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儲蓄銀行已獲批 三農將成為郵政銀行新使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1日 09:17 中國產經新聞 | |||||||||
本報記者 劉詩源報道 郵政改革的呼聲持續已久,有關媒體甚至曝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最早將于今年6月掛牌。但是關于該不該成立郵政銀行、郵政銀行成立如何運行等問題各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
2006年5月23日,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在2006中國金融高峰會上提到,籌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已得到國務院批準。 至此,郵政儲蓄銀行成立之爭終于塵埃落定,之前關于郵政銀行如何進行運營的問題也逐漸明朗化。 不脫離郵政系統 據了解,經過反復磋商,有關方面初步確定,郵儲銀行成立后,仍不會脫離郵政系統,將由新組建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全資控股。 此前反對者普遍認為,郵儲銀行的成立將造成雙輸局面一方面,依靠郵政儲蓄生存的國家郵政總局將面臨巨額虧損,并可能成為中央財政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依托國家郵政總局網點生存的郵政儲蓄在獨立出來之后,將不能利用郵政網點,這將會相應地增加郵儲的運營成本,新成立的郵儲銀行必將面臨虧損。 眾所周知,尤其是在歷經郵政與電信分家的劇痛之后,郵儲已經成為整個郵政的盈利大戶。有關數據表明,郵儲占郵政收益的30%左右,一旦將其剝離出來,勢必對整個郵政產生巨大的影響。 看來,這樣的改革方案是一次各方力量博弈的結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一直主張郵儲銀行的組建須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將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儲蓄業務剝離開,先分賬核算,再并賬補虧;第二步才是在條件成熟時,成立由郵政控股的儲蓄銀行,完全獨立核算,而普遍服務的虧損由財政明補。 畢竟,郵政儲蓄是依托國家郵政總局網點而生存的,一旦獨立出來并建立新的銀行,勢必無法如同現在一般繼續利用郵政網點經營,與之相隨的是,郵儲的優勢將難以為繼。 為“三農”服務 來自銀監會的最新統計資料,截至2005年6月末,全國郵政儲蓄存款余額12285億元,儲蓄市場占有率達9.25%,僅次于四大國有銀行和農信社系統。其網點則已超過36000個,居國內金融機構之首,其中縣及縣以下農村網點占2/3以上。 在如此龐大的機構和極高的市場占有率的現實下,郵政儲蓄銀行的成立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此前,中國銀監會主席曾表示,與之前只存不貸的郵政儲蓄所相比,新成立的郵儲銀行應與其他商業銀行一樣,經營存款和貸款業務。只有這樣,才能把從農村地區吸收的資金以貸款形式發放到農村,在農村等相對貧困地區形成合理的資金流,以激活當地經濟。這意味著,銀監會單方有意促使未來的郵儲銀行更好地服務于“三農”。 巴曙松認為,郵政儲蓄雖然需要堅持市場化運作原則,但絕不能把未來的郵儲銀行辦成一個普通的國有商業銀行,因為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第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更需要的應該是一個能夠向不發達地區和偏遠的農村地區提供普遍性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至于如何定位,不僅取決于國家,更多地取決于其市場競爭的結果譬如,郵政儲蓄系統在其資金運用上應堅持“中性化”和“本地化”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郵政儲蓄資金的分配不會造成地域性失衡。 “新組建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將在保留利用郵政網絡吸儲功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網絡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面向普通大眾,特別是為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居民提供基礎性金融服務,與其他商業銀行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的明確表態實際上也為長久以來關于郵政儲蓄銀行的定位給予了明確的答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