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三季度賬面利潤突破百億 冰山真相浮出水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8日 02:38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李濤 發自北京 工行昨日公布了前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其中在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的228億元經營利潤中,賬面利潤達到了131.4億元。對照2004年經營利潤747億元中賬面利潤僅體現為31.56億元,這一“嘆為觀止”的變化清晰表明,工行已告別了用絕大多數經營利潤提取撥備和消化歷史包袱的局面。工行成立股份公司時,工行行長楊凱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他
工行撥備前的利潤之高,一直被前來考察的海外銀行驚呼:“Amazing(不可思議),掙這么多錢!”今年前三季度該行累計實現經營利潤6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5億元,增長10.8%。 但是在完成財務重組前,工行用其撥備前利潤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比例,在三家已進行股改的國有商業銀行中是最高的。根據2004年中行年報,其實現經營利潤578億元,提取了228億元貸款減值損失,撥備覆蓋率為68.02%;根據2004年建行年報,建行經營利潤達到502.16億元,提取了55.86億元貸款減值損失,未公布2004年底撥備覆蓋率,但截至2005年6月底撥備覆蓋率為63.5%;至于工行,如前所述,比例要遠遠高于這兩家銀行。 工行撥備覆蓋率如此之高的背后是工行股改路徑的不同。工行的損失類貸款并不由公共資金沖銷,而是由工行自身的經營利潤逐步核銷,匯金公司150億美元的注資只是幫助其把資本充足率提高到巴塞爾協議規定的8%的及格線。工行董事長姜建清曾對這段時期評價說:“工行的利潤就會像一座浮出水面的冰山——撥備前的大部分利潤都體現為賬面利潤,而現在反映的賬面利潤僅僅是冰山一角。” 2005年成為工行財務重組的關鍵時期,由于匯金只注資150億美元,與中行、建行方案不同,財政部原在工行的資本金1240億元未用于沖減損失類資產,所以上半年416億元的經營利潤中有389億元用于計提撥備和核銷不良資產。進入第三季度,工行完成財務重組,“苦盡甘來”,于是賬面利潤大幅攀升,達到131.4億元。同時,工行截止到10月末的不良資產率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66%和4.75%,撥備覆蓋率保持在100%;資本充足率達到10.26%,其中核心資本充足率9.23%,分別較6月末提高0.11和1.06個百分點。 據工行發言人透露,對第三季度利潤作出主要貢獻的是中間業務和新興業務,截至10月末,該行今年已實現中間業務收入10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占營業凈收入的比例提高到9.68%。人民幣資金業務實現收入417億元,占全行收入的比重為26.59%。銀行卡發卡量增加2204萬張,累計消費額1993億元,外卡收單交易額52億元,分別增長63%和24%。這也解釋了工行在與戰略投資者草簽協議時如此自信:在信用卡領域,不同于建行與美國銀行的合資模式,它只是準備與美國運通合作發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