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銀行如何跟進創新信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9日 09:05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記者 宋焱 金融創新,是我國中資銀行一直關注的話題。在12月12日的《財經》年會論壇上,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積極推動金融創新大力提高我國銀行業競爭力”的主題演講,無疑滲透出一個強烈的信號:積極推動金融創新,大力提高中國銀行業競爭力,有可能將成為明年銀監會監管的主線與重點。在這一信號面前,中資銀行將如何跟進?
金融創新大勢所趨 隨著金融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以業務創新為主要內容的金融創新成為商業銀行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金融服務方式創新,不僅有利于提高客戶忠誠度、優化客戶結構,更有利于商業銀行提高服務能力、培育核心競爭力。 從國際情況看,上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管制日漸寬松,金融市場日漸成熟,金融創新日漸活躍,投資方式和投資工具不斷增多,商業銀行經營模式開始向客戶主導型轉變,風險小、投入低、收益高、見效快的理財業務等創新業務快速發展,使銀行的服務能力和水平上升到新的層次,帶動了銀行管理能力的提高,成為銀行重要的收入來源。 從國內情況看,我國商業銀行長期以來主要以經營存貸款等傳統業務為主,盈利模式單一。隨著我國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深化以及經濟資本理念的推出,國內銀行業競爭更加劇烈。目前,中資銀行已經出現了存款增量大幅高于貸款增量的跡象,存款不斷上升,而貸款卻由于慎貸和直接融資渠道拓寬等原因而持續下降,加之貨幣市場利率連續走低,因此,增量存款的成本急需用新產品進行對沖,否則存款虧本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并且,銀行固有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也在不斷考驗著銀行的業務創新能力。正如中國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李伏安所言,“在加入世貿組織后過渡期,業務創新已是國內銀行生存發展的客觀需求,中資銀行必須跟進。” 外資銀行咄咄逼人 隨著我國銀行業全面對外開放開始進入一年“倒計時”,中資銀行正不斷承受著外資銀行所帶來的巨大壓力,而外資銀行在業務方面的創新更是咄咄逼人。 以中間業務為例,2004年,在四大銀行中,中間業務占經營凈收入的比重只有中國銀行達到14%,其他三家銀行均在10%以下。而國際上大的銀行中間業務對銀行收入的貢獻率已達到30%至70%。如花旗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達70%,英國巴克萊銀行更達73%左右。并且,據匯豐、渣打、東亞等幾大香港上市銀行2005年中報顯示,其在內地業務比重和利潤上升成為了它們共同的特點。在存貸業務繼續貢獻主要利潤的同時,外資銀行還在理財業務、代理保險業務、QFII托管業務、信用卡業務和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等領域頻頻“出手”,其中間業務正越走越寬。與此相比,中資銀行中間業務發展顯然相對滯后,這考驗著中資銀行的業務創新能力,中資銀行若不能適應要求,必然會被市場摒棄。 中資銀行不甘示弱 面對大軍壓境,中資銀行不甘示弱。各家銀行紛紛加大了金融業務創新力度和發展步伐。其中,以理財業務為代表的金融服務方式創新格外引人注目。 自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一些商業銀行開始嘗試向客戶提供專業化的投資顧問和個人外匯理財服務。2004年以來,商業銀行人民幣理財業務快速發展起來,由股份制銀行發起的“理財淘金熱”最終把國有商業銀行吸引起來,上演了一場“理財業務大賽”。全國商業銀行本、外幣理財產品日益豐富,目前已在市場上推出了20多個品牌、上百種理財產品。短短一兩年的時間,我國個人客戶理財資金已有上千億元的規模。 風險問題不容忽視 風險與收益相伴是金融業發展的基本規律。在金融業務創新過程中,風險問題不容忽視。從目前情況看,我國商業銀行一些創新業務在起步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位中資銀行人士表示:“國內銀行產品設計方面還很單調,多有雷同,推出產品的動機多為拉動存款,產品推出并沒有從經濟資本角度仔細考量,有些產品甚至已經虧本卻依然在做。創新方面的實力和外資銀行更是相去甚遠,如衍生品領域的經驗、技術、全球支持平臺等都有欠缺。” 與此同時,有關專家提醒,“創新是對現行業務制度的調整,會產生風險。商業銀行發展進行業務創新應以防范風險為前提,堅持區別對待、強化內控、充分披露的原則,將創新業務納入銀行整體風險管理體系,合理防范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 為此,銀監會曾多次指出“加快產品創新,嚴密防范銀行風險”,并提出了規范商業銀行業務創新活動的三項原則,旨在通過有效的政策和管理制度相配套,以切實降低商業銀行創新業務發展的風險。 如何發揮后發優勢? 在對于這一課題的各種解答中,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對建立一個有利于進行金融創新的“孵化”環境的呼聲。 多數市場人士認為,為促進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政策制度需要從以金融機構微觀自發為主的創新向宏觀的制度性鼓勵創新發展,從行政監管向法律監管推進,從分業監管和機構監管轉向綜合化監管和功能監管。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過渡期,國家需要留出金融創新空間,對中資銀行多元化經營和業務創新實行寬松政策,并允許其探索綜合化經營,與證券、保險機構之間進行深化合作,提供多元化產品。同時,政府需要進一步完善配套體系,如立法、稅收、金融信息平臺的建設等,為金融創新搭建良好的政策環境。 此外,還要建立有利于中間業務創新的市場環境。如銀行可以涉足更廣泛的業務領域,與其他金融機構加強在支付結算、代理、產品創新等方面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實現優勢互補,形成發展合力。在合作的基礎上,要加強銀行業協會的自律,根據成本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允許一定浮動比例,但要防止銀行業之間的惡性價格競爭。而監管者顯然聽到了這一呼聲。事實上,為促進商業銀行加快金融創新,盡快轉變傳統的單一盈利模式,提高綜合競爭力,中國銀監會已經相繼出臺了各種促進金融創新的措施。今年以來,銀監會出臺了《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和《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監督管理辦法》,并設立了“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而此番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財經》年會論壇上的演講進一步向市場滲透出銀行業創新環境將趨于寬松的強烈信號。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種情況下,中資銀行必然會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加快步伐,各種金融創新必然會不斷涌現。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對于中資銀行而言,挑戰依然艱巨。而應該選擇何種發展路徑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后發優勢,是當前中資銀行亟待解決的問題。正如中誠信在其日前發布的《中國銀行業評級白皮書》中所言,“我國銀行業發展多樣化的業務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