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記者 吳進宇 陳子牧
2005年5月16日,花旗銀行北京分行正式在中關村設立支行,這是第一家入駐中關村的外資金融機構。比起十年前外資銀行首家分行的在京開業,或更早的25年前的外資銀行在京首設辦事處,一家支行的成立自然引不起媒體太多的關注,但該家機構的掛牌營業卻向外界傳遞出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經過25年的發展,外資銀行在京的機構配置已逐步完整,并終
于跨過北京的中軸線向西推進。
其實,在改革開放之初,北京市已著手沿復興門至西直門西二環東側打造一條金融街,以吸引中外資銀行入駐,但結果中資金融機構紛紛購房置業搶占有利地形,而外資銀行無一家遷入。此時,外資金融機構大多在朝陽區CBD一帶設立分支機構或代表處,以方便對母國在華政府部門和企業的金融服務。從花旗銀行北京分行把分支機構設在中關村這一舉動不難看出,外資銀行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2006年實現全面開放的承諾及北京不斷改善的金融生態環境充滿了信心。
自1980年2月第一家外資銀行在京設立代表處以來,北京轄內金融監管機構按照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總體部署,堅持對外開放與嚴格監管相結合,積極穩妥地推進銀行業的發展。25年來,北京銀行業對外開放在廣度和深度上均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尤其是2004年12月1日北京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以來,首都銀行業對外開放進程進一步加快。
走在北京繁華的商業街區,外資金融機構的霓虹燈廣告、公司標識隨處可見,成為首都金融體系中最有創新和活力的“亮點一族”。據悉,自1980年2月起,截至2005年10月底,外資金融機構駐京代表處已達91家,數量僅次于上海,居全國第二位;在京已開業及正在籌建的外資銀行分行27家、支行6家,營業性機構數量居全國第三。在京獲準開業及籌建的外資汽車金融公司達到5家,數量居全國之首。
引人注目的是港資銀行、臺資銀行先后落戶北京,兩岸三地金融互動逐步密切。1995年首批在京營業的4家外資銀行分行中,就有半數是港資銀行。截至目前,已有4家港資銀行分行及2家港資銀行代表處落戶北京。受益于京港經濟金融互動的不斷深化,港資銀行在京業務穩步發展,在北京外資銀行總資產中的占比已達23%。此外,2002年,首批在大陸設立代表處的臺資銀行中,有2家落戶北京,翻開了兩岸金融交流史新的一頁。
隨著外資銀行紛紛掛牌開業,其業務品種不斷豐富,服務領域和對象也不斷擴大。截至2005年9月底,北京轄內已有19家外資銀行分行獲得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資格、3家可從事代理保險業務、2家可從事對客戶遠期結售匯業務。目前,外資銀行開辦的業務品種既包括存貸款、國際結算等傳統業務,也包括衍生產品、網上銀行等新業務,共13大類近70個品種。外資銀行的業務創新,正在成為推動首都銀行服務品種日益豐富的重要力量之一。自2004年4月第一家在京外資銀行獲準經營對各類客戶的全面外匯業務以來,截至2005年9月底,北京轄內已有20家外資銀行分行可以從事全面外匯業務。自2005年3月第一家在京外資銀行開辦人民幣業務以來,截至2005年9月底,北京轄內已有10家外資銀行分行開辦了人民幣業務,有11家外資銀行分行獲準開辦網上銀行業務。
隨著北京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轄內外資銀行充分發揮其經營特點,積極開拓市場,各項業務穩步發展。截至2005年9月底,轄內24家外資銀行分行本外幣資產合計79.30億美元,各項貸款余額38.96億美元,存款余額17.59億美元,分別占全國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資產、貸款、存款總額的7%、9%和6%。資產質量保持在較高水平,不良貸款率為0.24%,低于全國外資銀行平均水平。
開放人民幣業務一年來,轄內外資銀行積極創新人民幣業務品種、提高本土化運營能力,人民幣業務發展勢頭良好。截至2005年9月底,轄內10家外資銀行分行人民幣業務總資產已達49.57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27.92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18.36億元,實現人民幣業務利潤344萬元。人民幣業務已成為外資銀行新的業務增長點。同時,轄內汽車金融公司業務發展穩定,資本充足。截至9月末,資產總額9.48億元人民幣,其中貸款余額1.85億元。貸款質量總體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中外資銀行業務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不斷加強。目前,北京轄內外資銀行已與中資銀行在資金拆借、代理清算、票據貼現、衍生產品交易、銀團貸款、貿易融資諸多業務領域進行廣泛合作。
本文截稿時,記者從北京銀監局獲悉,目前,已經有一家外資銀行決定在金融街設立分支機構,這將是金融街迎來的第一家經營性外資金融機構。經過25年的發展,外資銀行逐漸成為首都金融業的一支重要力量,北京地區初步形成中外資銀行平等競爭、優勢互動、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北京也日益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外金融機構的首選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