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跑馬圈地:我們為什么要跨區經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2日 18:23 21世紀經濟報道
北京報道 本報記者 陳昆才 孫 銘 自1995年第一家城市商業銀行在深圳誕生至今,城商行作為"第三梯隊"出現在中國銀行業舞臺已有12個年頭。 然而,過去大部分時間,城商行偏居一隅。2007年,城商行跨區發展的政策門檻全面放開。繼去年上海銀行、北京銀行(601169.SH)成功"探路"之后,以南京銀行(601009.SH)、寧波銀行(002142.SZ)為代表的基礎條件優良的城商行紛紛跑馬圈地。 11月24日下午,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之城市商業銀行高峰論壇上,6位來自城商行、投資銀行和學界的嘉賓,共同探討走向全國的城商行如何創新圖存。此次高峰對話的主題為"城商行跨區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本報記者王建新攝) ·主持·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陳昆才 ·對話嘉賓· 南京銀行董事長 林 復 徽商銀行行長 李 和 北京銀行副行長 許寧躍 吉林銀行副行長 程松彬 江蘇銀行行長助理 朱其龍 先行者說 曹遠征:城商行面臨著跨區經營的挑戰和機遇。南京銀行已在省內開設了泰州分行,接下來要在上海開分行,請林董事長談一下為什么要跨區? 林復:南京是中國金融競爭最激烈的城市之一,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都會到南京設分行,市場已經很飽和。具備資本實力和競爭力后,南京銀行下一步往何處去?我們總結了全國、全世界的一些小銀行發展的路徑,比如興業銀行,原來在福建也是一個小銀行,在監管部門的許可下他們走出了福建,現在變成一家(規模可觀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曹遠征:你的意思是變大才能走好? 林復:至少是走得比較好,走得比較前,相對比別人大一點才能活得更長一些。我們總結了城商行的三大出路,一個是做大做強,變成全國性的商業股份制銀行;其次是被其他銀行并購;還有一條是做社區銀行、精品銀行。但是我們感覺到,在沒有很多的特殊政策范圍的環境下,做一個社區銀行或小的精品銀行,想活得長、活得好很困難。 許寧躍:在符合監管部門有關要求的前提下,跨區域有助城商行更好發展。我們也有這樣的感受。如目前北京銀行天津分行的資產業務已達近65個億(元),負債達到30億。另外,上海分行今年10月開業短短一個月來,資產與負債都達到了15個億。銀監會已批準我們在西安設立分支機構。 跨區對北京銀行的資產結構,包括公司業務和個人業務的延伸是非常有益的。同時,近一年的發展也證明城商行在跨區域中,有能力進行資產、風險,包括業務配置的管理。 區域化的擴張是北京銀行發展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我們看到,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本部在其所有的總資產中,實際上也就占了1/10,而9/10主要是靠跨區域的擴張。 跨區沖動與被動 曹遠征:剛才是南京銀行和北京銀行上市后,資本金雄厚的條件下,他們對跨區發展的考慮。接下來,請問徽商銀行的李和行長和江蘇銀行的朱其龍行助長,作為區域性的銀行,你們在未來的跨區域發展中,怎么趕超? 李和:跨區發展包括兩方面。一是在金融市場、金融工具還不夠繁榮的情況下,可解決城商行資金來源受限的問題。舉例說,如果CD(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出來得早,一家銀行可直接拿到CD,那意味著什么?全國所有的銀行資金都可以用。如果從公開市場拿到的資金價格低于銀行的內部資金,就可以選擇到市場上去拿資金。但對于中小銀行,目前只有地方性渠道,資金來源是受限制的。 二是跨區經營會增強中小銀行對風險的抵抗能力。如果某地區的主導產業是高污染行業,嚴控環境污染的調控要求下,該地區的高污染企業便受到較大影響,如果當地的城商行沒有跨區,就會陷入巨大困境,但如果可跨區經營,沖擊便會減小。 朱其龍:城商行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特別是今年資本市場火爆的情況下,很多城商行的中間收入卻非常低,基金、理財、年金管理等很多業務因為沒有資格不能做,導致這些方面城商行的市場份額非常小,市民存款不斷流失,這與市民銀行的定位不符。長此以往,城商行在這方面的競爭力是不斷下降的。 但如果跨區,城商行是有優勢的。因為我們可以走出城區,到下面的縣、鄉、鎮設立分支機構。每設一個機構,可能很快就有存款、貸款,規模會很快上去,而且存貸的利差是可以保證的。 路徑選擇上,肯定是要先本市后市外,先省內后省外。目前銀監會已經批準江蘇銀行在宿遷成立分行,很快會開業,接下來還會在泰州設分行。 程松彬:跨區域經營的問題,實實在在是生存的需要。城商行都是以一個城市為依托組建的銀行,但這個城市再發達, 根據監管部門的要求,我們吉林銀行的目標是2008年內在吉林全省所有的地、市、州建立分行,現在還有6個地區未設。之后我們想走出省外,到東南沿海一帶城市去。只有這樣走,我們才能持續發展。因為像吉林這樣相對落后的省,單靠省內資源把一家城商行做大比較困難。 異地競爭力 陳昆才:跨區之后,一家城商行有什么金融產品或優勢,能在異地市場中超過別的銀行? 林復:這是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城商行本身就沒有多少優勢,要走出去打天下,和全國的銀行爭碗飯確實不容易。但可根據當地金融服務的特點,因地而宜。比如南京銀行今年2月到泰州設分行時,因為泰州市沒有自己的城商行,我們就找到當地的政府和企業說,我就是你們的本土銀行和市民銀行。經過半年的運轉,我們站住了腳,還賺了錢。當然,到其他地方去可能就沒這優勢了。所以到什么地方去,就要用什么特長來發展。 許寧躍:截至今年9月底,北京銀行總資產達到3067億,IPO以后,資本充足率將近達到20%,無論從治理結構、內部管理、公司業務還是個人 在天津和上海兩地,我們實現了網點資源、人力資源社會化,利用本土人才和資源。如在天津,我們只派去了一個行長。但我們內部的法人治理結構、風險管理控制和經營管理理念,及銀行文化能不能完全移植到天津、上海、西安等分支機構,可能是現在跨區域經營中較大的挑戰。 曹遠征:最后的一個問題留給鐘教授,你對中國城市商業銀行今后的發展趨勢有什么評論? 鐘偉:我粗略的認為,現在銀行業處在一個重組的大階段,即便上海、北京、南京這些銀行業風水寶地,也要"跑馬圈地"的。不跑馬圈地,即便現在膘肥體壯的城市銀行也不行。跑馬圈地無非幾種結果,一是你成功了,成為一個非常好的銀行;一是可能不成功,其他的銀行把你收(并購)掉了,但即便這樣,也比你不跑馬圈地強。因為在膘肥體壯時,你和大銀行沒什么區別,如果擴張過程中遭遇一些意外被收購了,談判條件也是不一樣的。 由于整個銀行業的擴張,也使得我們未來能夠有一個大中小不同類型的銀行格局。這種結果不是由行政力量,而是由市場力量形成的。城商行在發展中,無論采取什么策略,都是董事會的策略,成功或失敗的利益和風險他們都仔細權衡過的。最重要的一點,監管部門要有氣度接受和理解城商行擴張的愿望。 總體上講,如果城商行能夠充分關注IT建設和公司治理架構的改善,那么從現在起到2020年,以東南沿海一線城市的城商行為龍頭,有可能形成一個城商行板塊,這個板塊在2020年左右也許能占到整個金融資產份額的10%-12%。這意味著,未來12至13年間,城商行的整合使得他們的利潤增速比同行業高10個百分點,業務增速也比同行業高10到15個百分點。 曹遠征:鐘教授給我們一個最重要的啟示,市場經濟是一種競爭的經濟,如果要培育中國金融機構在這個大風大浪里游泳,才能真正鍛煉有競爭力的金融機構。監管機構的這種"保姆式"的管理,應該要稍微改一改,給他們一個更大的空間,這可能使我們在這個比賽場上,真見輸贏,真的見到更好的金融機構。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