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擬反悔排他承諾 浦發銀行一笑而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1日 16:03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劉兆瓊 藍殊 上海、廣州報道 2008年前,它將不投向其他銀行懷抱。這是2002年12月31日,花旗給予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承諾。 但僅僅3年后,他不再打算堅持這樣的承諾。據浦發銀行內部權威人士透露,浦發銀行
“毀約”的導火線是花旗正在向參股廣東發展銀行作最后沖刺。 這將有可能成為中國金融界中外雙方首個解除排他性協議的案例。只是,這場“悔婚”事件的最大受傷者將是眾多的投資者,而當事人也許僅僅是“一笑而過”。 修改排他性協議 一切對于浦發銀行來說都顯得并不突然——花旗當年不僅與建行親密接觸,而且在這次廣發行的競購戰中更是顯得志在必得。 而對于花旗有意修改2002年入股協議的這一消息,得到了多位基金經理的證實,“浦發銀行與花旗銀行解除排他性協議已經在業內流傳,前提是在花旗入股廣發行的初期,對浦發與花旗的信用卡業務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事實上,花旗入股浦發之后,除了信用卡業務的深度參與之外,其他業務都只處于顧問和合作的狀態。 浦發銀行董事會秘書沈思12月8日向本報表示:“到目前為止,花旗還沒有與浦發簽署新的非排他性協議。浦發并不排斥花旗入股廣發行。” 另據浦發的內部人士透露,從中國銀行業的整體出發,浦發銀行服從大局,對花旗參加競標不持異議,但同時不會忽視對自身利益的合理保護。花旗和浦發都有繼續合作的強烈愿望,不可能單方面毀約。如果花旗成功入股廣發,雙方將對戰略合作協議作出一定修改,同時在花旗參股廣發后的一段時間內將在一定范圍內對涉及同業競爭的項目進行限制。 另外,作為補償,花旗將有可能在浦發銀行股改完成之后在二級市場上增持浦發的股份。 沈思認為:“根據現在高層的政策,作為企業的戰略投資者,今后外資可以在A股市場上購買股票;而按照銀監會劉明康主席最近的講話,2家外資銀行對中資銀行的參股比例不得超過25%,但是上市銀行除外。所以花旗在二級市場上對浦發進行增資的比例,現在還不能確定。” 根據浦發銀行已經向非流通股股東下發的《上海浦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論證報告》,所有非流通股股東將向流通股股東每10股送3-3.2股。如果按照10送3的對價支付,花旗在二級市場上增持浦發的價格將大約在6.76左右,是當初規定按照2004年年末的每股凈資產3.451元的1.45倍,花旗需要每股多支付1.76元。 也許,這就是花旗在中國成長的“代價”。 在幾乎所有中國股份制銀行已被外資“瓜分”完時,廣發行也許是花旗在失手建行后的最后機會。因此,花旗不惜修改與“前妻“的“婚約”,志在拿下廣發行。 現在,廣發行的重組已進入最后階段。花旗因為出價最高被認為有很大的贏數。目前,花旗派出達80人的盡職調查團隊深入廣發。而花旗看好的就是廣發行的信用卡業務。 “對于花旗而言,在參股四大國有銀行未果之后,能夠控股廣發行,并參股浦發銀行是目前能夠爭取的一個最好的局面;另外,花旗也將因為參股這兩家銀行,而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站穩腳跟,浦發在北京的業務發展也相當順利,所以花旗在中國已經有了很好的布局。”華夏證券分析師佘閔華分析認為。 誰是最大的受害者 盡管浦發多少有點不情愿,不過,這出“三角戀”最大的受害者,可能還是浦發的眾多投資者,因為獨自占有花旗一直是推升其股價的重要催化劑。 2003年1月3日,浦發行發布公告公布與花旗的合作,并在排他性參股中稱,花旗銀行海外投資公司將成為浦發行惟一戰略性參股的外國金融機構,浦發行也將成為花旗銀行在中國境內(除香港、臺灣、澳門以外)投資的惟一境內商業銀行,2002-2008年為排他性條款的有效期,浦發行將不應向除花旗海外及其關聯公司之外的任何外國金融機構賦予股本性質的經營權或發售非上市股權,而花旗海外亦不應購入,并應確保美國花旗銀行及其子公司不會購入任何其他中國境內銀行的股權或股本性質的經營權。 浦發股價受此“獨占性”條款利好刺激,短時間內大幅飆升,由2003年1月2日9.25元的收盤價,飆升到1月10日的9.63元,至當年5月中旬甚至漲到了13.54元的高位。 而近期,僅僅是花旗要增持浦發的風聲,也曾令浦發股票應聲而漲。今年11月,有消息稱花旗將把在浦發的股份從4.6%提高至20%。截至11月25日,浦發銀行的股價今年已上漲近25%,收于8.73元人民幣,令花旗15.4%的股份價值達到53億元人民幣,而以目前的股價計算,浦發的市值約為其賬面價值的兩倍,遠高于美國銀行與蘇格蘭皇家銀行分別為建行與中行股份所支付的約1.2倍于賬面價值的價格。 有業內專家表示,總體來看,浦發雖然在戰略上已經明確要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的目標,但在具體行動措施上尚未有明確的戰略性舉措。在比照花旗模式的公司結構調整當中,浦發只是在今年才開始了積極的調整,并對花旗的“移情別戀”作好了“心理準備”。 如果不是花旗“爽約”,如果沒有股改,花旗按計劃增持,那么浦發似乎只需坐在那里,等待花旗的垂青,就能夠在資本市場上穩步擢升——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中,與招行相比,浦發并沒有做更多的努力,但是其股價表現卻并不比招行遜色。 一切都將是昔日。在高達2.2倍市凈率中,失去了花旗排他性契約因素,浦發是否能夠獨立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