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支農角度、現有公司治理結構、整體素質和決策能力以及改革成本等方面看,農行整體上市還必須解決大量基礎性問題。要想實現整體上市,并非一日之功
□ 本報記者 賀江兵
自中國農業銀行(以下簡稱農行)在5月底提出“整體改制,擇機上市”的股改思路后,
《財經時報》先后對國內金融專家、經濟學家、國有商業銀行人員進行調查,他們從支農、農行體制、整體素養以及改革成本等方面分析、考量,均表示農行“整體上市”幾乎沒有可能。
但《財經時報》也注意到,農行要整體上市并非完全不可行,只是需要惡補基礎功課。
剝離與再生
農總行研究室主任李志成把農行不良貸款形成的主要原因歸結于“政策性負擔”。
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為了讓農行輕裝上陣,國家于1994年專門成立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接受了農行剝離的政策性業務(多為不良貸款)。
隨后,于1999年成立了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接受了農行剝離的不良貸款3458億元。
農行本來應該很輕松了。事實卻并非這樣,到2005年底,農行不良貸款高達7404億元。
以下信息似乎可以解釋農行不良貸款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2001年到2004年8月末,農行車貸業務一直居四大商業銀行之首,到2004年8月底,農行車貸余額約440多億元。但農行當時的車貸不良貸款額度也高居四大行之首。當時的車貸不良率高出一半左右。
2004年7月底,農總行下發通知,全面開展營運性車輛貸款占消費貸款清理檢查工作,很多省市開始停辦汽車消費貸款業務。
這一通知的有效性持續到今日,農行依然“基本不開辦汽車消費貸款業務”。其他三家國有商業銀行現已重啟了這一業務。
農行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盲目發展新業務,損失后又因噎廢食,這似乎不符合好銀行的經營理念,更不應歸咎于執行國家“政策”所導致。
再者,政策性貸款也絕不能成為產生不良貸款的理由。國家開發銀行就是一個例證,目前,這家政策性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不到1%。
差距
農行不僅與其它三大行有難以追趕的差距,甚至與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也有明顯的不足。
中國《銀行家》雜志組織的專家團對中國銀行業的排名似乎能說明一點問題。
在2005~2006年度中國13家商業銀行競爭力排名中,農行的財務評價為倒數第二。
值得關注的是,那些與資產質量關系不大的指標,農行同樣墊底。核心競爭力排名中,農行倒數第二。其中,人力資源、組織和流程、產品和服務均為倒數第一;在公司治理、信息科技、發展戰略上都是倒數第二。
這直接反映出農行在經營思路上同其他銀行的“逆行”。就在其他銀行削減流動性的同時,農行逢會必稱,“去年本外幣存款凈增額在同行業中第一”。
在存款大幅增加的同時,農行加大放款力度,從2002年初到2005年9月,農行的貸款增加超過1.14萬億元,居四大銀行之首。
這種做法蘊藏著巨大的信貸風險,但這樣對農行有三個“好處”:一是用擴大分母的方式,降低不良貸款占比;二是增加貸款利息收入,做一份好看的利潤報表;另一個“好處”如復旦博士葉檀所言,“如果把‘大公司航母’做成‘不沉航母’,那就去綁架巨大的社會資源后,逼得政府不想出手也得出手”。
誰當冤大頭?
《銀行家》雜志的這次排名還透露了農行諱莫如深的一個指標:農行2005年底的資本充足率竟然為-17.37%。
這一點,可能是農行整體上市的最大障礙。因為按照通行標準,銀行上市要達到最低的監管要求:資本充足率8%,不良貸款率降在8%以下。
達到這些硬指標的唯一途徑是國家財政的支持。但或許只有農行知道注資的具體規模,因為農行沒有公布其完整的財務數據。
曾有媒體報道,農行三次分別要求注資8000億元人民幣、9000億元和1萬億元。這相當于國家向另三家國有商業銀行注資的總和。
按其最高要求——1萬億,那么,每位中國人需要為農行整體上市計劃支付1000元人民幣。
主管部門或許能滿足農行的這一要求,但條件是農行必須進行一系列機制變革。
因此,就此而言,農行整體上市并非天方夜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