資銀行的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外資銀行對企業客戶的業務供給順序依次是國際結算清算業務、外匯資金業務、企業現金管理以及外匯存款業務。 "貿易融資更是各家外資銀行在中國市場最具競爭性的領域,有91%的銀行認為貿易融資領域的競爭將非常激烈。"王國勝亦認為,作為投入產出最高的業務,國際結算業務對于進入中國的外資銀行而言"一定是第一個進入的市場"。 為了迅速拓展業務,外資銀行表現出諸多的策略靈活性,比如降低業務費率以及開出相應的優惠措施來招徠本土客戶資源。 另一方面,工商銀行也一直在蓄力國際結算業務。盡管由于歷史定位等方面的原因,工行目前的海外業務在規模和覆蓋面方面都無法與中行相比,但工行近年來不斷加速設立海外分支機構并進行國際并購,以提高海外業務的實力。 以工行并購南非標準銀行為例,標準銀行在非洲18個國家以及歐美亞的1051家分支機構有效地擴充了工行的海外服務網絡,而中行目前在非洲僅有約翰內斯堡分行和贊比亞兩個分行。一位銀行人士稱,工行收購標準銀行一役即在非洲市場上為國際結算業務趕超中行奠定了渠道優勢。 5年內保住30%市場份額 保有并提高國際結算和貿易融資的市場份額,成為中行未來幾年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總的來講,在3到5年之內市場份額不能低于30%。"王國勝表示。 要實現這個目標并非易事。在發展戰略上,中行將把市場劃分為十大重點地區,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客戶、不同產品建立不同的準入標準,使銀行對客戶進行更有效的服務。王國勝稱:"中國銀行要擺脫以前'孤芳自賞'的形象,適當地采取價格策略。" 作為歷史上的外貿外匯專業銀行,中行在外匯外貿企業中植根甚深。隨著國內大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行試圖將一些競爭對手的客戶也納入到自己囊中。 "鐵道系統是建設銀行的傳統客戶,但隨著他們走向國際市場的時候,中行能幫助他們在海外取得突破的機會,成為這些機構去敲門的'磚頭'。"王國勝說。 對于中小企業的貿易融資需求,中行公司部正與戰略投資者新加坡淡馬錫公司合作制定中小企業的授信方案,中行將在淡馬錫比較成熟的授信方案基礎上,結合中行實際進行調整。 "未來對中小企業服務的關注點會和貿易融資更密切,授信方案實施后也將會為貿易融資帶來新的客戶群。這也將成為中行新的業務來源。"王國勝說。王亦表示,目前國內貿易融資仍是中行"相當重要,但仍非主要的業務",未來將會更多地拓展那些"歷史上不往來"但同樣有貿易項下需求的新型通訊、運輸、電子企業等。 配合以上策略,中行還試圖推進一項人力資源改革——專家序列建設。即對一些專家型員工保證物質兌現的同時,賦予充分的專業領導權力。國際結算部擁有中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專家型員工,他的薪酬待遇不低于總行部門副總,在專業領域內也對他的個人能力進行了充分肯定。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