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蘇寧:防控金融全球化帶來的風險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 13:18 金時網·金融時報
本報北京9月14日訊 記者卓尚進 戴磊報道 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進程、加快金融微觀機制改造、建立健全金融安全網、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監管,應當成為中國防范和控制金融全球化帶來的金融風險的“四大策略”。這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今天在“2006第三屆國際金融論壇年會”上發表演講時提出的觀點。 蘇寧說,中國作為發展中的大國,融入金融全球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金融業應對金融全球化挑戰的任務還十分艱巨。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全球化帶來的金融風險,他提出了“四策”并舉的治理對策思路。 第一,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進程,提升應對風險的整體靈活性。他說,金融體系的靈活性在應對金融突發事件和風險過程當中至關重要,為此,在宏觀層面,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金融宏觀調控的方式和手段,提高貨幣政策的前瞻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完善金融業運行的制度環境,加快金融法制、會計審計、司法執法、社會信用體系等建設;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升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在微觀層面,要減少對金融業的不適當管制,充分發揮商品價格、匯率和利率的經濟調節和市場配置功能,防止管制帶來的資源錯配和效率損失;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完善利率形成機制,研究培育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增強商業銀行、農信社的利率定價能力;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做好匯率機制改革的相關配套工作,為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提供更多的金融產品;加快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調節國際收支的市場機制和管理體制。 第二,加快金融微觀機制改造,增強金融企業風險控制能力。他說,金融企業在現有改革成果基礎上,下一階段要始終抓住轉換經營機制、強化內部控制、防范風險這條主線,建立健全公司治理運作機制,充分發揮股東大會、董事會及其專職委員會的作用,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構筑全方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優化業務和管理流程,嚴格執行撥備制度。同時,要高度重視金融機構風險控制能力的核心作用,不斷完善風險管理制度、技術和手段,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和操作流程,逐步建立覆蓋所有業務風險的監控、評價和預警系統,全面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嚴查違規失職案件,嚴防不良資產反彈和運營風險發生。 第三,建立健全金融安全網,提高金融風險防范和化解能力。他說,為了有效抵御國內外金融風險,防范金融危機的發生,人民銀行要不斷健全最后貸款人機制,提高系統性風險的判別和防范能力,建立靈敏、高效的金融危機預警和救援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系統性風險爆發的可能性。金融監管機構要進一步明確監管目標,加快機構監管向功能監管的轉變,建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協調與合作。要積極推進存款保險機制的建立,進一步規范金融機構市場退出,保護廣大中小存款人的利益。 第四,提高金融對外開放水平,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監管。蘇寧說,當前迫切需要全面提高我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程度和水平,在加快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同時,進一步支持和推動我國企業包括金融企業“走出去”,合理有序地引導資本流動。要進一步加強跨境資本流出入管理,建立相關的動態跟蹤數據,加大對國際“游資”投機國內金融市場的監控;加強與相關國家實現數據共享,使資本流動特別是短期資本流動,置于國際監管之下,為政府間多邊監管合作及救助提供依據;逐漸把外匯收支的監管重點由結售匯環節前移到跨境資本的流出入環節。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