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茹 發自上海
昨日(25日),央行發布了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券進行信用評級的公告。業內人士表示,這對中國債券市場的未來發展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該公告規定,“擬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債券的機構和發行的債券,除不需評級外
,均應經過在中國境內工商注冊且具備債券評級能力的評級機構的信用評級”并向央行備案。評級的內容主要包括政策環境、資本充足性、資產流動性、資產質量、盈利能力、管理質量、信用風險管理、市場風險管理、流動性風險管理、信用擔保及信用增值等要素。
此外,該公告還規定,央行將對信用評級結果進行事后檢查,對資信評級機構的評級能力進行評價,并向社會公示。
“這是一件好事情,對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來說是很重要的一步。”國泰君安固定收益證券總部董事總經理周理說。
他表示,科學、權威的信用評級對債券市場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他說,建立起科學權威的信用評級體制后,一方面將使市場的定價建立在客觀的標準之上,另一方面,級別高的債券會降低融資成本,級別低的債券則反之,從而在債券市場上建立起正向激勵機制,使其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央行在對公告的解釋中也提到,對面向市場公開發行的債券進行信用評級是債券市場發展的基礎,主要目的在于保護債券投資人的利益。
周理還認為,央行的事后檢查和公示機制是非常必要的。
他指出,現在資信評級業存在的問題是對評級機構的約束機制較差。一方面,評級機構生存的環境較為惡劣,彼此間的惡性競爭導致以級定價或以價定級的現象存在;另一方面,對評級機構和其評級結果是否客觀、準確,缺乏客觀公正的第三方的評價。
央行充當這樣一個評價者,顯然將會有利于評級機構權威性和公信力的樹立,對規范資信評級市場也將產生積極作用。
他表示,目前在銀行間市場上市流通的債券中,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是不需要評級的債券,顯然,這一公告主要針對的是企業債、商業銀行次級債以及剛剛批準可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
“這為銀行間企業債大規模的發展做好了準備。”一基金公司研究部人士說。
去年12月7日,央行公布了《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流通審核規則》,將進入銀行間市場的門檻定為5億元人民幣,被認為是把企業債引入銀行間市場作出了鋪墊。
|