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4日電 (記者 張建平) 中國最大信貸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從嚴控制產能過剩行業貸款發放,有效規避行業信貸風險和貸款過度集中風險。最新統計,去年底工商銀行對11個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不良率平均為4%,比去年6月末下降0.35個百分點。 當前,部分行業盲目投資、低水平擴張導致生產能力過剩,國家明確提出要通過重組、改造、淘汰等方法,推動產能過剩行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去年12月2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11個產能過剩行業名單。
工商銀行新聞發言人4日介紹說,從2003年起,工商銀行就相繼發布了鋼鐵、水泥、電解鋁、煤炭、電力等行業的信貸政策或信貸管理要求,較好地控制了相關行業的信貸風險。去年下半年,工商銀行對發展和改革委公布的11個產能過剩行業的信貸投放僅增長109.7億元。工商銀行在這些行業的新增貸款主要投向行業優勢企業。
在鋼鐵行業貸款發放中,工商銀行對現有客戶提出明確的信貸結構調整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工商銀行對鋼鐵行業的貸款投放“不增反降”。到去年末,工商銀行先后從1203戶鋼鐵企業退出貸款,總計減少貸款249億元,工商銀行在鋼鐵行業的不良貸款率降至3.74%。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工商銀行對銅冶煉和電石兩個行業中的信貸投放中。據統計,去年底與去年6月末相比,工商銀行在銅冶煉行業的貸款額、不良額和不良率分別下降10.2億元、0.7億元和0.94個百分點,電石行業貸款余額下降0.1億元。
這位發言人說,工商銀行在2002年就組建了行業分析中心,逐步形成了專業化、制度化、系統化的行業分析工作機制。在此基礎上,工商銀行先后發布了鋼鐵、公路、電信、民航、開發區、電解鋁等行業的信貸指導意見,提出進入、維持、限制或退出的行業信貸政策,合理控制了行業融資總量。
工商銀行近日已下發了2006年行業信貸政策,對19個行業提出明確的指導意見,范圍不僅基本覆蓋了國家已公布的存在產能過剩和潛在產能過剩的行業,也涉及目前存在較大市場進入空間的行業。
工商銀行預計,今年新增加貸款2500億元;通過加快貸款周轉速度,全年貸款投放量累計達到2萬億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