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普爾研究報告:中國銀行業抗風險能力脆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8日 02:10 北京晨報 | |||||||||
標準普爾發布研究報告警示—— 晨報訊(記者 李若愚) 中國各家銀行信貸數量的猛增是不爭的事實,并屢次被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務院三令五申地加以嚴控。昨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就此發布研究報告警示:信貸的快速增長正使中國銀行業系統日趨脆弱。
標普大中華區金融服務評級董事曾怡景表示,雖然中國的銀行越來越多地以商業化原則運作,但是,由于工商企業向銀行負債的水平很高,一旦經濟環境急速改變,銀行業尚不健全的信貸和風險管理系統將受到劇烈的沖擊。如果經濟放緩、企業利潤下降,銀行發放的貸款能否收回將面臨現實的考驗。 近年來,中國各家銀行逐步建立起專業的信貸和風險管理系統。但曾怡景指出,這些系統尚沒有得到全面的考驗,因為銀行從未經歷過經濟嚴重放緩的情況,可能導致它們對風險不夠敏感。 標普亞洲區金融服務評級董事兼分析主管周彬表示,擁有風險管理工具是一回事,能否將其融入企業文化是另一回事。“銀行的風險控制技術確實在進步,但是否能得到恰當的運用仍然是個問題”。 標普稱,如果中國的利率快速上升或人民幣加快升值步伐,則依賴信貸收入的銀行系統將承受很大的壓力。標普的壓力測試顯示,如果人民幣升值25%,且利率上升2個百分點,在不采取應對措施的情況下,中國企業的凈利潤可能下降34%,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可能上升9個百分點,將增加1.7萬億元之多。 當然,標普承認,這種場景不太可能出現,但中國銀行業確實需要迅速提高自身能力并開發相應產品,以應對相關風險。在標普最新的“銀行業國家風險評估排行榜”上,中國內地的排名落后于印度。銀行系統抗風險能力排在前列的有澳大利亞、中國香港、新西蘭和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