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迪奇:交行零售銀行轉型背后的匯豐推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5日 03:05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韓圣海 發自上海 在匯豐銀行一干就是40年,然后在58歲時,由匯豐中國區業務總裁轉任交通銀行(3328.HK,下稱“交行”)副行長,主管交行零售業務,推動交行零售銀行轉型。 在旁人看來,這樣的角色轉換多少會有點不適應,但當了半年交行副行長的葉迪奇自
細細推敲,葉迪奇的適應合乎情理。歷經公司業務、零售業務、后臺業務、研究工作;可以游刃有余地應付任何業務角色;港人身份可以充分調和中外銀行間的文化差異;或許,擁有飛機駕照的他也習慣“空降”…… 自然,葉迪奇名片上的頭銜已換成了交行副行長,但他沿襲了很多他在匯豐時的習慣:用冷開水招待客人,每月都去欣賞高雅音樂,包括依舊用不緊不慢的港式國語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的專訪。 《第一財經日報》:作為內地首家境外上市的銀行,交行正進行零售銀行轉型,內地很多股份制銀行由于資本約束等原因也在進行轉型,能不能談一談交行轉型零售銀行業務是基于怎樣的考慮? 葉迪奇:中國經濟正快速增長,個人財富增長也水漲船高,政府越來越強調通過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這是發展零售銀行的大好前提,零售業務將是未來3~5年內銀行共同發展的項目。與此同時,內地多數銀行的支柱型業務主要是公司業務,而隨著資本市場的活躍,大公司對銀行的依賴會越來越小,公司業務利差方面的壓力會越來越大。相反,利率市場化卻有可能使小企業和個人信貸業務的利差擴大,加之內地銀行提供的個人銀行服務水平還很低,因此零售銀行的未來市場相當大。 《第一財經日報》:匯豐在零售銀行方面有哪些經驗可以推動交行的零售業務轉型? 葉迪奇:匯豐銀行在零售銀行方面的很多概念和方法都在運用于交行。零售銀行業務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主要是概念問題,那就是小的東西做好,普通的東西做到最好。零售銀行關注客戶需求,客戶管理至關重要。此外員工培訓也很重要,從行長一級到柜員,我們都在培訓,我們把零售銀行的概念傳遞給我們每一個員工。在所有事情中,我覺得員工是最重要的,我希望我們能行勝于言、能夠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然后,我們再把適合的人放在適合的崗位。 《第一財經日報》:能不能談得具體點,交行零售業務在哪些方面正在發生變化? 葉迪奇:比如,交行有4000多萬個人客戶,我們正在一步步做好客戶信息的整理工作,這是銀行以后發展個人業務的基礎。我們進行系統開發,把風險管理權限從分行收到總行,我們在零售業務方面會實施新的激勵計劃,2006年上半年有望開始試點。 此外,我們在積極開發電話銀行、網絡銀行。未來,在我們的電話銀行方面,不同的客戶可能會有不同的電話銀行服務號碼。 我們已經在很多方面作了準備,甚至分行的具體布局和布置也在發生變化,很多以前沒有被足夠重視的,我們都在加以改變。當然還有很多是商業機密,我們不能公布。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 《第一財經日報》:你期望零售銀行的比例最終會在交行的比例中占多少? 葉迪奇:從短期看,零售業務能夠達到20%是個短期目標,但指標不僅僅是一個比例,它最終會落實到實施過程。同時這也是我們傳遞給投資者的信息,交行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就是零售銀行。 《第一財經日報》:目前花旗銀行和浦發銀行也正在大力推廣他們的合資信用卡項目,你覺得匯豐和交行的優勢在什么地方? 葉迪奇:我們的很多持卡人是經常往來內地和香港的,匯豐在香港的網絡和商戶可以為持卡人提供很多服務和優惠,交行有很多網點,我們的信用卡發行擁有眾多網絡。此外,交行有很多企業客戶,企業客戶中很多個人成為了我們的信用卡客戶。可以告訴你,我們的雙幣卡發卡量業績相當不錯,目前已經超過了20萬張。 《第一財經日報》:從匯豐銀行進入交行,你覺得兩者有什么不同嗎? 葉迪奇:我覺得交行和匯豐銀行差別并不大,不可以理解的地方也沒有。我到內地已經三年了,商業銀行利用商業之道來做事情,大家都是這樣,注重盈利,注重數據。很多主要是概念上的差別,我們以前很多銀行都把擴大資產規模作為首位,沒有把盈利等經營目標放在第一位。要知道,交行過去并不是上市銀行,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概念強調得還不夠。 《第一財經日報》:你現在會不會關注交行的股票價格? 葉迪奇:我經常看交行的股票價格,每天都會看,我們要看能否給股東帶來最大利益。當然股票價格受很多因素影響,我并不在意每天價格的起伏,主要是股價的長期走勢是否能夠給我們的股東信心。這是我們向投資者傳遞交行投資價值的一個渠道,我們注重股東價值和客戶利益,股東價值最大化、客戶利益最大化的公司價值正在交行慢慢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