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了《中國信貸人權利的法律保護報告》,該報告從法律與經濟關系的角度,研究了如何將動產引入擔保抵押實踐,引入法律和信貸實踐,擴大抵押擔保的范圍,建立統一、高效、可靠的登記制度。報告認為,這對于寬松信貸交易環境、降低信貸風險、提高信用的可獲得性、促進經濟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同時為保護信貸人的權利、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報告提出,以動產為基礎的現代融資方法是解決國內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效“處方”。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一直困難重重,不僅向銀行取得貸款時常常碰壁,而且在債權、股權融資方面也遭遇許多障礙。而由于缺乏了資金的支持,我國許多中小企業發展都步履維艱。仔細分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我們可以發現,有效抵押物不足是制約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因素之一。
現行《擔保法》雖然規定了抵押人所有的機器、交通運輸工具和其他財產等動產可以作為抵押物,但是對于“其他財產”沒有作明確的解釋,實際操作中土地和房產就成為金融機構辦理抵押擔保的首選。對中小企業來講,他們大多沒有可供抵押的房地產,即在擔保貸款成為主要貸款方式的今天,眾多中小企業卻難以拿出讓銀行信服的資產作為貸款抵押物。
此外,金融機構也普遍缺乏評價中小企業貸款風險的評價機制。從整體看,近年來金融機構傾向于以債券、票據等形式運營資產,貸款在資產中的比重相對下降。在新增貸款中個人貸款、大中城市和大企業份額上升,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比重呈相對下降趨勢。在中小企業籌資渠道和方式沒有拓展的今天,金融機構發生此類轉變,無疑使企業的發展陷入更大的困境。雖然政府在各種文件中再三要求商業銀行要加強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扶持力度,如2004年10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可以在一定區間浮動作出規定,迄今為止,全國絕大多數銀行仍然沒有充分利用這一自主定價的有利條件,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
對此,央行的報告及時開出了通過發展以動產為基礎的現代融資方式來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藥方。這一藥方符合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也符合國際擔保實踐的經驗,是解決問題的好途徑。在中國,大約一半的中小企業資產是以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形式存在,如果應收賬款和存貨能夠納入抵押擔保范圍,那么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將大大得到疏通。
央行開出的這一藥方也符合國際慣例。從國際擔保實踐來看,動產是企業的主要融資來源,其中應收賬款和存貨是多數企業都擁有的資產,也是十分重要的擔保物,通常有著比機器設備和知識產權更高的擔保價值。在美國等發達國家,70%的擔保來自于動產擔保。
推動動產抵押擔保,重在制度建設。央行報告建議,將動產擔保單獨立法。利用《物權法》出臺的契機,打破對動產抵押的限制。此外,我們還應盡快改進完善中國的抵押登記制度,建立統一、便捷、低價、高效的公示性動產抵押權登記系統,透明動產抵押權的法律關系,明確動產抵押權的優先受償順序,避免善意第三人遭受損害,保護交易安全,這樣才能使信貸人權利得到切實保證,才能使動產抵押物范圍的擴大在信貸實踐中得以真正實現。
破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難題,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但將動產引入擔保抵押實踐,擴大抵押擔保的范圍,無疑會大大改善中小企業資金貧血的局面,為最終解決這一難題創造條件。此外,還需建立統一、高效、可靠的登記制度,更有效地保護信貸人的權利,為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